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央政府采購網發布《中國國家機關2021年數據庫軟件協議供貨采購項目》成交公告,從入選采購名錄的企業來看,除甲骨文和微軟之外,其余入圍的三十家企業均為本土企業。三十家本土企業中,既有阿里這種互聯網巨頭,也有浪潮、新華三這類IT大廠,還有達夢這種40年磨一劍的老兵。入圍的名單中,國產數據庫份額占90%以上,這也意味著國產數據庫產品的創新能力和價值已獲得政府客戶的高度認可。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差距,那就是甲骨文、微軟的數據庫依然無法取代,且甲骨文在所有入圍廠商中報價最高。在評標中,某互聯網大廠的數據庫就因為報價對標甲骨文,經專家組評議后依然不講價而慘遭出局。相比之下,甲骨文經專家組評議后始終堅持寸步不讓。
另外,在原創性和研發能力上,國內企業和甲骨文、微軟等美國公司也有差距。誠然,受政策影響,國內數據庫廠商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但其中大部分公司對開源數據庫有很強的依賴。在入圍企業中,除達夢40年來堅持自主研發,其余國產數據庫大部分是基于開源代碼二次開發的產物。這些國產數據庫在原創性上略有瑕疵,在研發能力和技術迭代上與國際大廠差距明顯。
鐵流認為,引進開源代碼和自主研發并無高下之分,只要能夠替換甲骨文、微軟、IBM等外商的數據庫,就是好產品。關鍵還是要形成自主研發和技術迭代的能力。
“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CPU、操作系統、數據庫作為基礎軟硬件的核心基石,對其核心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握異常關鍵。在科技自立自強的大方針下,政府采購發揮著異常關鍵的作用,給予了自主技術發展的空間和發揮的舞臺,相信在信創工程的引領下,國產數據庫逐步縮小與美國數據庫的差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