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看中國手機產業的半年報,“一機難求”的時代似乎一去不復返了。中國信通院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上市新機型累計201款,同比下降5.6%。
今年以來,遭遇需求收縮與供給沖擊的雙重壓力,疊加近年來手機市場由增量市場轉入存量市場,行業整體增速放緩,手機業的日子不太好過。這種壓力從不少一線手機品牌紛紛下調年度銷售目標里可見一斑,一時間,“年輕人為什么不換手機”的討論活躍網絡。
那么,手機業還有增長空間嗎?新的增長點在哪里?
仔細觀察,行業中不乏佼佼者:在手機市場整體走勢低迷之下,OPPO逆流而上,上半年牢牢把握大陸市場第一的份額。(數據來源:CINNO)
同樣的市場,尋找差異謀差距,OPPO探出一條發展新路徑,在5億人使用的ColorOS系統底層,架構了一個全新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這個系統以一個中間件形態,獲得了端云協同的融合計算和泛在服務能力。
在潘塔納爾推出之前,OPPO是以手機為中心構建服務;擁有了潘塔納爾之后,跨設備、跨系統的連貫服務成為可能,這意味著實現以人為中心構建產品、服務和生態。
潘塔納爾的出現,能為用戶創造設備無界、服務直達的全新體驗,也能幫助開發者降低開發門檻和成本,助力數字經濟繁榮發展。
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
為國產手機創新有效供給
回望手機發展歷程,從國外手機一枝獨秀到國產手機迅速崛起,從低端機占據市場到高端機羽翼漸豐,過去十年,我國智能手機全面普及,產品產量位居全球首位。可見,中國手機產業缺少的從來不是市場,而是不斷推陳出新后的有效供給。
在產品技術加速迭代的今天,國產手機業的有效供給在哪里?
從需求側看,有效供給在消費者的煩惱里。進入萬物互聯、互融時代,用戶使用的智能終端種類和數量越來越多,不同設備上的應用生態體系有所差別,往往會影響使用體驗。不少用戶都曾遭遇這樣的問題:上班時,在手機上瀏覽一篇文章,想把它快速拷貝到電腦文檔中,卻發現“此路不通”。下班時,想把電腦上的文檔移至平板上繼續編輯,還需要重新傳導。
相關機構統計顯示,目前國內移動互聯網用戶人均擁有5臺智能設備,超過50%的用戶存在跨設備跨應用的需求。據測算,到2032年,人均設備數量將達到12臺。隨著智能設備數量激增,萬物互融進程加速,日均使用頻率最高的手機設備角色分量更加明顯,設備協同、跨端融合將成為新趨勢,為手機企業增長打開新空間。
從供給端看,有效供給也在生產者的困惑里。來自不同品牌的不同設備,系統、硬件差異較大,過往單一設備的通用能力往往無法直接用于跨端場景,導致跨端開發投入大、效率低。如何低門檻實現無縫協同的跨端體驗,怎樣圍繞用戶需求提供連貫一致的一站式體驗,隨著用戶群的逐漸細分,如何通過精準觸達提升用戶轉化率,是行業面臨的三個挑戰。
向下游找痛點,向上游找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OPPO先行先試,交出自己的答卷——正式推出以人為中心的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致力于突破多元化服務和異構設備的限制,向用戶提供一站式服務體驗。從更底層尋求技術突破,解決當前軟件生態難以真正做到無縫互融的根本問題,在萬物互融時代,為用戶帶來穩定、無縫、多場景、全時段智慧體驗的同時,為手機產業突破既有“天花板”,實現新增長,拓展新思路。
構建軟件“濕地”大生態
全方位提升智慧生活體驗
正如一片廣闊龐大的濕地,可以其自身的龐大容積和深厚多樣的物種結構,來激發生物生產力,只有構建一個軟件生態,才能真正實現萬物互融,煥發產業新生機。
“潘塔納爾濕地”生態系統以動植物的密集程度為世界矚目。“以此作為名字,OPPO希望‘潘塔納爾’以最大的開放性及友好性,構建一個人人可參與的數字世界。” OPPO軟件技術規劃與架構設計總監洪漢生說。
探出新路子,但仍須找準突破口。洪漢生介紹,作為OPPO自主研發的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其實是一個聯系不同底層操作系統的中間操作組件,這就意味著它在不同系統上的底層運行是分階段的,一如濕地生態的滋長繁榮。
在萌芽初期,更多聚焦在OPPO自身的設備。這一階段接入系統的設備更多是靠自身開發的組件,把這些組件通過連接推送到第三方設備上安裝,從而實現兩個設備間協議的兼容。
舉例來看,過去用戶走到哪兒就需要將設備帶到哪兒,基于潘塔納爾系統,用戶只需要擁有OPPO賬號,就可以在多個設備上隨時隨地編輯,創意與工作將不再受限。
進入成熟期,當更多開發者將潘塔納爾作為行業共創系統,這一系統將被集成進各種不同的三方設備中,通過打通底層驅動協議來協同上層終端服務,實現“設備無界”。
基于深入理解用戶情境,潘塔納爾將能幫助合作伙伴更懂用戶,支持合作伙伴打造一站式用戶體驗場景,并適配最佳交互模式,通過精準觸達目標用戶提升服務效率和競爭力。
美好理想正在照進現實。作為OPPO智慧跨端系統潘塔納爾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 OPPO開發者大會上提出車機互融的系統解決方案——OPPO Carlink,借助這一系統,車機與手機深度融合后,車廠對車機依舊自主可控,在保障用戶獲得豐富應用體驗的同時,也保留了汽車廠商對智能座艙的自主性。
據了解,8月下旬,與上汽集團合作的消息傳出后,OPPO目前已與上百家汽車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伙伴簽署合作協議,將以車機互融作為核心場景,集中解決數字安全、軟硬融合架構、端云深度融合等關鍵課題,推動車機融合的創新場景、技術標準的研究與落地。
“潘塔納爾1.0將于2023年陸續推出。”OPPO軟件戰略總監張峻介紹,隨著技術成熟和逐步開放,搭載潘塔納爾的ColorOS將逐漸覆蓋智慧出行、智慧辦公、智慧文娛、智慧健康等多個領域,為用戶提升智慧生活體驗。
生態豐沛是必然之路
開放共生是產業發展大勢所趨
當前,數字技術正加速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全過程,發展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作為數字經濟時代人類社會的“基礎設施”,所有新的信息技術應用、平臺和服務模式有賴于軟件創新和生態培育。
這就決定了手機業公司之間的下半場競爭可能是一場生態的競爭,誰能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體驗需求,提供更適配兼容的產品,誰就可能爭取到成長新空間。誰能夠最大限度地讓生態豐沛充盈,誰就可以獲得最多朋友。
向“融得廣”進軍,開放共生就是競爭力。一個實現萬物互融的軟件基座,勢必要建立在一個開放、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之上。只有通過變“一家所有”為“開放共有”,才能集眾智、采眾長,既能加速產品迭代升級,也能降低企業開發成本,釋放融通潛力。
洪漢生坦言,不同的開發者愿意接入,是我們做系統最大的難點。做好生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讓新接入的開發者能夠做到最低成本的高效接入。“我們將潘塔納爾系統設計為最大化的開放,希望全行業的合作伙伴能夠共同參與開發系統,滿足不同接入方的個性化定制需求。潘塔納爾功成不必在OPPO一家公司,它首先要能成就我們的合作伙伴。”
向“用得好”著手,品質服務才有高價值。一款系統軟件,要想加速從“可用”向“好用”邁進,既需要融合數據、傳感、設備、計算等多種技術能力,還需要強化安全保障,這就需要企業以聚力攻關的“韌勁”、深化應用的“拼勁”和扎根產業的“闖勁”,持續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創新難以一蹴而就,這就意味著企業必須保持戰略定力、持之以恒投入。我們欣喜地看到,在OPPO既定的“3+N+X”科技躍遷戰略中,潘塔納爾已被列為三大技術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ColorOS的子系統,潘塔納爾拓展了 ColorOS 作為操作系統的智慧跨端能力,將成為支撐ColorOS的技術底座之一。
OPPO表示,潘塔納爾將來一定會開源。應該看到,開放、開源之路雖道阻且長,但已成為產業發展大勢所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 年遠景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支持數字技術開源社區等創新聯合體發展,完善開源知識產權和法律體系,鼓勵企業開放軟件源代碼、硬件設計和應用服務。
順應萬物互融的時代大趨勢,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新機遇,攜手開發者與創作者共建開放、共生、共榮的產業生態,有效滿足用戶多層次、國內國外多樣化市場需求,我國手機產業依然前景光明、大有可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