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臺積電發表聲明稱,公司已回應美國商務部提出的提供供應鏈信息以幫助解決全球芯片短缺問題的要求,同時表示確“沒有客戶的特定數據被披露。”另外,臺積電的發言人還表示,公司將一如既往地致力于“保護客戶的機密”?! ?/p>
在今年9月,美國商務部以提高芯片“供應鏈透明度”為由,要求臺積電、三星等晶圓代工廠在45日內交出被視為商業機密的庫存量、訂單、銷售紀錄等數據。盡管美國商務部宣稱企業對是否回應和提供這些數據是“自愿的,”但從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的講話看,恐怕威脅恐嚇的成分較多。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表示,政府需要更多的信息,需要知道芯片要運往哪里,瓶頸在哪里,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雷蒙多提醒行業高管,如果他們不自愿分享信息,她可能會援引冷戰時期的《國防生產法》,迫使他們分享信息。
美國商務部在提供的調查問卷中要求芯片企業提供諸如庫存清單、積壓訂單、交付時間、采購流程,以及他們是如何提高產出等的信息,美方還要求他們列出每個產品頭部購買方。
此舉一方面會損害晶圓廠的利益,因為這將使晶圓廠必須對美國商務部公開自己的商業秘密,將自己的技術水平、產能情況、客戶關系全部被美國商務部所掌握;另一方面會使三星、臺積電的一些“小動作”無所遁形。
據美國一個政府網站統計,截止2021年11月7日,已經有23家國際半導體企業與機構提交了回應問卷,其中包括了臺積電、聯華電子、美光科技、西數、日月光等企業。美過媒體還報道,臺積電已經提交三個檔案,其中包含了公開表格一份,以及兩個涉及商業機密的非公開檔案。公開意見部分多數按照美方表格填答,非公開文檔是針對公開表格空白部分的參考文件,以方便美國進行判斷參考?! ?/p>
相比之下,韓國三星、SK海力士等公司就稍微“不配合”一些。誠然,韓國企業服從美國的指令只是時間問題,但根據已有消息,韓國芯片企業只會“部分遵照”美方的要求,而且在“下跪”的速度上趕不上寶島企業,在臺積電等公司“下跪”之際,三星、SK海力士未公開給出同意的回復??梢哉f,寶島企業可謂是“跪的”非???,非常配合,身段異常柔軟。
總的來看,雖然一些日韓歐洲企業暫時還未明確同意美國商務部的要求,但考慮到駐扎在日韓歐洲的美國大兵,這些國家低頭只是時間問題。美國商務部這次的舉動,直接原因是美國對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掌握已經有所削弱。雖然美國依然掌握半導體設計、設備這些高利潤產業,但在制造核封裝方面,已經逐步被日韓企業和中國臺灣島內企業所占據,此前,特朗普就督促臺積電去美國投資數百億美元開設工廠。
在當下的國際環境下,美國商務部此舉不可避免的會被政治化,一旦美國有搞對抗升級的態勢,國內企業很可能會被排擠出由美國掌控的全球半導體產業鏈。面對越來越復雜的形勢,盲目鼓吹融入西方完全不現實,必須另起爐灶構建紅色產業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