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奔馳、寶馬、奧迪、豐田在很多國人中具有很強的品牌光環,即便這些車接連爆發出偷工減料、斷軸、漏油、燒機油、機油乳化、變速箱故障、瀝青致癌等坑害消費者的嚴重問題,依然擋不住國人對ABB車標和牛角車標的青睞,以奔馳、寶馬、奧迪、豐田/雷克薩斯為代步的豪華車從中國市場賺取高額利潤。
誠然,在這些外企剛剛進入中國市場時,進口車和合資車比自主品牌汽車要強一截,但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自主品牌汽車已經獲得跨越式發展,在發動機、變速箱等關鍵技術上奮起直追,在混動和電動技術上一騎絕塵,已經領先德系日系車企。
舉例來說,上汽第三代藍芯發動機和奇瑞第三代發動機已經追平了ABB同排量的發動機。長城開發了9AT變速箱,奇瑞開發了8AT變速箱和CVT變速箱,上汽開發了DCT變速箱,相信再經過幾年的使用和改進,國產變速箱在成熟度和穩定性上將更上一層樓。
就混動方案來說,豐田的混動方案非常成熟,但該混動技術已經過時了。本田、長城、比亞迪、奇瑞、吉利的混動方案其實是同源,都源自美國佩斯公司。佩斯公司由一個移民美國的蘇聯人創立,這位蘇聯人寫專利但不實施,變成了專利流氓。
說明一下,佩斯公司的專利是概念性的東西,佩斯公司并沒有實現能力,而且專利已經到期。自主品牌混動路線演進已經遠遠超出了佩斯公司當年的概念。
雖然技術路線同源,但自主品牌在技術迭代上走的更遠。
本田的方案是通過“消峰填谷”來省油,油主電輔,不能外接充電。
比亞迪DMI和本田的區別是比亞迪以電機驅動為主,內燃機為輔,電池做的更大,并且可以外接電源充電。比亞迪的缺點是發動機偏弱,只有80千瓦,而且沒有變速箱,雖然成本低,但高速直驅表現一般。
長城的DHT方案不僅具備比亞迪DMI的所有功能,還增加了混動變速箱,發揮內燃機直驅在中高速行駛上的優勢,低速電驅,高速可以發動機直驅。對比DMI優勢是高速表現更好,缺點是增加了成本。
吉利和奇瑞有一檔DHT方案,也有3檔DHT方案。
一檔DHT類似比亞迪DMI,優勢是成本低,劣勢是適宜工況不如3檔DHT多,高速直驅表現不如3檔DHT。1檔DHT主打省油和降成本,奇瑞就計劃把1.5L+1檔DHT用在艾瑞澤8上。
3檔DHT方案則是進一步改進升級版,中高速表現更好,缺點是成本比較高,發動機標定和調校復雜。
吉利的DHT方案具備比亞迪DMI的所有功能,并且增加了行星齒輪,做了一個3AT混動變速箱,低速電驅,高速內燃機直驅。成本會比長城的方案高,行駛體驗會更好。
奇瑞的DHT方案具備比亞迪DMI的所有功能,并且增加一個混動變速箱,只不過吉利用行星齒輪,奇瑞用離合器。也是低速電驅,高速直驅。
奇瑞的3檔DHT方案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雙電機既能驅動,又能發電。從比亞迪——長城——吉利、奇瑞,電機逐次減弱,發動機逐次增強。
具體來說,比亞迪DMI有一個80千瓦的內燃機,一個65千瓦的發電機和一個130千瓦的電動機,發電機只能發電,電動機只能驅動。電機與油機共同驅動最大功率為210千瓦。
奇瑞則是一個115千瓦的內燃機,兩個電機一個50千瓦,一個75千瓦,兩個電機既能驅動,又能發電,純電功率可以達125千瓦,這使奇瑞能夠用比比亞迪更小的電機,爆發出與比亞迪大電機相近的動力。與內燃機共同驅動可以爆發240千瓦動力。必須指出的是,奇瑞的兩個小電機都做進了混動變速箱里,使動力包變成內燃機+DHT變速箱的形式,節約了空間。
就奇瑞和吉利的3DHT方案而言,吉利方案換擋頓挫會比奇瑞小,行駛體驗會更好。奇瑞小電機+發動機方案,電機方面可以省錢、省重量、省空間,加上離合器比3AT便宜,奇瑞的DHT方案成本會比吉利低。不過離合器會帶來頓挫問題,對發動機標定和調教要求高,這也是奇瑞現在的3DHT車型市場口碑不佳的原因。
可以說,這一波國產混動車技術是非常兇狠的,超越了豐田、本田,暴打ABB。
必須說明的是,ABB在混動技術上幾乎是毫無建樹,正是因此,ABB紛紛找中國車企合作混動/電動車型,并且搭載自主品牌的混動動力系統。
目前,奔馳A級車搭載吉利的發動機,混動版車型將搭載吉利雷神動力。
奧迪則選擇了比亞迪的方案,網傳2023款一汽大眾奧迪的部分主流車型將采購比亞迪的DM-i / DM-p 進行配套,首款搭載的車型或為奧迪A4L。
寶馬選擇與長城以50:50方式合資開發電動車。
豐田選擇與比亞迪合資,首款與比亞迪合作的車型bZ3采用比亞迪的電動技術,掛豐田車標。
可以說,在這一波混動/電動潮流中,德系、日系車已經落伍了。奔馳EQC還鬧出2萬公里燒電機的笑話,在上市2年時間里3次因質量缺陷不得不召回,德系車質量可靠的形象被損毀殆盡。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德日車型選擇搭載自主品牌的動力系統,當越來越多的德日車只負責制造一個車標的時候,就是德日豪華車品牌價值在中國市場崩盤的時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