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在長沙召開的一次峰會上,HW高管徐某做了題為《共建KP、ST生態,助力湖南計算產業發展》的主題演講,演講中提出:推動把PKS和KP生態融合為一個生態,力出一孔,共同發展,避免不必要的消耗。之后,媒體更是以“HW與FT齊飛,KP共PKS一色”為題進行報道。最近,某上市公司領導作了發言,一些言論值得商榷。鐵流對國產ARM合流發表一些看法。
KP基本斷貨 采購FT續命
隨著XC事業的推進,一些廠商紛紛在全國各地注冊分公司,或建設產業基地,堪稱“圈地運動”。從2019年7月以來,KP與北京、福州、廈門、成都、綿陽、重慶、上海、鄭州、許昌、青島、濟南、合肥、西安、九江、廣州、深圳、東莞、南寧、太原、杭州、寧波、桐鄉、武漢、長沙、醴陵、哈爾濱、沉陽、長春等城市簽訂協議,建立KP產業基地,主要業務是打造KP產業集群,推廣KP架構政務云和行業云、實施KP架構大數據示范工程和智慧城市示范工程等。
之所以這么搞,主要是通過與當地經濟利益綁定向地方上要政策、要市場。通過與投資或與地方合作建立共同利益,以共同利益捆綁決策,進而在XC市場斬獲更多市場份額,全國各地政府采購項目出現很多單一來源采購項目,根源就在于此。
雖然如意算盤打的很響,但現實很骨感,在川普制裁之下KP“絕版”。由于KP此前和地方簽訂了大量協議,甚至在制裁之后,依然利用政商關系不顧實際交付能力繼續搶單,在陷入交付困難之后,最后由FT接盤。有鑒于FT在去年既保有基本盤,又有從KP接的盤,FT由此在去年獲得大豐收,成為最大贏家。
今年,由于KP缺貨,整機廠直接采購FT頂上去。可以說,如果沒有制裁,就沒有FT接盤大豐收。國內幾家CPU最恨川普的必然是KP,最要感謝川普的無疑是FT。
PKS和KP生態融合揭穿皇帝新衣
此前,KP宣傳要建KP生態,而FT則在更早時候就宣傳要建PKS生態。但從實踐上看,KP生態和PKS生態恐怕是盛名之下,其實難副。
眾所周知,蘋果的IOS和谷歌的安卓都是基于ARM CPU的,然而,IOS和安卓生態是完全不兼容的,在開發APP的時候必須開發安卓版和IOS版。
從實踐上看,整機廠把KP CPU換成FT CPU后可以直接跑KP生態,加上這次KP生態和PKS生態融合的新聞,說明了KP生態和PKS生態本質上都是ARM生態,正是因為有很多人給ARM做基礎工具,FT和KP才能跑起來,KP和FT在生態建設上的付出相對有限,自己做的東西比較少,KP生態和PKS生態里由全球開發者完成的,屬于ARM陣營“公共”性質的東西比較多。KP生態和PKS生態并沒有宣傳中的那么好,因為如果真的是成熟的生態,必然會出現IOS和安卓兩個版本APP的問題。可以說,當下KP和FT不具備蘋果和谷歌那樣獨立構建IOS生態和安卓生態的能力。
自主kekong是體系可控,必須是硬件軟件均可控,如果不能像蘋果和谷歌那樣,自我掌控一個生態系統而是隨大流,那么這種可控是建立在沙灘上的。
中國人做CPU去比誰的美國主子更厲害 這是奴才心態
最近,某上市公司領導作了發言,其中一段話指出:在黨政市場主要是這三家,兩個技術主線,一個是ARM,一個是X86,黨政市場因為有HW受美國制裁的影響更重一些,雖然FT也列入了名單,但是它的影響不像HW那么嚴重,至少是50%以上的市場份額。龍芯大家也比較清楚,它的生態、技術架構是落后于ARM架構的。
當下,FT最好的桌面CPU是明顯不如龍芯3A5000的,由于CPU性能不敵,因而發言人就拿架構說事了,言下之意就是龍芯架構不如ARM架構,所以FT優于龍芯。
這種論點是站不住腳的,中國人做CPU去比誰的美國主子更厲害,這是奴才心態,要比就比裸CPU性能,要不就比自建建立軟件生態的水平和能力。不去比自己的能力,反而去拼“洋爹”,充分說明了自己沒貨,只能扯“洋爹”的虎皮狐假虎威。
宏觀上看,ARM生態建設更好一些,但這是ARM以及全球開發者做的,不是FT做的。長遠來看,跟生態的策略在早期可以“搭便車”,但會無法形成自己的生態,如果沒有自己獨立的生態,那么必然是沒有生命力的,一旦遭遇卡脖子,立馬見光死。IBM的OS/2就采用兼容生態的模式,然而即便是IBM這種巨人也無法挽回敗局。
相比之下,龍芯推出龍芯架構,自己獨立構建生態的模式雖然在初期會慢一點,但有希望慢慢發展成中國版的Wintel,這對于飽受卡脖子之苦的國人而言,反而是最需要的。
另外,ARM的支持者的邏輯是非常別扭的,論自主性,國產ARM不如龍芯、申威,論桌面、服務器方面商業化和生態完善,ARM不如X86。就制裁風險而言,X86和ARM是同一個等級的。國內ARM的支持者一方面鄙夷X86存在風險,另一方面鄙夷自主CPU生態不好,以此彰顯ARM的優越性,這是非常別扭的。
事實上,國產ARM在性能上、生態上和安全性上都存在瑕疵,KP已經絕版了,FT的裸CPU性能又不如龍芯,在XC試點中,ARM所謂更好的生態表現也不明顯,就日常辦公而言,ARM PC能做的龍芯PC也能做。
XC市場亂象叢生
目前,XC市場可謂是亂象叢生,一位行業人士就告知:真有技術的也占少數,大多都是買辦、貼牌、偷技,某些國產外設,哎,直接買來兄弟的、施樂的、松下的機器,改都不改,直接在原logo上貼上自己的就說是國產的,都不要臉了。我見過一個外設廠家,里里外外就一個人,他還有做外設,就是因為有關系有路子,結果,進MuLu了,我是真佩服了。
誠然,CPU因技術門檻更高,造假的可能性較小,但把任務外包給外商的做法并不罕見。由于國際分工越來越細致,很多在大家印象里高不可攀的事情完全可以通過外包實現。
一位行業人士就指出:“你給我一筆錢,叫我做一個手機芯片,我可以不用一個技術人員,只要行政助理,然后購買arm imagination的ip,委托第三方設計,然后給代工廠生產,兩年就能做出來......但你要我做一個A76級別的IP,(完完全全自己做)我可能要10年才能做出來”。
上述論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某國產ARM CPU確實把后端設計外包給了臺灣世芯。根據世芯公開的資料,某國產ARM CPU直接支付了6億元外包費用。而在當年,該國產ARM CPU營收為13億元,僅支付世芯的外包費用就占總營收的一半左右,如果扣除給ARM的授權費用,購買ARM授權和購買世芯的外包服務就占了其營收大半,國家XC給予的機遇,以及國產ARM廠商通過XC市場賺到的資金,基本是給ARM、世芯、臺積電做嫁衣。
XC桌面CPU是龍芯和FT的競爭
從去年XC的情況看,桌面CPU方面,FT是最大贏家,其次是龍芯、兆芯和KP。KP已經絕版,因而這里不討論。由于X86名聲太差,使兆芯在推廣上麻煩一些。加上今年龍芯3A5000發布后,裸CPU性能上領先FT和兆芯不少,因而在FT、兆芯新產品發布前,龍芯會有一段時間的強勢期,今年桌面CPU是龍芯和FT的第二輪競賽。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