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移動采購申威服務器5600臺。申威采用自主指令集,過去一直深耕高性能計算領域,搭載申威處理器的兩款超算性能表現不俗,太湖之光曾經多年位居TOP500多年,海洋之光很低調,目前性能應當是世界第二。
本次申威中標移動大單,是其從超算向服務器發展的展現。
據悉,本次的服務器搭載芯片為申威3231,該款處理器核心數為32核,按照多年前的PPT資料,申威3231應當與申威1621為同一代CPU核,該核心性能大致與A72相當。申威3232才內核更新,性能大致與A76相當。
當然,也有可能多年前的PPT已經過時了,比如原來的申威3231被放棄,原本PPT中的申威3232被命名為申威3231。
目前,國產服務器CPU已經分為兩條路線。
一條是技術引進路線,引進X86和ARM技術,有海外成熟技術作參考借鑒。優勢是起點高,有成熟的X86、ARM生態。缺點是存在風險,且容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陷入重復引進,發展上限是成為X86和ARM陣營的重要玩家,始終要向外商支付專利費,比如ARM在IPO文件中披露,其38%的營收來自中國。
另一條是自主路線,基于自主指令集設計CPU,缺點是要自建生態,沒有國外CPU核可以購買,核心IP全部自主研發。優點是發展后勁足,發展上限高,高度自主可靠,不需要向外商支付專利費,一旦做成,并在全國推廣,就有希望把英特爾、微軟、ARM趕出中國市場。
移動采購申威,充分展現了作為國企的擔當,為自主技術提供了良好的應用平臺和成長階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