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歷史 > 共產黨人

西方帝國主義對原始共產主義——重讀羅莎?盧森堡的經濟著作

米歇爾·利維 · 2012-10-24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內容摘要:本文探討了羅莎·盧森堡帝國主義理論中一個較少被關注的方面,即帝國主義對前資本主義的經濟體系的斗爭,對“自然”經濟和農業經濟的破壞。盧森堡對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興趣體現在《國民經濟學入門》以及《資本積累論》的最后一章中,她研究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目的就是:一方面,她想利用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存在作為工具來動搖“私有制具有永恒的性質”的舊觀念,另一方面,盧森堡將原始共產主義看作一個史前參考點,以批判資本主義,揭露其非理性的、物化的、無政府主義的特征。

  關 鍵 詞:帝國主義 原始共產主義 殖民主義

  譯者簡介:唐啟良(1976—),男,湖南衡陽人,武漢大學哲學院馬克思主義哲學專業2011級博士研究生。

 

  對羅莎·盧森堡帝國主義理論的討論主要集中在她的經濟觀點上——再生產圖式,流通過程,“外部”市場的必要性等。但另一個向度同樣重要:帝國主義對前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的斗爭,對“自然”經濟和農民經濟的無情破壞——這其中有許多是原始共產主義經濟形態。盧森堡對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興趣體現在《國民經濟學入門》一書中,她在《國民經濟學入門》中以及在《資本積累論》最后幾章中討論了帝國主義對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斗爭。盧森堡的這些思想概述了社會形態演變途徑的原型,這與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中的線性“進步”觀背道而馳。目前土著人(例如在拉丁美洲)與跨國石油公司或礦業公司之間的斗爭,說明羅莎·盧森堡的觀點在21世紀仍然是時事性的話題。

  人們很少討論盧森堡在經濟著作中體現出來的對前資本主義社會濃厚的興趣。我們從盧森堡的《國民經濟學入門》開始,該書由保羅·列維1925年出版(盧森堡,1951年)。該書的草稿是盧森堡1914年至1915年在獄中根據她在德國社會民主黨黨校(1907—1914)所講的政治經濟學課程筆記撰寫而成。文章并沒有寫完,但令人驚訝的是,那些闡述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及其解體的篇幅超過了闡述商品生產及資本主義經濟的篇幅總和。這種不同尋常的研究政治經濟學的方法也許就是為什么該書被絕大多數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該書法語版序言的作者恩斯特·曼德爾除外)甚至羅莎·盧森堡傳記的作者們(保羅·弗洛里茨除外)忽視的原因。東柏林的馬恩列斯研究所負責在1951年重新編輯該文本,它在序言中宣稱“該書是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基本特征的通俗闡述”,它忘了該書幾乎一半專注于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實際上,該書的中心話題就是分析她所謂的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社會形態——以及這些社會形態對資本主義商品社會的反抗①。該文本概述了社會形態演變本來的途徑,這與線性進步論和漸進論的觀點相反。

  盧森堡對所謂的原始公社感興趣,其背后的用意是什么?一方面,很明顯,她想利用原始共產主義社會的存在作為工具,來動搖甚至破壞“舊的觀念——這種觀念認為私有制具有永恒的性質,認為私有制從世界開始的時候起就存在。”因為資產階級經濟學家不能設想公社所有制,也不能理解任何與資本主義文明不相似的事物,因而他們頑固地拒絕承認存在公社這一歷史現象。另一方面,盧森堡將原始共產主義看作一個珍貴的歷史參考點,以批判資本主義,揭露其非理性的、物化的、無政府主義的特征,揭示使用價值和交換價值之間根本的對立。(盧森堡,1955年,第553頁)②。盧森堡的目的就是發現和“挽救”過去原始社會的一切,這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預示現代的社會主義。

  像馬克思和恩格斯一樣,盧森堡仔細地研究了歷史學家格奧爾格·路德維希·馮·毛雷爾關于古代日耳曼公社(馬克)的著作;像他們一樣,她驚異于這個共產主義社會形態民主的、平等的運行模式,驚異于其社會透明度。

  不能想象比古代日耳曼公社的經濟體系更簡單更和諧的事情了。整個社會生活機制在那里一覽無余。嚴格的計劃和健全的組織設計了每個成員的活動,把他整合成整個社會的一個要素。組織的目的和出發點是滿足每個成員日常生活的直接需要,并且平等地滿足這些需要。所有人一起為所有人工作,所有人一起決定任何事情。

  組織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全體對個體的權力建立在什么基礎之上?組織和權利來源于何處?不是別的,正是共產主義,換句話說,就是工人創造的主要生產資料的公有制。(盧森堡,1955年,第580頁)③

  盧森堡強調公有制社會形態的特征,以便反對資本主義,并站在人類立場上強調這種公有制的社會形態在某些方面優于現代資產階級文明:“兩千多年前(……),日耳曼民族中的事態與現在的情況根本不一樣,沒有成文的強制性的法律,沒有富人和窮人之間的分裂,沒有雇主和工人之間的分裂。(盧森堡,1955年,第501頁)

  根據俄國歷史學家馬克西姆·科瓦列夫斯基的著作(馬克思較早之前也對他的著作很有興趣),盧森堡強調農業公社的普遍性,將其視為在人類社會發展特定階段上的普遍形式,在美洲印第安人、印加人、阿茲特克人當中,以及在卡比拉人、非洲部落和印度人當中都可以發現這樣的發展階段。秘魯人的例子最為突出,在此盧森堡不禁將印加瑪卡和“文明”社會之間進行比較:“現代藝術依靠其他人的工作而發展繁榮,它讓閑暇成為權力的標志,這種藝術與以下社會組織格格不入,在這樣的社會組織中公有制和普遍的勞動義務構成了根深蒂固的習俗。”因而她表達了自己的欽佩之情,“印度人和農業公社體系令人難以置信的抵抗力,盡管由于條件(變化),他們的遺跡仍然被保存到19世紀。”(盧森堡,1955年,第584頁,第601頁)大約20年后,秘魯馬克思主義思想家何塞·卡洛斯·瑪瑞特奎提出的一個命題,與盧森堡的思想驚人相似,雖然他對盧森堡關于秘魯的評論并不熟悉:為了爭取農民群眾,現代社會主義必須依賴土著人的傳統,這樣的傳統可以追溯到印加共產主義。

  對于盧森堡來說,同樣對于馬克思和恩格斯來說,在這一領域中最重要的作家是美國人類學家劉易斯·摩爾根。以摩爾根的經典之作《古代社會》為起點,她比馬克思和恩格斯更進一步,形成了一種全面而宏大的歷史視野,一種關于古老的人類演變的非正統觀念。這種觀念認為,“由于其私有制、階級統治、男權統治、強制性的國家和婚姻,”當代文明表現為原始共產主義社會和未來共產主義社會之間的過渡階段。革命的思想聯系過去和未來,它是這種富有遠見的觀點的核心。

  遠古過去的高貴傳統為未來的革命抱負提供了幫助,知識的螺旋線和諧地閉合,在這種觀點看來,現在階級統治和階級剝削的世界,盡管其宣稱是文明(文化)的頂點、世界歷史的終極目標,只不過是偉大的人類文明進步的微不足道的過渡階段。(盧森堡,1955年,第523頁)

  從這個角度來看,歐洲對第三世界民族的統治給盧森堡的印象完全就是一種殘忍的社會破壞行徑。英國對印度的占領就是一個具有啟發性的恰當的例子:它蹂躪和粉碎了共產主義的傳統農業結構,給農民帶來了的悲慘的結局。盧森堡與馬克思看法相同:帝國主義給殖民地國家帶來了經濟上的進步,即使是以階級社會卑劣的方式。(盧森堡,1955年,第634頁)馬克思雖然沒有掩飾他對這種方式的憤慨,他仍然強調由英國引進到印度的鐵路在經濟進步中的作用,而盧森堡則更強調資本主義“進步”所帶來的災難性的社會后果。

  舊的關系被破壞,共產主義與外界隔絕的平靜狀態被爭執、不和諧、不平等和剝削所粉碎所替代。這在一方面形成了大領地,另一方面成千上萬的農民失去了財產。私有制慶祝自己帶著傷寒、饑餓、壞血病進入印度,并成為恒河平原長期的客人。(盧森堡,1955年,第509頁)

  盧森堡與馬克思之間的差異對應于截然不同的歷史階段,不同的歷史階段容許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殖民地國家,這也表明了盧森堡對原始社會的社會特質和人類特質的獨特敏感性。

  這種觀點不僅在《國民經濟學入門》中展開,而且在《資本積累論》中展開,在《資本積累論》中,盧森堡再次批判了英國殖民主義的歷史作用,對于歐洲侵略者蔑視古老的灌溉體系的行為,盧森堡表達了自己的憤慨。資本,在其盲目的肆無忌憚的貪婪中,“只能認識舊文明古跡的經濟價值,而不能看得更遠”;殖民主義政治導致了傳統制度的衰落,其結果是,從1867年開始,饑荒導致印度數百萬人死亡。至于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殖民統治,盧森堡將其看作是系統的有預謀的嘗試,以破壞和孤立公社所有制,這導致了土著居民經濟上的崩潰。(盧森堡,1951年,第376,380頁)

  在《資本積累論》第二十七章《對自然經濟的斗爭》中,她表明,所有的歐洲殖民主義企業采取相似的野蠻政策,徹底破壞土著人前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

  “由于土著人的原始團體最有力地保護他們的社會組織和他們生存的物質基礎,資本必須從一開始就有計劃地對阻礙其發展的所有前資本主義的社會組織進行系統的破壞和推毀(……)每一次新的殖民擴張理所當然地伴隨著資本對土著人的社會關系和經濟關系的無情斗爭。土著人被強制地剝奪了生產資料和勞動力。”(盧森堡,1951年,第370頁)

  在《資本論》“原始積累”一章中,馬克思譴責了殖民政策的暴行。盧森堡提出的新觀點就是“原始積累”是帝國主義擴張行為的永久性的特征,從十六世紀一直到現在。

  “資本積累被視為一個歷史過程,從開始到現在,它一直把武力作為它的永久性武器(……)暴力方法是資本主義與限制其積累的自然經濟組織之間沖突的直接結果(……)英國在印度的政策和法國在阿爾及利亞的政策是資本主義使用這種方法的經典案例。”(盧森堡,1951年,第371頁)

  在這一章中,以及在該書的絕大部分篇幅中,盧森堡用來定義土著人前資本主義結構的概念是“自然經濟”,當她描述“印度人古代的經濟組織——共產主義農村公社”時,“自然經濟”偶爾也指共產主義。“盡管經歷了歷史長河中的各種政治紛爭,印度共產主義農村公社在各種社會形態中持續了數千年,”但最終被英國殖民主義瓦解。(盧森堡,1951年,第371頁)。或者,當討論法國在北非的殖民政策時,“自然經濟”偶爾也指共產主義。法國在北非的殖民政策持續了五十年,“它蓄意破壞和瓦解公社所有制,”但最終失敗了,因為一舉用資本主義私有制取代古代氏族共產主義存在困難。(盧森堡,1951年,第380,384頁)

  盧森堡用絕大多數例子討論了歐洲的殖民主義,但她也相應地討論了美國的擴張政策及其對土著人社會殘酷的戰爭。

  “1925年,門羅領導下的聯盟會議決定將北美印第安人從密西西比河東岸遷到密西西比河西岸。北美印第安人作了殊死抵抗;北美印第安人進行了四十次抵抗運動,每次都遭到大屠殺,而所有幸存的人像垃圾和牲口一樣被驅趕到密西西比河西岸,像綿羊一樣被圈在保留地中。”(盧森堡,1951年,第403頁)

  盧森堡譴責的不僅僅是某個特例,她譴責的是整個殖民主義制度——無論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美國還是德國,它們在亞洲、非洲和美洲等地實行的殖民政策都受到譴責。她采用了資本主義現代化的受害者的觀點。正如她在《國民經濟學入門》中所強調的:

  “對于原始共產主義曾經占統治地位的殖民地國家中的原始民族來說,現代資本主義構成了突如其來的大災難,是難以言說的不幸,充滿了最可怕的痛苦。”(盧森堡,1955年,第525頁)

  根據盧森堡的闡述,土著居民反對帝國主義大都市的斗爭,極好地表現了古老共產主義傳統對于資本主義“歐洲化”所造成的貪婪的逐利行為所進行的頑強抵抗。資產階級本能地掌握了在古老共產主義的抵抗行為與歐洲“無產階級群眾新的福音”之間的暗合關系。因此,法國國民議會在1873年——僅僅在巴黎公社大屠殺幾年之后——堅持認為,阿爾及利亞古老的公有制社會形態必須被推毀,因為他們在內心“偏愛共產主義的發展趨勢”。(盧森堡,1955年,第525/661頁)通過閱讀這些文字,可以把殖民地民族反殖民主義斗爭和現代無產階級反資本主義斗爭之間進行的聯盟看作是新舊共產主義革命的匯聚。

  巴迪亞·吉爾伯特寫過一部值得關注的羅莎·盧森堡自傳,他也是少數批判性地研究盧森堡著作這一方面的作家之一,他認為,盧森堡將殖民地古代社會結構與資本主義之間的對立表述為“黑與白”的嚴格的對立。果真如他所言嗎?根據巴迪亞的闡述,盧森堡將古代公社與資本主義的破壞功能進行對比,“古代公社具有每一種美德,并且被想象為幾乎不變的,”“資本主義無論如何不再具有任何進步的方面。”我們遠遠偏離了馬克思在《宣言》中所發出的 “戰勝資產階級”的號召。(巴迪亞,1975年,第498,501頁)

  這些異議是不恰當的,原因如下:(1)盧森堡并沒有把古代公社想象為不變的或凝固的;相反,她揭示了它們的矛盾和變化。她強調“原始共產主義社會通過內部的演變,逐漸走向不平等和獨裁。”(盧森堡,1955年,第632頁)(2)她沒有否認資本主義在經濟上的進步作用,但她譴責資本主義殖民制度“卑鄙的”方面和導致社會退步的方面。(3)在與資產階級文明對比中,盧森堡除了強調原始共產主義最值得肯定的方面之外,也指出了原始共產主義的缺點和局限:發展前途受地域限制,勞動生產率及文明發展程度低下,在面對自然界時顯得無助,殘酷的暴力,公社之間持續不斷的戰爭狀態等等。(盧森堡,第585-586頁)。(4) 實際上,盧森堡的方法與馬克思在1848年對資產階級的贊美所采用的方法很不相同;相反,與《資本論》第31章(“工業資本主義的起源”)的態度接近,在其中馬克思描述了歐洲殖民主義的“野蠻”和“暴行”。

  而且,在對待俄國農村公社的問題上,盧森堡的觀點比馬克思的觀點更具批判性。盧森堡以恩格斯對19世紀后期中國的分析作為她的理論起點,她強調了傳統社會普遍的歷史局限性,它應該被超越④。然后,當目光轉向未來時,她將自己與俄國民粹派區分開來,她堅持未來世界范圍的社會主義經濟與史前原始共產主義團體之間根本的區別。(盧森堡,1955年,第575頁)

  盡管如此,盧森堡關于這個主題所寫的著作不僅僅是對經濟史博學的一瞥:這些著作提供了想象過去和現在、想象社會歷史、想象進步和現代性的另一條道路。羅莎· 盧森堡用人類過去的公有制來對抗資本主義的工業文明,她與線性進化論、與實證主義漸進論、與她那個時代流行的對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的”平庸詮釋相決裂。

  目前在拉丁美洲,土著人反抗跨國石油公司或采礦公司的斗爭表明了盧森堡的觀點在21世紀的時事性。在墨西哥恰巴斯州、在秘魯、玻利維亞和厄瓜多爾的安第斯山脈、在秘魯和巴西的亞馬遜森林中的土著人公社是“原始共產主義”的遺跡嗎?不管怎樣,這些公社在名義上仍然是公社的傳統,是集體性質的社會形態和經濟組織,他們與自然環境和諧相處,他們——以及他們在其他洲的兄弟姐妹——反抗當地或跨國的農業企業、石油公司及大牧場主以“增長”、“現代化”、“進步”等名義進行的具有破壞性的企圖。今天,農民和土著人公社對野蠻的、暴力的、持久的原始資本積累形式而進行的抵抗仍然繼續著。

 

  注釋

  ① 我使用的這一冊書有一段奇特的歷史。它是一本羅莎·盧森堡著作選集,由德國統一社會黨中央委員會馬恩列斯研究所出版,由前東德斯大林主義領導人威廉•皮克作序,并附有列寧和斯大林各自撰寫的導言,導言強調猶太革命、波蘭革命、德國革命各種“錯誤”。我在特拉維夫一家舊書店買的這一冊書,上面有手書的獻詞: “對不起,我們無法找到沒有這多余導言的羅莎•盧森堡著作的版本。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塔瑪拉和伊薩克。特洛德·格林,1957年8月25日。”很明顯,該題詞的作者是德國人塔瑪拉和伊薩克。

 ?、?正如恩斯特·曼德爾在他為法語翻譯版本所作的序言中所指出的,“使用價值的生產注定是為了滿足生產的需要,建立在使用價值生產基礎之上的經濟與建立在商品生產基礎之上的經濟之間存在根本的差異,對這種差異的解釋就占了該書絕大部分篇幅。”(恩斯特•曼德爾,《盧森堡》,“序言”,1976年,第18頁)

  ③所有譯自于《國民經濟學入門》的文本均由本人(指米歇爾•利維,譯者注)翻譯完成。在美國出版了由凱文•B•安德森和彼得•弗迪斯共同編寫的400頁的《羅莎•盧森堡讀本》(每月評論出版社,2004年),其中有《國民經濟學入門》的部分英文翻譯。弗迪斯也寫了一篇很有意思的論文,該論文討論了盧森堡著作中的非西方世界,并且主要關注盧森堡和馬克思之間存在的關于俄國農村公社的分歧。見彼得•弗迪斯,2007年。

 ?、鼙R森堡,1955年第621頁, “原始的農業社會多變的命運與俄國農村公社一起走到了盡頭;循環封閉起來了。農業社會最初作為社會進化自發的產物,作為社會經濟進步和物質精神繁榮的最好保障,變成了衡量政治經濟退步的手段。在為沙皇專政服務過程中被本公社成員征服的俄國農民,是對原始共產主義狹隘局限性最殘酷的歷史批判,他們也最驚人地表達了這樣的事實,社會形態本身服從于辯證法:理性變成荒唐,利益成為苦難。”彼得•弗迪斯在2004年的論文中,討論了盧森堡和馬克思之間在對待俄國公社這一問題上的差異,盧森堡對俄國農村公社持批判的觀點,馬克思在給維拉•查蘇利奇的信中(1881年)對俄國農村公社采取贊許的態度。

 

  參考文獻

  [1]BADIA,Gilbert,1975,RosaLuxemburg,journaliste,polémiste, révolutionnaire,Paris:Editions Sociales.

  [2]HUDDIS,Peter,2007,“Neue Einschätzungen zu Rosa Luxemburgs Schriften über die Nich-Westliche Welt”,in Narihiko Ito, Theodor Bergmann,Stefan Hochstadt,Ottokar Luban (Hg.):China entdeckt Rosa Luxemburg.Internationale Rosa-Luxemburg-Gesellschaft in Guangzhou [Canton]am 21./22.November 2004,Berlin,Dietz Verlag.

  [3]LUXEMBURG, Rosa ,1951[1913], The Accumulation of Capital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translation Agnes Schwarzschild.-1955[1925],Einführung in die Nationalökonomie in Ausgewählte Reden und Schriften,Berlin: Dietz Verlag,2 Auflage.-1970[1925],Introduction à l’économie politique, Paris, Anthropos Préface par Ernest Mandel.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走著走著,初心為何不見了?
  2. “當年明月”的?。浩鋵嵤侵袊说耐ú?/a>
  3.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4. 陳丹青說玻璃杯不能裝咖啡、美國教育不啃老,網友就笑了
  5. 掃把到了,灰塵就會消除
  6.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7.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8. 為什么走資派還在走?
  9.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10. 雙石|“高臺以后,我們的信心的確缺乏……”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5.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7.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8. 到底誰“封建”?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人成自拍网站在线观看 | 色先锋久久久久久资源 | 五月天人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成a人v电影在线点播 | 亚洲华人久久免费 | 色色中文字幕色色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