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相關部門發布通知,稱美光公司在華銷售的產品未通過網絡安全審查。審查發現,美光公司產品存在較嚴重網絡安全問題隱患,對我國關鍵信息基礎設施供應鏈造成重大安全風險,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為此,網絡安全審查辦公室依法作出不予通過網絡安全審查的結論。按照《網絡安全法》等法律法規,我國內關鍵信息基礎設施的運營者應停止采購美光公司產品。
在啟動對美光的網絡安全審查后,雖然有觀點認為這種國家對美國發起科技戰的反制手段,甚至有觀點認為這是為當年晉華事件“報仇”。鐵流認為,這種看法略顯武斷,因為美國廠商的NAND和固態硬盤并不只有美光,西部數據/閃迪、英特爾也是美國企業,真要用網絡安全審查反制美國發起的科技戰,沒有道理放過西部數據和英特爾,只盯著美光。
就從市場份額來看,三星的市場份額為31.6%,鎧俠為21.1%,SK海力士為19%,西部數據為12.4%,美光為11.8%,如果是為了給長江存儲等本土企業開路,用政策扶持本土企業,沒理由放過市場份額更大的三星、鎧俠、SK海力士、西部數據,單單針對美光。
鐵流認為,這次對美光啟動網絡安全審查,與美光、晉華之間的恩怨無關,有中美科技戰無關,可能真的是發現了美光存儲產品存在安全隱患。
2017年9月底,網傳銀監會受到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的指示,要求所有的銀行業進行排查,并且點名慧榮的3款SSD控制芯片產品,包括M2246EN、SM2256、SM2258 等都被點名為排查的對象,并且要在10月10日回報其使用狀況。網傳發現慧榮預留了一個后門漏洞,可以利用后門漏洞對采用 M2246EN、SM2256、SM2258 等主控芯片的固態硬盤進行遠程鎖定并且可以直接獲取硬盤內數據。
鐵流推測,本次對美光啟動網絡安全審查,很可能是發現了2017年和慧榮類似的情況。
近年來,國產存儲芯片發展如火如荼,在長江存儲等本土企業的沖擊下,三星、美光等外商利潤暴跌,美光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財年第二季度營收同比下降約53%,至36.9億美元,凈虧損23億美元。長江存儲的崛起大幅降低了國內U盤、固態硬盤等存儲產品的價格,在手機上也出現了1T閃存的配置,這是典型的本土產業崛起讓全國人民獲得實惠的范例。
雖然長江存儲的NAND芯片已然崛起,國產固態硬盤價格實惠,使三星等外商的固態硬盤價格腰斬,但這些國產固態硬盤在主控芯片上大多采用Marvell、三星、東芝、慧榮、群聯、智威、瑞昱等境外廠商的產品,臺系主控的市場份額頗為可觀,一些自稱是自主設計的國產主控芯片,在技術上與境外廠商千絲萬縷的聯系。一旦臺海發生緊急情況,這些搭載臺系主控的固態硬盤都有可能成為定時炸彈。
另外,一些由國內廠商設計的主控芯片,其CPU核直接采用ARM公版內核,由于CPU核是ARM的,在安全性上受制于人。鐵流認為,對于對安全有較高要求的政府部門、金融單位、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應當優先采購采用自主CPU核的主控芯片+國產NAND的固態硬盤。這樣做既有利于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又有利于本土半導體產業的良性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