變化中的共產黨——黨史上黨員成分的幾次大變化
[物物而不物于物] 于 2005-05-16 21:52:23上貼
--------------------------------------------------------------------------
黨員成分的第一次大變化。從黨的一大到四大,黨把致力于開展工人運動作為黨的中心任務,從而出現了黨員成分的第一次變化。1922年,全國黨員總數為195人,工人黨員為21人。1924年黨員總數為650人,40%是工人成分。1926年黨員總數4000人,70%是工人,這是黨的歷史上工人成分比例最高的年份。
黨員成分的第二次大變化。黨員成分的第二次變化是1927-1937年的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大批優秀的農民加入到黨內來,1928年黨的六大時,有黨員13萬余人,其中76%是農民,10%是工人。1934年10月紅軍長征前,全國黨員有30萬人左右,90%在蘇區,農民黨員約占80%。這是黨的歷史上農民成分比例最高的年份。
黨員成分的第三次大變化。1937-1945年八年抗戰中,黨的成分除了主體仍然為農民外,知識分子成分和小資產階級成分的黨員數目有所擴大。知識分子黨員和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在黨的七大時的121萬黨員中,大約占了20%,這是黨員成分的第三次大的變化。
http://www.dwzx.net/system/2002/12/24/000010671.shtml
黨員成分的第四次大變化。在解放戰爭時期, 到1949年底,全黨黨員總數達448.8萬多人,是1945年4月時的3.7倍。從社會成分來看, 工人11.2萬,占2.5%;農民267.6萬,占59.6%;軍人107.6
萬,占24%;職員49.8萬, 占1.1%;學生3.6萬,占0.8%;其他9.0萬,占2%。由于中國革命實質上是共產黨領導的 農 民戰爭,軍人絕大多數是穿上軍裝的農民,全黨黨員中的農民黨員和
軍人黨員相加后占全黨 黨員人數的80%以上(軍人中肯定有少數農民以外的其他成分的黨員,但目前沒有確鑿的統計 數字)。這是黨的歷史上軍人成分比例最高的年份。
黨員成分的第四次大變化。1956年,全黨黨員增加到1250.4萬人,從黨員的社會成分看,工人黨員110萬,比1949年 時 的11.2萬,增加近100萬,在全黨黨員人數中的比例,從2.5%增加
到8.8%;職員黨員增加 到 313.1萬,比例增加到25.04%;其他社會成分的黨員人數由1949年的9萬人,增加到22.1 萬,占1.77%;農民黨員654.8萬,比例下降到52.37%;軍人黨員134.1萬,占
10.72%。
黨員成分的第五次大變化。1978年,全黨黨員人數達3698.1萬,從社會成分看,工人黨員692.8萬,在全黨黨員人數中的比重增加到18.73%(這是在目前掌握的統計資料中,解放后工人黨員--不包括知識分子黨員--比重最大的時期);農民黨員1735.8萬 比例下降
到46.94%;軍人黨員254.7萬,占6.89%;工人、農民、軍人、營業員服務員、 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干部、學生以外的其他社會成分的黨員60萬,占1.6%。農民黨員比例首次出現下降。工人黨員比例達到解放后的最高。
黨員成分的第五次大變化。經過20多年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到2000年,全黨黨員達6451.7萬,從黨員的社會成分與社會職業看,在職職工2901.9萬,其中工人733.5萬,占11.3%,國有企事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這兩部分人絕大多數是知識分子)1229.1萬,占19.05%;如果加上民辦都是鄉村醫生、解放軍、武警、離退休黨員中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黨 員和學生黨員,知識分子黨員的比重
超過20%;農牧漁民黨員2093.6萬,在全黨黨員中的比例下降到32.45%;其他社會成分的黨員95.6萬,占1.48%。農民黨員比例持續下降,工人黨員比例從高位下降。
http://www.sddx.gov.cn/mls/yjdt/magazine/mag20028.htm
黨員成分的第六次大變化。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中國共產黨黨員6823.2萬名.從黨員的職業來看,全國黨員中,工人794.2萬名(其中非公有經濟控制企業工人115.6萬名),占11。6%,仍處低位;農牧漁民2217萬名,32。5%;其他人員(含軍人、武警、學生、離退人員等)1812萬名,占26。6%。機關干部、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2000萬名(其中非公有經濟控制企業和民辦非企業單位管理人員及專業技術人員94.8萬名),占29。3%,達到歷史最高。同期人大官員比例也近30%。共產黨成分的官員化、上層化十分明顯。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4-06/30/content_1557977.htm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