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投資者稱,在上半年稅務系統信創計算機采購中,龍芯僅占2%,并詢問龍芯改善應對措施。龍芯的公開反饋比較八股,回復四平八穩。但若追根溯源,出現這種情況,主要還是因為信創CPU缺乏對技術自主度公正評價標準和準入門檻。
近年來,美帝頻頻利用其在高科技領域的優勢對我國卡脖子。在川普和拜登的教育下,原本那些嘲笑自主研發是重復造輪子的論調已經偃旗息鼓,那些奉行造不如買,堅持引進國外二流技術的廠商則在美帝的制裁下“斷供”、“絕版”,可以說,現實已經教育了我們,應該做什么樣的CPU,怎樣去發展國產CPU事業。
非常遺憾的是,由于利益集團把信創視為“唐僧肉”,信創CPU準入門檻對于政商關系深厚的企業而言,幾乎等于沒有,凡是有些背景跟腳的都能進。
理想狀態下,信創CPU是幾家不需要外商技術授權,真正源代碼自己寫,CPU核心IP自己寫的廠商之間競爭,然后優勝劣汰,最終的勝利者跳出信創的藩籬,到商業市場與英特爾和ARM競爭。
現在合資廠商、依賴外商技術授權廠商都進來了,這等于是把孵化自主技術的孵化場變成了妖魔鬼怪分享唐僧肉。為什么一些系統采購中,龍芯份額比例低,這恐怕規則制定者和采購者最清楚了。
單單看產品,以性能和生態來說,海光無疑是最強的,綜合性能和自主性而言,龍芯的當之無愧的冠軍,目前的3A5000單核性能已經是同時期國產ARM貨架產品的1.5-2倍,明年的6000系列處理器有望追平海光。
因此,無論從CPU性能好、生態好,還是從CPU自主性高、性能強的角度看,海光、龍芯賣的好才是正常現象。然而,現實則恰恰相反,市場份額大的反而是ARM。
打開天窗說亮話,信創CPU市場從來不是完全競爭市場,商業法則的作用被大幅削弱。
操作系統、數據庫這些鐵流不敢妄言,但就CPU而言,注意,是局限于CPU,明顯不是能者上,庸者下,而是一個關系市場,拼爹市場。
信創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對于本土CPU、OS、數據庫、中間件廠商而言是及時雨,只不過執行過程中被利益集團把路子搞歪了。
誰有關系,誰有背景,誰有能量,誰有套路,誰就能搶下市場份額。很多招標都是蘿卜招標,控標參數就差點名采購CPU的品牌了。具體參加下圖。
也許有人會狡辯稱:“產品好不好,客戶們知道”、“賣得好肯定是產品好”,按照這個邏輯,那么,娛樂圈鮮肉爛劇神劇流行,一定是因為這些爛劇質量高?這些鮮肉花瓶演技好?老百姓都愛看神劇?
事實上,目前機關單位采購而言,關系和背景的作用比產品本身更重要。這也是為何這幾年ARM廠商異軍突起的根源,這些ARM陣營廠商背景深厚,政商關系強大,到各省投資開分公司和產業基地,通過以投資換市場的方式搶占了大量份額,某公司甚至不顧國際大環境的制約和自己的交貨能力瘋狂搶單,最后只能由友商接盤。
不過,機關單位信創CPU群魔亂舞的情況也就到此為止了。鐵流這么說并非是因為今后就撥亂反正了,而是因為財政沒那么多錢了。
即便是江浙滬,公務員也開始降薪,特別是杭州、蘇州這些經濟發達地區,公務員降薪力度很大。錢少了,對信創的支持能力也會不如以前,畢竟地主家也沒余糧了,其他地方財政對信創的支持大部分會比江浙滬弱。
目前,地級市以上黨政單位已經換的差不多了,單位采購恰恰是不可持續市場,一波換完之后,機器報廢怕是要6-7年,屬于6年不開張,開張吃6年的生意。
縣級以下單位信創市場看著很大,但其實不大。
在新生兒斷崖式下跌,人口即將負增長,全國樓市轉冷,土地財政已經邁入倒計時之際,除了一些經濟強縣之外,欠發達地區的縣級財政狀況非常一般,很多地方的財政狀況也就給體制內人員發工資的水平。就全國而言,貴州D山縣并非個例,類似鶴崗的地方會越來越多,縣級單位和鄉鎮單位對信創而言意義非常有限。
可以說,機關單位的市場潛力已經挖掘的差不多了,下一步要看金融、教育、醫療、交通、能源等行業用戶了。
鐵流認為,信創的最大意義是給國內CPU、OS、數據庫、中間件等廠商一個表現平臺,給國內企業一個提升自己技術實力的平臺,從這個意義上看,信創部分實現了其預期目標。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信創CPU市場已經從自主技術孵化池變成了國產CPU托底池。依靠信創CPU市場,任何一家CPU都死不了,但是要單純依靠信創市場做大做強,培育出中國版Wintel、AA,然后再跳出去和英特爾、ARM競爭,已經成為不可能。
未來,任何一家國產CPU若懷著和英特爾、ARM一較高下的想法,就必須盡早跳出去,去商業市場競爭,去尋找一些新興市場和細分市場,建立根據地。
比如深耕嵌入式市場,依靠嵌入式芯片的收益去研發高性能桌面、服務器CPU;又比如轉向汽車電子,當下車聯網方興未艾,車機芯片和操作系統這兩個領域均大有可為。
另外,國企8大行業替換也是一個不小的市場,誠然,國企市場也會受關系影響,但國企比機關單位會懂行一些。
微軟和英特爾依靠PC成為CPU和OS的霸主,ARM和安卓依靠智能手機成長為參天大樹。車聯網則是第三次機會,目前,雖然市場主流是ARM+安卓,但當下車機功能比較有限,各家主機廠車機用戶體驗參次不齊,如果政策能夠有所傾斜,國產CPU和OS廠家能夠積極對接主機廠,機會還是有的。
鐵流認為,以后我們看國產CPU的市場行情,只需要看這家CPU公司的收入來源和結構就可以了,那些凡是主要收入來源于信創CPU市場的,往往是只能靠關系和背景茍活于世的廠商。那些信創市場收入金額中規中矩,但占總收入比例低的,能夠在工業制造、能源、交通、汽車電子、金融、教育、醫療等行業開辟細分市場養活自己的公司,才是真正擁有技術和能力,具有市場競爭力的企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