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經濟 > 產業研究

左大培:有害外企的典型

左大培 · 2021-05-10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前些日子特斯拉新能源車購買者在上海車展上維權的事件,凸顯出特斯拉在國內的經營是有害外企的典型。

  左大培:有害外企的典型

  左大培(2021年5月10日)

  前些日子特斯拉新能源車購買者在上海車展上維權的事件,凸顯出特斯拉在國內的經營是有害外企的典型。

  2021年4月19日,上海車展上一位身穿印有“剎車失靈”T恤衫的車主站上特斯拉車頂維權。該女子的舉動引發多人圍觀和拍攝,隨后兩名現場安保人員將其帶離現場,現場拉起了警戒線。據現場目擊者介紹,截至當日12時許,特斯拉展臺已恢復正常,繼續對外開放。 19日下午,特斯拉中國副總裁陶琳回應車展維權事件說:特斯拉沒有辦法妥協。 20日早間,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特斯拉車展遭遇車主維權”事件涉事女子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對維權特斯拉車主的上述處理引起了公憤,互聯網上一片聲討特斯拉的聲音。

  2021年4月20日,鄭州市監局回應“車頂維權”說:特斯拉拒絕提供行車數據 。4月20日晚,特斯拉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向客戶致歉,并表示已成立專門處理小組,盡全力滿足車主訴求。4月21日,市場監管總局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2021年4月22日,特斯拉向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提供了車輛發生事故前一分鐘的數據,并作出一份文字說明 。

  在4月19日特斯拉做出的最初反應中,特斯拉方面說,該車主曾因超速違章發生碰撞事故,以產品質量為由堅持要求退車,特斯拉曾表示愿意協助完成維修和保險理賠事宜,同時提出多種解決方案,但遭到車主強烈拒絕,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檢測。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最近幾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關,我們已提出出錢去做車輛的檢測,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額賠償,我們認為她的訴求是不合理的,我們不可能去答應。”陶琳在接受采訪時同時表示,這個可能是很多企業發展都會面臨的問題,今天是特斯拉,明天可能是其他的,然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產品,特斯拉沒有辦法妥協,這可能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而特斯拉提供的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仍然顯示事故發生時車速太高。

  我不想評論特斯拉車主出的事故的具體技術問題,我只想說:出事故的車主不過是要求退車,而特斯拉高管的“沒有辦法妥協”的表態,卻強硬得令人意外。這似乎不合乎市場經濟中企業一般都盡可能討好消費者的常態。其實近年來互聯網上不時冒出電動車特斯拉異常出事的報道,而這種異常出事使人不能不懷疑出事的根源在于特斯拉車本身的質量和功能有問題。但是特斯拉利用其獨自掌握的車輛的原始數據,一直把出事故的原因推給它人,拒不承擔車輛出事的責任。由此積累的民怨,在這次上海車展上的維權事件后爆發了出來。

  我要強調的是:這個特斯拉是中美貿易戰爆發后大力引進的外資企業典型,靠著吹出來的“科技天才”馬斯克的招牌,拿著中國大陸給予的種種優惠條件,在中國大陸設廠生產大幅降低成本并銷售產品,搶走了本土剛剛興起的新能源車企業的產品市場、勞工甚至企業用地等生產資源,成了打壓中國企業、妨礙中國企業發展的典型。光憑它妨礙民族汽車產業發展這一點,特斯拉就是禍害中國的外企典型。由于它的運營靠與中國本土電動車產業搶奪勞工資源,特斯拉在中國設廠本來就不可能增加中國國內的就業。這樣,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可能給中國帶來的好處就只可能有一個,那就是經常被人吹噓的“外企產品物美價廉”,使中國消費者享受了更多好處。而不斷發生的特斯拉汽車運行事故,特別是這次上海車展上購車者的維權事件,恰恰說明了,特斯拉的產品根本就沒有什么“物美價廉”可言,更談不上是什么“高大上”的好產品,特斯拉汽車帶給中國消費者的不是好處,而是災難。于是,外企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就連中國消費者都沒有從中得到什么好處,特斯拉這個外企在中國就是一個禍害。

  問題倒在于,這樣一個對中國是純粹的禍害的外國企業,為什么還敢于對其產品的中國買主如此傲慢。說這僅僅是由于馬斯克的吹鼓手們制造了“特斯拉高科技”神話,根本就無法令人信服。看看上海車展的警方怎樣立即將維權車主處以行政拘留就可以明白,特斯拉對消費者的傲慢其實來源于這個外企的高層相信,官方會站在他們一邊支持他們打壓指控特斯拉的購車者。

  特斯拉之所以敢在中國這樣傲慢耍大牌,是因為它一直堅信,它是上海市當局和商務部等權力機關乞求進入中國的貴客,中國的官方機構根本就不敢把它怎么樣。

  特斯拉這樣自信,并不是沒有根據。

  中國專門的外企管理機構是商務部,商務部對外企還實行了所謂“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這次特斯拉與中國消費者發生了這樣嚴重的沖突,最有責任干預的應當是商務部。就憑特斯拉高管對其產品的中國買主的那種傲慢態度,商務部就應當把特斯拉列入“負面清單”加以懲罰。但是從4月19日到現在,卻根本沒聽到商務部對這個事件有任何動靜,好像這個世界上就不存在商務部一樣。這只能解釋為商務部把特斯拉當成自己的心頭肉,對其連一聲質疑都不敢有。

  特斯拉的傲慢還來于其自信得到了上海當局的支持。4月19日車展上的維權者當即就被上海警方處以行政拘留,就是上海方面堅決站在特斯拉一邊的證明。而上海給予特斯拉在上海投資設廠的待遇,更使特斯拉堅信上海方面必定會保護和支持特斯拉。

  互聯網上早就披露了上海方面是如何優待特斯拉的:上海的土地,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特斯拉。給特斯拉的貸款,總數超過建廠的費用,利息遠低于其他企業;運作得好的話,馬斯克一分錢都不用花,中國的土地和資金送給他。特斯拉在中國拿到的貸款年利率是3.9%。一手解決土地成本,一手搞定資金成本,網友說這不是新能源汽車的打法,這是房地產公司的打法。

  當然,上海方面也要特斯拉付出代價。根據特斯拉就上海超級工廠與中方簽訂的一則協議,在未來5年內,特斯拉需要完成對上海工廠140.8億元(約合20億美元)的投資;從2023年底開始,特斯拉上海工廠每年須上繳22.3億元(約合3.23億美元)的稅收;如果無法滿足上述協議安排,就需要將這塊土地歸還給上海政府。這項協議,被網民們稱為“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而特斯拉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如果特斯拉無法滿足上述協議要求,土地將被收回,但特斯拉會獲得剩余土地租賃、建筑物及固定資產的補償。”

  且不論上海方面給特斯拉的這一整套政策讓上海賺了還是賠了,單就上海給特斯拉下了交稅指標這一點就足以使特斯拉相信,上海方面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稅收收入,也必須無條件地站在特斯拉一邊支持特斯拉。這就是特斯拉敢于對中國消費者如此傲慢的底氣所在。而這樣有恃無恐的特斯拉連購買其產品的中國顧客都不當回事,就使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成了對中國人民徹頭徹尾的傷害。

  以優惠待遇拉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對中國的害處首先不在于是否減少了當前中國的國民收入。上海以驚人的低價向特斯拉提供用地,另一方面也硬性規定了特斯拉的交稅任務,算起總賬來,還真難說清上海官方是賺了還是賠了。拉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的主要害處,是搶奪了本土新能源汽車的產品市場和生產資源,損壞了中國汽車產業的自主發展。

  中國的汽車產業受開放進口和引進外資損害,燃油轎車的制造一直沒有發展起強大的本土企業。最近一些年利用電動新能源轎車的興起,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才使中國在電動新能源汽車的制造上進入世界先進行列。許多國人期望利用發展新能源轎車生產實現“彎道超車”,將中國的汽車制造業搞上去。上海市卻開引進外國獨資汽車制造企業之先河,用低得驚人的土地價格引進了特斯拉這個電動新能源汽車巨頭,讓它過度享受在中國生產成本低廉的好處,再將這樣低成本生產的新能源車轉手在中國銷售,直接搶占中國新能源車的銷售市場,并且間接搶奪生產用地和勞動力等生產資源,給中國本土的新能源車制造企業的發展增加困難。這樣引特斯拉進入中國經營,其不可辯駁的有害后果,就是妨礙了中國新興的本土電動新能源車制造業發展,破壞中國本土汽車制造業的發展。

  而若沒有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局限于美國本土的特斯拉可能早就走上死路一條。特斯拉自己發布的財報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特斯拉營收為63.5億美元,凈虧損為3.89億美元。是在中國的生產和銷售,拯救了這個面臨死亡的美國公司。特斯拉的財報中透露,“相比于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 2019年中國已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2019年上半年中國已經為特斯拉貢獻了14.69億美元的收入,并且還持續攀升。馬斯克也在2019年預計,上海超級工廠有望實現年內投產,長期需求約為每周5000輛,占全球的1/3。而稅收時間還早,越早投產將會越早創造利潤,并且在此之前國家甚至還會對特斯拉進行一部分政府補貼的照顧。特斯拉靠著上海給的各種好處來創造扭虧為盈的神話。就如過去在中國的合資企業挽救了頻臨滅亡的美國燃油車制造企業一樣,拉特斯拉在中國設廠銷售,是又上演了一出用中國市場拯救垂死的美國大公司的丑劇,給中國留下的則是本土汽車制造業發展更加困難和消費者實際受害的惡果。

  特斯拉的高管在強硬地表示不會向維權的購車者妥協時還說,鬧著維權的人后邊有人指使,暗示是本土的新能源車制造商在唆使特斯拉的購車者鬧事。特斯拉的吹鼓手在網上寫的評論中更是露骨地大罵國內的新能源車廠商騙取國家補貼,靠了特斯拉的競爭壓力才讓消費者享受到了買車的好處。這些當代買辦們的階級意識倒是清楚得很,一下子就說清了當前特斯拉與中國人民沖突的根本:那就是歐美國家的大企業要壓垮中國新興的民族產業。

  問題只在特斯拉豢養的這些買辦怎么能在中國國內如此猖狂。那當然是由于他們“上邊有人”,他們講出的是權力部門中的外企派想說又不敢說的話。這些外企派就是看不得中國企業好,更不能容忍中國企業得到絲毫好處。在他們腦袋中存在的,從來就是“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意識;這次事件中那些買辦以“寧贈友邦,不與家奴”的口氣說的那些話,也就是外企派們日思夜想的。

  這次的特斯拉購車者維權事件,已經把外企派與中國人民利益的沖突暴露得清清楚楚。它也清楚地表明了外企派都由哪些人構成。現在的外企派主要由3部分人構成:第一部分人是在外企謀得了高薪地位的外企華人高管,第二部分人則是某些地方政府官員,而第三部分人則是商務部中的前外經貿集團殘余勢力。

  在外企謀得了高薪地位的華人高管們不同于在外企打工的普通員工,倒更像是舊中國早就有的買辦。這些人為了掙外國人那點高薪,已經把自己的命運與他們的外國主子捆在了一起。他們為了幫外國老板賺錢,對付起中國本土企業甚至普通的中國人來,往往比他們的外國主子還狠。這次特斯拉購車者維權事件中特斯拉華人高管的言行,就證明了那句老話:閻王好見,小鬼難搪。當然,小鬼比閻王狠,歸根結底也是為了給閻王效勞。現在,這些當代買辦還熱衷于拿就業說事,宣揚說外企撤走會導致多少人失業。其實,買辦們何曾為中國的普通大眾操心過,他們擔心的只是外企退出中國會使他們丟失了高薪的職位。

  除了在外企中當高管的華人買辦們之外,中國的外企派集中在兩處:某些地方當局的官員和商務部中前外經貿集團的遺老。

  上海和蘇州工業園那種地方的某些官員,確實不遺余力地以給予外企種種好處來拉外企進入,甚至不惜以低價供地等方式直接給外企送錢,還要強力維護外企的特權地位。這次特斯拉購車者維權事件中上海警方的強硬處置,就是這些地方官員全力給外企保駕的典型事例。我們沒有足夠的證據說,這樣作的地方官員與外企有什么利益上的勾連。但是這樣作的那些地方官員,往最好處說也就是為了增大本地的地方生產總值,增加本地的就業,頂多再增加點本地稅收收入。但是他們這樣引進的外企卻把中國人民的生產變成了外資的暴利,在整體上減少了全國的國民收入,阻礙了本國的企業發展壯大,特別是破壞了其它地方的本土企業成長,總的說來妨礙了中國經濟的發展。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這些極力拉外企進入的地方官員,說得最好也是為本地利益而損害全國的整體利益,這是在引進外企上地方利益與全國經濟發展利益沖突的一個突出表現。

  中央機關的主要職能之一,就是制止個別地方當局為本地利益而損害全國經濟發展的行為。可是,對于某些地方官員拉外企進來損害中國經濟發展的行為,商務部這樣的負責管理外企的部門通常卻根本不加阻礙,有時還火上添油地公開鼓勵地方官員這樣干。這就與中央機關應盡的職責背道而馳。其所以如此,是因為現在的商務部外資管理部門繼承了前外經貿集團的衣缽,而前外經貿集團早早就把自己定位為外企利益的代言人,多年中一直致力于為外企爭取盡可能優惠的待遇向外企送錢,不惜為此損害中國企業。一個中國的中央機關竟如此熱衷于干損害中國經濟發展的事,當然會令人吃驚。而前外經貿集團為自己這種行為辯護的理由是,這是為了吸引盡可能多的外企進入中國。這樣說來,他們優惠外企傷害中國經濟發展,只是因為他們相信了外企越多越好的錯誤信念。而我卻認為,事情不會這樣簡單。驅使這些外企管理部門這樣偏袒外企的,一定還有一些實在的私利。

  我早就指出過,外企對中國一直就是弊大于利。而在1993年中國變為持續經常項目順差從而一直有資本凈流出之后,外企就變得對中國有弊無利。外企對中國的害處,首先就搶走中國企業的產品銷售市場和生產資源,由此奪走中國企業的投資機會,妨礙中國企業的成長;外企的另一大害處就是把中國國內產出可以帶來的中國國民收入變成了外國人的收入。而上海引進特斯拉導致的購車者維權事件更是表明,這個特斯拉是有害外企的典型。

  ×

  附錄:互聯網上有關此次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的報道

  1.4·19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經過

  事發現場

  2021年4月19日,2021上海國際車展在國家會展中心開幕。張某(女,32歲)和李某(女,31歲)因與特斯拉有消費糾紛,于當日到車展現場表達不滿。期間,兩人在該展臺區域通過肆意吵鬧等方式,一度引發現場秩序混亂。11時許,在特斯拉展臺上,身穿白色T恤的張某拔掉現場的裝飾傘,并站到車頂多次大喊“特斯拉剎車失靈”,其衣服印有紅色“剎車失靈”字樣和特斯拉標志。

  2.4·19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處置

  國家會展中心治安派出所:

  2021年4月19日,國家會展中心治安派出所工作人員表示,涉事女子已被帶到派出所接受調查。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

  上海公安局青浦分局官方微博發布通報稱,“特斯拉車展遭遇車主維權”事件涉事女子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警方通報:

  通報表示:2021年4月19日11時24分許,青浦公安分局接報,有人在上海車展一展臺內鬧事。民警立即趕赴現場處置。經查,張某(女,32歲)和李某(女,31歲)因與該品牌公司有消費糾紛,于當日到車展現場表達不滿。期間,兩人在該展臺區域通過肆意吵鬧等方式,一度引發現場秩序混亂。張某還不顧工作人員勸阻,強行爬上一輛展車車頂,造成車輛一定程度受損。張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拘留五日,李某因擾亂公共秩序被處以行政警告。

  3。4·19特斯拉的最初回應

  2021年4月19日,特斯拉回應稱:關于19日在車展現場發生的車主非理性行為,我們了解到當事人為此前2月發生的河南安陽超速違章事故車主。據了解,今日上午,該車主通過非常規方式獲取證件進入展館,在展臺周圍進行直播,露出定制維權T恤,登上車頂大喊。我們在注意到該行為后多次言語勸解,但車主并未停止非理性行為。在與展會主辦方協商后,考慮到該行為嚴重影響公共秩序,主辦方協調公安執法人員勸離車主。此前,該車主曾因超速違章發生碰撞事故,以產品質量為由堅持要求退車。近兩月以來我們始終保持與車主積極協商,表示愿意協助完成維修和保險理賠事宜,同時提出多種解決方案,但遭到車主強烈拒絕,且不接受任何形式的第三方檢測。未來我們還將繼續緊密溝通,幫助車主盡快恢復正常用車生活。

  2021年4月19日下午,斯拉公司全球副總裁陶琳接受采訪時表示:“最近幾次特斯拉事件都和她有關,我們已提出出錢去做車輛的檢測,但她不同意要求巨額賠償,我們認為她的訴求是不合理的,我們不可能去答應。”陶琳在接受采訪時同時表示,這個可能是很多企業發展都會面臨的問題,今天是特斯拉,明天可能是其他的,然后也有可能是其他的產品,特斯拉沒有辦法妥協,這可能就是一個新產品發展必經的一個過程。

  2021年4月20日凌晨,特斯拉微博再次回應上海車展上關于特斯拉產品安全問題的疑問和關注。稱如果是特斯拉產品的問題,特斯拉一定堅決負責到底,該賠的賠、該罰的罰。這是我們一貫的態度和處理方式。對不合理訴求不妥協,同樣是我們的態度。

  4.4·19特斯拉車主維權事件背景

  女子兩月前遇超速事故,曾在鄭州維權

  2021年3月9日,該車主坐在特斯拉車頂維權的視頻曾引發關注。

  據九派新聞報道,當事車主張女士介紹,2月21日,父親開著特斯拉載著四人從外邊回家。經過一個紅綠燈路口,準備減速時,突然發現剎車失靈,導致連撞兩車,最后撞擊到道路邊的水泥防護欄才停下。

  張女士表示,她的父母都在該次事故中受傷,母親全身多處軟組織受傷,父親頭部輕微腦震蕩。事后,她因內心恐懼找到特斯拉官方,要求將車輛退回。但因為特斯拉方面多次推諉甩鍋,不予正面回應,所以她才采取這樣一種方式維權。

  3月10日,“特斯拉客戶支持”微博針對此次維權事件稱,交警方面出具的事故責任認定書顯示:認定張先生(車主父親)違反了相關法律關于安全駕駛和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的規定,對事故應承擔全部責任。

  經過對車輛數據和現場照片的查看與分析,特斯拉發現車輛在踩下制動踏板前的車速為118.km/h,制動期間ABS正常工作,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并發揮了作用,未見車輛制動系統異常。

  5.鄭州市監局回應

  2021年4月20日,鄭州市場監管局新聞宣傳處相關負責人回應,3月15日,鄭州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接到省局轉辦的張女士投訴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件后,立即將該投訴件分轉至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處理。

  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高度重視,積極安排部署,迅速著手處理該投訴件:3月16日,召開專題會議,針對該投訴件成立工作專班,并聘請律師全程參與;3月17日,召集局副科級以上領導、市場監督監管科、法制科、12315投訴舉報維權中心、辦公室及相關執法骨干召開了研討會。

  鄭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分別于3月15日、3月18日、3月24日三次組織投訴人和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進行了調解。投訴人不同意第三方進行技術鑒定,要求“提供車輛發生事故前半小時完整行車數據”。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鄭州)有限公司因擔心數據被當事人用來炒作宣傳造成不良影響,拒絕提供相關數據。因雙方分歧較大,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鄭州市場監管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于3月17日、3月31日到鄭東新區局對該投訴件進行了督辦,并于4月9日就“純電動轎車在使用(行駛)過程中產生的行車數據是否屬消費者知情權”這一問題向省局請示,尚在等待省局指導意見。

  

  6.有關方面的態度:

  市場監管總局:

  2021年04月21日 ,據央視新聞,上海車展上特斯拉車主維權引發廣泛關注,市場監管總局高度重視,已責成河南省、上海市等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法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同時,強調企業要切實履行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安全的產品和服務。

  中消協:

  2021年4月21日,中消協表示:對于有關特斯拉消費者維權事件引發的熱議,中消協高度關注。企業經營的首要前提是尊重消費者。面對消費者的投訴,企業要認真傾聽,真誠協商,給消費者合理的解釋和有效解決方案。

  中消協表示,作為汽車生產者,企業掌握相關數據,應當利用專業知識嚴格自查,技術優勢不應成為解決問題的阻礙。企業應當依法落實產品質量責任,采取有力措施保護消費者安全權益。企業有義務拿出證據證明產品安全、拿出措施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拿出誠意解決涉及的消費者訴求。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的,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我國法律為消費者維權提供了和解、調解、仲裁、訴訟等多種途徑。消費者主張權利應當依法進行,理性維權,避免過激行為。

  中消協希望涉事企業積極配合調查,主動提供數據和資料,妥善處理消費糾紛,切實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權威機關評論

  特斯拉高管傲慢回應,誰給了特斯拉“不妥協”的底氣。(新華每日電訊評)

  一個好的企業不僅在技術上要好,更應時刻將社會責任感放在心上。在事故發生之后,通過檢測及時準確查找原因,并對相關生產環節或產品功能進行改進,杜絕同類問題再次發生,這才是負責任的企業應該做的事。可特斯拉顯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作為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佼佼者,不能為車主提供安全可靠的產品,出了問題不能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爆出安全事故,一次次將車主置于險境,試問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何在。不論是否妥協,特斯拉都必須面對中國客戶的拷問:明知隱患卻置若罔聞,企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碰碰拉”繼續在路上當“隱形殺手”,無視公共安全風險,不在乎“賺中國人錢、撞中國人命”,試問企業的責任和擔當何在。(中央政法委 評)

  站在車頂高呼“剎車失靈”的維權方式固然不妥,但如果不是輿論壓力,“不妥協”的特斯拉多久才會道歉?真相還有待調查,但特斯拉已不是頭一回因維權事件站上風口浪尖。如果“把事情鬧大”才能解決問題,那消費者和廠商都不可能成為贏的一方。特斯拉真正該“杠”的,不是維權者,而是自家車的質量,雙方都不該妥協的也應是車輛質量。這樣的“杠”才有意義。(央視新聞 評)

  7。特斯拉態度的變化

  2021年4月20日晚,特斯拉公司在其官方微博向客戶致歉,并表示已成立專門處理小組,盡全力滿足車主訴求。

  2021年4月21日,特斯拉官方再度深夜發聲。特斯拉表示,21日下午已主動與鄭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系并匯報相關情況,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愿意全力配合,提供事發前半小時的車輛原始數據給第三方鑒定機構或政府指定的技術監管部門或者消費者本人。特斯拉表示,懇請鄭州市市監局指定權威的、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鑒定機構,開展檢測鑒定工作,早日還原真相。特斯拉承擔鑒定產生的全部費用。同時承諾,無論檢測結果如何,都接受。

  4月22日下午4時30分許,特斯拉負責處理該事故的有關人士告訴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我們已經把數據郵件發給客戶了。電話客戶一直沒有接,(我們是)通過公司郵箱發到了客戶買車時填寫的郵箱。”同時,特斯拉向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提供了車輛發生事故前一分鐘的數據。

  2021年4月22日,特斯拉向中國市場監管報記者提供了車輛發生事故前一分鐘的數據,并作出一份文字說明。這份文字說明全文如下:

  在駕駛員最后一次踩下制動踏板時,數據顯示,車輛時速為118.5千米每小時。在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的2.7秒內,最大制動主缸壓力僅為45.9bar,之后駕駛員加大踩下制動踏板的幅度,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92.7bar,緊接著前撞預警及自動緊急制動功能啟動(最大制動主缸壓力達到了140.7bar)并發揮了作用,減輕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統記錄了碰撞的發生。駕駛員踩下制動踏板后,車速持續降低,發生碰撞前,車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時。

  8。涉及特斯拉行車事故的歷史事件

  2020年3月29日,家住廣州的蘭女士(化名)稱,3月17日,她駕駛一輛特斯拉Model3行駛在黃埔區香雪四路并開啟了自動輔助駕駛功能,此時車輛時速約52公里。但該功能開啟后不久,方向盤突然自動左轉,車子沖向左側花基,連續與兩棵樹發生碰撞,損毀嚴重,蘭女士本人也因此受傷。

  2021年1月,有網友爆料,一輛特斯拉Model3在上海市某小區地下車庫“自燃并爆炸”。

  同月,網傳山東一輛特斯拉Model3失控沖進商場廁所,據司機描述,失控原因是踩不動剎車所致。1月6日凌晨,特斯拉售后平臺微博公開回應此事稱,由于事發路面存在積水,車輛急轉彎時車速過快且路面濕滑最終造成了事故。車輛行駛過程直至事故發生期間未見任何異常。

  同月,特斯拉回應南昌車主的充電故障,系因國家電網電流太大。1月31日,國家電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南昌供電分公司官博回應,“電源線路電壓穩定無異常”。對此,2月1日,特斯拉在官方微博致歉,稱已妥善解決用戶問題,在對故障原因進行檢測和調查。

  2021年2月,北京一特斯拉被指剎車失靈連撞兩車,引發關注。對此,特斯拉官方微博回應,由于路面上結冰制動距離不足導致追尾事故,車輛已修復完畢。

  據通報稱,2021年4月17日22時許,廣州增城區東江大道北發生一宗交通事故,事發時車輛與右側道路水泥隔離墻及另一輛小汽車發生碰撞,致特斯拉車上男乘客當場死亡,隨后車輛發生燃燒。記者了解到,事故車輛為電動車品牌特斯拉旗下車型。

  9.5年前的一宗“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禍致死案:

  仍未判決 原告律師發聲

  中國網

  “在我看來,河南安陽特斯拉女車主維權的方式確實欠妥。我們不提倡過激維權,任何時候消費者維權都應該在遵守法律的前提下進行。”談及2021上海國際車展上的維權事件時,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郭慶律師直言,“不過按照常理,如果特斯拉能夠給它的客戶留下一個正當維權的通道,誰也不愿意輕易走上過激維權的道路。”她分析說,在這件事情中,女車主很難通過訴訟或者其他法律渠道完成自己的維權,“因為此前她手里的證據并不足以支持訴訟”。

  "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禍致死案仍未判決 原告律師發聲

  北京市京都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郭慶律師

  5年前案件為何至今懸而未決

  如果不是“上海車展維權案件”將公眾的眼球吸引到特斯拉身上,可能人們已經很難想起發生在中國的全球首例“特斯拉自動駕駛”車禍致死案。

  作為這起案件的原告方代理人,郭慶對于當年的案件細節至今仍印象深刻。

  2016年1月,23歲的高雅寧駕駛父親的特斯拉ModelS,在京港澳高速邯鄲段行駛時,與前方的道路清掃車發生追尾事故身亡。

  經交警認定,事故中,駕駛特斯拉的司機高雅寧負主要責任。其父親高巨斌認為,特斯拉夸大宣傳的自動駕駛功能才是車禍的元兇,并將特斯拉告上了法庭。

  郭慶在接手這起案件后,將注意力放到了事故車當時行駛反饋的數據上。“數據能夠很客觀地反映出當時汽車的行駛狀態,大家都知道特斯拉會收集行駛方面的數據,所以我們對這個焦點,在法庭上和特斯拉方面進行了溝通。”郭慶回憶說。

  不過在庭審中,特斯拉方面從來沒有說不提供數據,也沒有說能提供數據,而是強調不是每一個數據,尤其事故車的每一個數據特斯拉都能收到。

  “面對我們和家屬的質問,特斯拉方面每次都表示‘要去和美國總部核實’,但每次核實的結果都是‘這個事情我們還是不清楚’。總而言之,特斯拉方面在‘能否提供事故車數據’這個問題上,一直沒有明確答復。”郭慶對記者說。

  為了打破這種僵局,經原告申請,法院決定由第三方鑒定機構北京中機車輛司法鑒定中心(以下簡稱“中機中心”)對涉案的特斯拉車輛進行檢測。針對當時車輛是否處于“自動駕駛”狀態、剎車系統是否正常等項目,中機中心進行了司法鑒定。

  中機中心在事故發生兩年以后,通過拆解車輛、提取和鑒定行車數據給出的報告顯示,事發時,高雅寧所駕駛的特斯拉ModelS處于“自動駕駛”的狀態。

  然而,盡管確定了這一關鍵點,但隨后原告和特斯拉雙方,對于“‘自動駕駛’狀態下車輛未能識別前方車輛”是否構成質量缺陷、事故應當由駕駛人還是特斯拉承擔責任等核心問題,仍產生了較大的爭議。

  因此,直到5年后的今天,這起全球首例“特斯拉自動駕駛”致駕駛人死亡案件仍懸而未決,有待法庭進一步組織庭審并進行最后的判定。

  10。特斯拉在中國投資設廠所享受的待遇

  

  環京津網

  發布時間: 20-02-0115:19廊坊廣播電視臺

  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

  來源:青梅煮酒 博望視界

  有關特斯拉就上海超級工廠與中方簽訂的一則協議,協議內容如下:

  特斯拉跟上海市政府的對賭協議:上海超級工廠從2023年年底起,每年須納稅22.3億元,如果不能達成這一條件,則必須歸還相應土地。同時,特斯拉還必須在未來5年在上海工廠投入人民幣140.8億元的資本支出。

  特斯拉在中國拿到的貸款年利率是3.9%。一手解決土地成本,一手搞定資金成本,網友說這不是新能源汽車的打法,這是房地產公司的打法。上海的土地,以十分之一的價格賣給特斯拉。給特斯拉的貸款,利息遠低于其他企業。給特斯拉的貸款,總數超過建廠的費用,運作得好的話,馬斯克一分錢都不用花,中國的土地和資金送給他。

  這則消息被曝光后特斯拉的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相信,即使我們的實際汽車產量遠遠低于預期,我們依然能達到稅收目標和資本支出要求。如果特斯拉無法滿足上述協議要求,土地將被收回,但特斯拉會獲得剩余土地租賃、建筑物及固定資產的補償。”

  2020年伊始,特斯拉使出了殺手锏,不惜成為價格屠夫。

  國產特斯拉Model 3在補貼后跌破30萬元大關,降幅達23%。

  如果說進口 Model S 打開了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品牌認知,國產 Model 3 則是特斯拉對中國市場的真正放量的開始。

  特斯拉的財報中透露了“相比于美國工廠,上海工廠Model 3生產線的生產成本(單位產能的資本支出)低了65%!”

  2019-08-07 10:42:52網上的一篇評論:

  近日,一則有關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消息被瘋狂討論,討論的內容是關于特斯拉就上海超級工廠與中方簽訂的一則協議。協議內容如下:

  在未來5年內,特斯拉需要完成對上海工廠140.8億元(約合20億美元)的投資;從2023年底開始,特斯拉上海工廠每年須上繳22.3億元(約合3.23億美元)的稅收;如果無法滿足上述協議安排,就需要將這塊土地歸還給上海政府。

  根據特斯拉發布的第二季度財報顯示,特斯拉第二季度營收為63.5億美元,凈虧損為3.89億美元,歸屬于股東的凈虧損為4.08億美元。這導致了特斯拉股票次日收盤時大跌13.61%,市值蒸發超62億美金(約合人民幣431億元),導致人們對特斯拉的未來發展表示擔憂。

  雖然,特斯拉第二季度的交付量和生產量分別達到了歷史最高的95356輛和87048輛。但是,如此高的交付量和生產量依然無法讓特斯拉擺脫“虧損”的命運,從2019年初到最近,特斯拉的股票已經累計下跌了30%。

  ModelS和Model X是目前特斯拉利潤較高的兩款車型,特斯拉之所以目前利潤率較低,與Model S和Model X的銷量減少有很大的關系。為了促進銷量,近日特斯拉宣布所有新款Model S轎車和Model X運動型多功能車都可以免費無限制地使用其超級充電站網絡,這將有利于扭轉未來特斯拉的虧損狀況。

  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有望在年前實現,馬斯克也在Q2財報的電話會議上預計,上海超級工廠有望實現年內投產,長期需求約為每周5000輛,占全球的1/3。而稅收時間還早,越早投產將會越早創造利潤,并且在此之前國家甚至還會對特斯拉進行一部分政府補貼的照顧。

  中國目前已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今年上半年中國已經為特斯拉貢獻了14.69億美元的收入,并且還在持續攀升。未來隨著上海超級工廠的投產,相信特斯拉在中國的銷量將會快速攀升。

  特斯拉目前主要銷量都聚集在 Model 3這一車型上,而這一車型因降價等因素導致其毛利率非常低。但是在未來,隨著完全自動駕駛功能的全部實現,特斯拉的利潤將會提高約5-10%。而上海超級工廠不僅可以提供全球Model3產能的2倍,而且也會因關稅和成本的降低使其毛利率大大提高。

  特斯拉為了培養中國消費者對特斯拉的好感,針對中國市場多款車型都有幾萬元的降價幅度,其中包括Model 3和Model S的各個續航版本車型。

  目前,特斯拉正在加快對于上海超級工廠的建設速度,主場體已經基本成型。另外為了完成年底投產的目標,特斯拉已經于7月份在上海浦東新區針對上海工廠進行了第三次招聘會。一切都在積極的進行,可見特斯拉對于中國市場的需求很是強烈。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朱旄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3.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4. 從歷史工人運動到當下工人運動的謀略——(一)歷史工人運動
  5. 如何看待某車企“中國工人”在巴西“被指處于類似奴役式環境”
  6.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7. 到底誰“封建”?
  8.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9.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0. 烏克蘭逃兵
  1.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2. 歷史上不讓老百姓說話的朝代,大多離滅亡就不遠了
  3. 與否毛者的一段對話
  4.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5.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6. 群眾眼睛亮了,心里明白了,誰不高興了?
  7. 社會亂糟糟的,老百姓只是活著
  8. 不能將小崗村和井岡山相提并論!
  9.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10. 元龍:特朗普一示好,主流文人又跪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7.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元龍:1966-1976,文人敵視,世界朝圣!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4. 果斷反擊巴西意在震懾全球南方國家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機關事業單位老人、中人、新人養老金并軌差距究竟有多大?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亚洲成Aⅴ人的天堂在线观看女人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 | 日本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欧美 | 亚洲中久在线视频 | 亚洲AV秘一区二区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