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產業研究

特斯拉要把技術送到中國來?我第一個不信

烏鴉校尉 · 2021-12-20 · 來源:烏鴉校尉公眾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今年10月底,特斯拉中國的兩大“心臟”項目——上海研發創新中心和上海超級工廠數據中心正式落成。

  兩大“心臟”項目落成之日,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萬億美元大關,馬斯克個人財富也隨之“水漲船高”,一躍成為世界首富

圖片

  回望2018年,一度瀕臨破產的特斯拉還在為Model 3的產能不足而苦惱;孰料到2019年,比研發中心早兩年落成的上海超級工廠,已一躍成為馬斯克“全球首富”夢開始的地方。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運營不到兩年,產量已在今年第三季度超過了美國弗里蒙特超級工廠。

  看到上海超級工廠的潛力,馬斯克狂喜,在今年股東大會上點名表揚:“上海超級工廠有著驚人的車輛質量和運營效率,太棒了!”

  除了上海超級工廠,剛剛建成的上海研發中心也被馬斯克“寄予厚望”

  作為特斯拉首個設立在海外、以整車開發為基礎的研發中心,馬斯克計劃上海研發中心未來將圍繞整車、充電設備和能源產品等進行更多原創開發工作,發展成為與美國研發中心同等規模的綜合型研發中心。

圖片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

  特斯拉方面更是不斷釋放信息,稱要助攻中國團隊自主研發,要在中國組建完整產業鏈,特斯拉在中國要實現100% made in China

圖片

圖片

  聽聞此訊,有人認為這是特斯拉對中國的“偏愛”,強調特斯拉這是“授華以漁”,不再是簡單地漢化生產,而是要真正地搞研發,傳授技術

圖片

圖片

  也有人對此存疑,在知乎上提問“特斯拉有沒有把技術帶到中國”,但下面也有不少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圖片

  “對于某個問題沒有調查,就停止你對于某個問題的發言權”。其實在中國成立研發中心的外國企業,特斯拉遠遠不是第一家,而對于之前一些這樣的“研發中心”,烏鴉心血來潮,真的去做了一番調查,也許可以算是有點“發言權”了。

  1

  從上世紀90年代惠普在中國建立第一家研發中心至今,外國企業在華的研發機構至今已經開了上千家(2018年商務部統計約1700家)。

  但特斯拉研發中心進駐中國的當下,已然不是外資在華建立研發中心最熱門和輝煌的時代了,反而趕上了外資在華研發機構的一波集體“大撤退”。

  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至今,就有通用電氣、甲骨文、葛蘭素史克、禮來、羅氏、諾華、輝瑞、阿斯利康、IBM、CA Technologies等數十家跨國巨頭先后關閉中國研發中心,或裁撤在華研發業務。

  另外還有一些大型外企雖然沒有公開宣布關閉中國研發中心,實際卻在“默默”收縮在華研發業務。思科、諾基亞、愛立信等也被曝出有裁撤在華研發業務的意向。

圖片

  這些裁撤在華研發中心的跨國企業,有不少已在中國市場深耕幾十年。

  它們拓展中國市場時,往往以傳授技術和幫助中國發展的名義建立研發中心,但在華業務一旦受到沖擊和下滑,公司開始考慮控制成本,那么首先撤掉的也是研發中心。

  按理說,研發中心不是核心業務嗎?那為什么只要外資想縮減規模“甩包袱”,就先拿研發中心下刀子呢?

  2017年,大型跨國藥企葛蘭素史克(GSK)的大中華區CEO曾在采訪中說:在華研發中心都是跟在總部研發的屁股后面打雜,很難有深入的開創性研究,所以研發部門就成了裁撤的重點。

圖片

  那為什么在華研發中心就不能有研發成果呢?他說,因為外資企業普遍“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抱有顧慮”,很難完全放心將核心技術與業務放到中國來

  既然不做研發工作,又不傳授核心技術,又為什么要成立研發中心呢?那是因為,因為外資在華研發中心的“初心”里面,包含的是可是自己的“私心”

  對于很多企業來說,要想把在本國的研發技術成果轉移到中國進行生產,則需要經過許多關卡,比如法律法規的障礙,對高技術出口的限制等等。

  但是如果將研發中心設在了中國,就可以繞過這些障礙直接將研發技術在中國當地投入生產

  就比如說藥企吧,我們國家的新藥審批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那就是一般出于用藥安全性的考慮,純進口新藥審批一般會比國際上慢一個節拍。

  所以很多外國藥企在中國設立的研發中心,有很大一部分因素是企業為了加快新藥在中國的上市速度。

  但2017年6月1日,中國正式加入“國際人用藥品注冊技術協調會”(ICH),也意味著中國與歐美的研發數據結果可以實現“互認”。這讓跨國藥企投入巨資在全球設立多個研發中心變得不再必要。

  2017年左右,各種外資藥企在華研發中心開始紛紛關閉或者大量裁員。

圖片

  “用完就扔”,才是很多外資企業在華研發中心的最真實的寫照。

  另一方面,中國的人力、政策等各種資源也為外資提供了極大的方便,這也是跨國企業舍得下血本的另一層原因。

  就說人才成本吧,如果要把清華大學的畢業生吸引到美國工作,那公司得付給他幾十萬美元的年薪,但如果是把他招到在中國的研發中心,只需要付給他幾十萬人民幣的工資就可以,在美國的標準看來算是成本很低了。

  政策方面更是優惠多多,以跨國企業在華研發中心最喜歡駐扎的城市上海為例,2000年7月28日,上海市外國投資工作委員會、上海市科委聯合下發了《上海市外資研發中心認定扶持政策》,明確對外資研發機構給予政策傾斜,這一扶持政策一直持續至今。

  2020年11月2日,上海市政府辦又下發《上海市鼓勵設立和發展外資研發中心的規定》,繼續釋放稅收、土地、補貼、人才引進等多方面的優惠。

圖片

  真真實實的好處是得到了,但所謂的研發中心,說白了往往就是在中國龐大的市場上獲得最大利益的一個工具,所謂的“在華研發”、“100%本土化生產”,也僅僅是誘餌和噱頭罷了。

  2

  那這么明顯的誘餌,我們難道看不出來嗎?

  政府和企業不是完全不知道,但是在改革開放初期,“技術換市場”,是中國引進外資最重要的路徑之一

圖片

  但對于跨國企業來說,他們想抓我們的市場,技術又想牢牢揣在自己兜里。雖然在面兒上建了研發中心,但為了防止核心技術流失,卻使出了花樣繁多的控制手段。

  從成立公司伊始,跨國公司就盡可能地獨資或控股,來防止先進技術外流。

  幾乎所有的跨國公司,在它當初決定進入中國的時候,未必就愿意和本地企業合資,他們之所以選擇建立合資企業,基本都是退而求其次的結果。

  一方面,出于對中國及中國市場的不了解甚至恐懼心理,跨國公司需要一個本地的工具人合作伙伴,借此漸漸熟悉并進入中國市場。

圖片

  另一方面,中國的法律法規及政策環境決定了,如果跨國公司進入中國選擇建立合資企業這樣一種方式,將會得到更多的明里暗里的照顧和優惠。

  任何一家有著雄厚實力和豐富經驗的業界巨頭,尤其是已經成功在中國站穩腳跟的跨國公司,在熟悉了中國市場以后,都會毫不猶豫甩了中國本土企業,來換取自由身以獨享巨大的利潤空間,以及全方位規避技術流失。

  2000年,日本山崎馬扎克公司(Yamaxaki Mazak)和寧夏長城機器集團公司合作,合資建成了寧夏小巨人

圖片

  對機床行業比較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山崎馬扎克,是日本老牌機床制造商,也是機床行業的國際龍頭企業,對寧夏長城機器集團來說,無論在規模還是技術上它都有著壓倒性的優勢。

  當時山崎馬扎克以技術轉讓的方式入股,占寧夏小巨人25%的股份,寧夏長城機器集團占75%的股份。按照合約,雙方合資期為20年。

  很多合資公司都不會拿自己的核心技術來合資生產,山崎馬扎克同樣也不例外,把技術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

  作為中國第一座智能網絡化的機床工廠,寧夏小巨人所采用的生產設備全部從日本進口,采用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制造技術也完全由山崎馬扎克控制。

圖片

  日本政府對山崎馬扎克在中國的生意也極為擔憂

  2007年7月13日,英國《金融時報》發布了一則新聞《山崎的“中國夢”》,文中寫道:“日本政府監管機構不允許他的公司(山崎馬扎克)在中國制造最精密的機床,擔心這些機床可能被中國用于生產核武器或其他高科技武器。”

圖片

  面對母國政府的擔憂,山崎馬扎克表示,其開設在中國的工廠“主要制造相對'低端’的機器”,每臺售價為10萬美元甚至更低......

  這不光是把技術使用渠道給鎖死,就連給勉強給你用的技術都是最低級的。技術封鎖、層層設防到這種地步,你以為山崎馬扎克就能放心核心技術不會外流了?

  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的醞釀,2005年3月份,小巨人業績蒸蒸日上,日方突然變臉,提出不想再合資了,要么日方退出,由中方經營,要么中方退出,由日方經營。

  看似兩條路,實際只有一條路,中方只有退出的份。因為這幾年的時間里中方根本沒有學到日本的核心技術,如果全交給中方,機床廠就變成一堆廢銅爛鐵,根本沒有發展的前途。

  公司成立不到五年時間,小巨人的業績蒸蒸日上,合資路卻走到了盡頭,小股東日本山崎馬扎克株式會社“小魚吃大魚”,將寧夏長城機器集團有限公司踢出局,將寧夏小巨人變成了一家日資在華的獨資公司,山崎馬扎克的陰謀終于得逞。

圖片

  毫無疑問,核心技術是跨國公司看得最緊的門戶,想從和跨國公司的合資企業中拿到核心技術極為困難,這種情況在跨國車企當中更是廣泛存在。

  2008年,負責研發的奇瑞汽車副總經理陸建輝說:“我們曾與所有知名國際品牌的變速箱企業接觸,試圖購買他們的產品,一旦需要大批量采購,他們就會以產能不足將我們拒之門外,尤其是自動變速箱,他們對中國企業的技術封鎖非常厲害。”

  國內很多企業對外企技術封鎖感觸良多。北汽與現代建立整車廠后,現代集團不愿在北汽集團所屬的北京齒輪總廠生產變速箱,而是將其控股的摩比斯搬過來進行定向采購,怕的就是你掌握核心科技。

  合資公司都如此,更別提外國獨資公司,想讓對方把核心技術拱手相讓基本上就是天方夜譚。

  另外在研發鏈分工方面,跨國公司的基礎研究和原創研究也基本都放在母國。

  就說特斯拉吧,人家在中國是沒有核心研發團隊的,所有的研發力量,幾乎都在美國加州。要真要搞一些研發也會是一些邊緣型研發,把美國研發中心吃剩下的骨頭給中國研發中心啃一啃。

圖片

  而所謂在中國“實現國產化”,這里面的曲度就太大了。從絕大多數案例中看,通常也就是拿著總部給的圖紙,在國內找到價格便宜的供應商,壓低成本,來實現制造成本最小化,本公司利益最大化罷了。

  在中國制造還不成熟不發達的年代,我們懷著“市場換技術”的最樸素的愿望,想要“利用外資”,實際上卻往往是“被外資利用”。

  3

  但是近十年來,中國的自主研發已經日新月異,中國制造也日益崛起。中國在國際市場上的蛋糕大了,卻傷害到了某些發達國家的利益。

  面對日益崛起的中國制造,僅僅是封鎖技術還不夠,而是要遲滯乃至阻止中國制造的發展和突破,來消滅掉這個潛在的強大對手。

  這其中的必殺技,就是收購。他們利用當時部分中國企業資本短缺的劣勢,和獲取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的渴望,通過收購消滅掉潛在的競爭對手,從而達到狙擊中國制造崛起的目的。

圖片

  當時對于很多中國企業來說,希望被外資收購和并購,確實是為獲得高新技術、資金和先進的管理經驗,但面對防中國人像防賊一樣的外國企業,常常事與愿違

  無數的事實證明,用市場和股份來換取外資技術都是“舍了孩子又套不著狼”的血淚教訓。只有走大國重器的路子,專心搞我們自己的研發,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2003年春,徐州政府向海內外發布消息,出售徐工機械大部分股權。

  當時的徐工,是中國最大的工程機械集團,年收入154個億。

圖片

  但因為在當時面臨較大的經營困境,徐工打算把85%的股權賣給美國凱雷公司,交易總價值約3.75億美元,按照當年的匯率,約等于22.42億元人民幣。

  當時徐工機械董事長王民說,引入凱雷投資將使徐工集團獲得高新技術、發展資金和新的項目,加快徐工機械做強做大、走向國際化的步伐。

  認為企業出售可以“獲得高新技術”,獲得“發展資金”,獲得“新的項目”,“做強做大,走向國際化”,是當時中國制造業企業的普遍心態。

圖片

  但商務部頂住壓力,否決了收購合同。凱雷公司立刻帶著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來到北京,游說各方勢力。

  凱雷第二次拿出的合同,要求收購50%股份,單價上漲六分之一。商務部再次否決。

  凱雷第三次拍出合同,收購45%股份,單價在上次基礎上再漲11%。

  商務部沒有否決,但是這份合同被拖了一年半也沒能執行。2008年7月,由于協議期已過,徐工集團和凱雷投資發布聯合聲明,終止合作。

圖片

  徐工機械被收購事件自此謝幕,中國保住了徐工機械的所有權。

  如果收購成功,徐工也許就會像曾經的國內電機行業龍頭大連電機廠一樣,被外資迅速吞并、消亡,成為歷史中的一朵小浪花。

  但2008年收購案終止之后,徐工開始走一條大國重器的路子,專心搞研發。

  比如說2018年的700噸液壓挖掘機下線,號稱“神州第一挖”,憑借著530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徐工解決了行業內超20%的卡脖難題,填補了國內空白。

圖片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1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榜單,徐工集團以162.52億美元的年銷售額,位列世界第三大工程機械廠商。

  12年的時間里,徐工從從受制于人到厚積薄發,一步一步走到了世界前三。

  經歷過同樣危機的還有今天已經做到家電三巨頭之一的格力,曾經差點以9億元賣給美國人。任正非也說過,曾經動了把華為出售給美國企業的念頭。

圖片

  但是回頭看,曾經想要以市場換技術的企業,大部分沒獲得技術,更丟了市場。但是那些不圖走捷徑,自己苦心鉆研技術的企業,他們憑著不靠天不靠地只靠自己的定力,贏得了技術市場雙豐收。

  自研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為了限制中國制造業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跨國資本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來進行壓制,甚至是摧毀我們自研的信心。

  比如說大型高速計算機,我們的“銀河1”億次高速大型計算機研制出來了,美國就提出可以賣給我們10億次的大型機,等我們的10億次研制成功,他們又提出要出售50億次的大型機。

  潛臺詞就是,你們追是追不上的,趕緊放棄自研的想法吧!

  但我們要做的,不光是要樹立自己搞研發的自信心,更要放棄對其他人施舍給我們技術的幻想。別人的核心技術不可能拱手相讓,我們的目標,只能靠自己去拼,去掙。

  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上,不算是好漢!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曉林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4.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5.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6.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2.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3.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4.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5.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8.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9. 我國的社會已經有了很大的問題:內卷,失業,學歷貶值…
  10.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午夜久久两性视频 | 在线不卡日本ⅴ一区v二区 亚洲成aV人片在线不卡 | 亚洲欧美高清精品一区二区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成人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