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以“創開源之勢 享無境未來”為主題的操作系統根社區openKylin(開放麒麟)發布會在線上成功舉行,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正式發布。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旨在以“共創”為核心,在開源、自愿、平等、協作的基礎上,通過開源、開放的社區合作,構建桌面操作系統頂級開源社區,推動Linux開源技術及其軟硬件生態繁榮發展。
什么是操作系統根社區
目前,Linux操作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層次。最核心的是linux內核,其次是根社區,再次是子系統和子系統的衍生系統。舉例來說,Debian、Fedora、OpenSUSE就是根社區,基于Debian、Fedora開發而來的ubuntu、RHEL是子系統。
當下,主流根社區包括OpenSUSE、Fedora和Debian,除Debian背后無大型商業公司主導,Fedora和OpenSUSE均有美國和德國商業公司主導,特別是Fedora,背后是美國IBM/紅帽,在當下這個國際環境下,存在一定風險。
過去,國產Linux大多是基于Debian、Fedora進行開發,屬于子系統層面,在產品迭代和技術研發上往往要受到上游的影響。將來,我們的操作系統不能依托紅帽、Canonical等商業廠商控制的發行版,而應該從Linux內核、其他開源項目、自研項目組件開始,面向桌面應用場景,構建一個全新操作系統架構和開源社區。麒麟軟件主導成立根社區openKylin的目的在于此。
麒麟軟件打造根社區降低卡脖子風險
目前,全球操作系統產業基本被微軟、谷歌、蘋果、IBM等公司壟斷。在桌面領域,Windows 市場占有率高達 88.14%;在智能手機平臺谷歌和蘋果壟斷了市場;在服務器領域,IBM/紅帽市場份額達70%。
由于從零開始構建自己的操作系統可行性較低,以BSD、Linux這些開源軟件為基礎二次開發操作系統成為后來者共同的選擇。在這種背景下,基于Fedora、ubuntu、Debian二次開發的操作系統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這種發展模式在一段時間內確實是可行的,但隨著中美貿易摩擦和俄烏沖突,依賴ubuntu等由外商主導的開源軟件已經被證明存在一定風險,Ubuntu開發商Canonical就宣布斷供俄羅斯企業,SUSE和RedHat也宣布不再支持俄羅斯相關業務。
有鑒于西方政客深陷修昔底德陷阱,對華夏非常不友好,把用在俄羅斯的手段用到中國身上,只是時間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打造自己的根社區。這次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正式發布,標志著以麒麟軟件為代表的操作系統廠商開始著手打造根社區,拋棄過去基于Fedora二次開發的做法,其目的就在于通過打造自己的開源操作根系統、根社區,通過源頭主導、下游協作共建自主生態,以此增強對操作系統的控制力,降低被卡脖子的風險。
匯聚開源力量共建操作系統根社區
最近幾年來,中國開源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隨著中國開源項目的影響力不斷增加、木蘭協議的推出、開放原子開源基金會的成立,Gitee(碼云)的超高速增長,中國參與開源的人數和貢獻量都在世界上名列前茅,有上千萬的開源貢獻者,僅GitHub上中國的開源貢獻者就達到750萬,中國正在從開源大國向開源強國邁進。
當前國際形勢下,基礎軟件根技術是國家數字經濟建設的關鍵基礎。然而,目前我國基礎軟件產品的核心技術大多來源并依賴于國外社區,缺乏統一的標準和平臺,在開源社區的貢獻也相對分散。基礎軟硬件技術創新性不高且難以實現共享,嚴重影響了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和開源生態的繁榮。尤其在桌面操作系統領域,Windows長期處于壟斷地位,導致以Linux為基礎的桌面操作系統在易用性、軟硬件生態等方面長期處于劣勢。
本次麒麟軟件聯合普華基礎軟件、中科方德、麒麟信安、凝思軟件、一銘軟件、中興新支點、元心科技、中國電科32所、技德系統、北京麟卓、先進操作系統創新中心、國家工信安全中心等13家單位共建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是以根筑魂,將積累十余年的開源技術和開源理念作為打造桌面操作系統根社區的基礎,并逐步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
希望openKylin(開放麒麟)社區能夠以“共創”為基本原則,在開源、自愿、平等、協作的基礎之上堅持技術創新和治理創新,積極吸引全球開源愛好者,大力建設操作系統根技術體系,全力打造軟硬件生態聯盟,加快培養開源人才和推廣開源文化,推動Linux開源技術及其軟硬件生態繁榮發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