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斯拉接連爆出負面新聞,維權者站在車頂維權引發的輿論風波還未平息,美國得克薩斯州和中國廣州各發生一起事故,在發生事故后車輛起火,合計導致3名車內乘員死亡。緊接著,常州高速上特斯拉在剎車燈亮起的情況下絲毫沒有減速,仍然撞上前車。
在德州事故發生后,美國警方稱,調查人員明天將對特斯拉發出搜查令,以獲取在得州發生事故的車輛的所有數據。之所以出現這些現象,一方面與電動汽車在技術上不成熟有關,另一方面也和特斯拉的傲慢有關。
鋰離子電池安全性有待提升
特斯拉一系列事故暴露出兩個問題,一是鋰離子電池安全性不足,二是電動車剎車存在瑕疵。
美國得克薩斯州和中國廣州的事故之所以導致車毀人亡,直接原因是發生事故后,汽車起火將乘員燒死。而之所以起火,主要是因為碰撞導致汽車電池自燃。
想必大家還記得當年三星手機自燃事件,由于鋰離子電池技術本身的缺陷,一旦發生碰撞或溫度過高等情況,就有可能導致電池自燃。
三元鋰電池擁有更高的能量密度,但在安全性上和穩定性上卻存在一定不足——三元鋰材料會在200攝氏度左右發生分解。更糟糕的是三元鋰材料的化學反應更加劇烈,會釋放氧分子,在高溫作用下電解液迅速燃燒,發生連鎖反應。電動車上使用的鋰離子電池與手機上的鋰離子電池本質上并沒有區別,成千上萬枚電池堆在一起,意味著發生自燃或爆炸的風險進一步放大。
必須說明的是,電池自燃的速度非常快,無論是乘員自救,或是他人救助,都很難避免乘員傷亡,數年前,美國就有這樣一個案例,一輛特斯拉電動車撞上障礙物后,電動車迅速起火,由于門把手故障,且安全氣囊充氣后限制了駕駛員的活動空間,救援人員無法快速救援,只能看著特斯拉駕駛員燒死在車中。
就常州高速那個事故而言,則顯然是剎車系統存在問題。此前,特斯拉剎車失靈的報道屢見不鮮,但由于缺乏實錘證據,特斯拉百般抵賴。這次由于后車的行測記錄儀記錄下全過程,因而屬于實錘。
鐵流猜測,特斯拉剎車問題很可能和之前波音飛機技術故障類似。此前,波音飛機因為MCAS與飛機駕駛員搶奪飛機控制權的問題,導致駕駛員失去對飛機的控制而事故頻出。特斯拉電動車剎車失靈很可能也是車輛自動/輔助駕駛系統權限高于駕駛員,從而導致駕駛員踩剎車,而車輛依舊剎不住的情況。
特斯拉對待消費者非常傲慢
自特斯拉進入中國以來,其營銷就非常高大上,喜歡打造科技光環,神話特斯拉品牌。原本鐵流以為,這種收割智商稅的東西在高學歷人群中是沒什么市場的,也許只能騙一些暴發戶。
意想不到的是,一些中產家庭還非常吃特斯拉這套營銷話術,幾位家境不錯的公務員、程序員朋友,碩士學歷,但他們均選擇了特斯拉。當然,他們選特斯拉而沒有選擇燃油車,這和上海、杭州的限牌政策也有關系。但在上氣榮威、比亞迪等國產品牌也有電動車的情況下,依然選擇價格更貴的特斯拉,這其實已經說明特斯拉在打造品牌定位上非常成功,在營銷在非常符合中產家庭的口味。
與特斯拉高大上的品牌形象相對應的是特斯拉非常傲慢的售后,面對剎車失靈和各種事故,特斯拉的員工猶如復讀機附體,根本不會給予真正有意義的行動。而且在官方聲明中習慣于甩鍋,把事故原因甩鍋給消費者,乃至國家電網,以至于國家電網忍無可忍發布聲明辟謠。
可以說,特斯拉對待用戶是非常傲慢的,上一次在這么干的是三星,三星下場如何人盡皆知。
也許是特斯拉的“人設”打造過于成功,在大量負面新聞出現后,特斯拉依然受到熱捧。不過,透支品牌信譽也是有限度的,當特斯拉的品牌信譽被透支殆盡之際,必然迎來滑鐵盧。
電動車泡沫多
近年來,隨著馬斯克在美國各種忽悠,使特斯拉電動車幾乎擁有了明星級流量,國內也出現了蔚藍、小鵬、威馬、游俠等特斯拉的效法者,社會輿論刮起了一股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就在眼前的風潮。行政力量給予電動車各種補貼,以加速這個過程。然而,新能源汽車企業在技術和商業上的表現卻非常不盡如人意,被吐槽是“錢花光,車沒造”,個別車企在未造車的情況下市值異軍突起,被網友調侃是“PPT造車”。
就數據來開,當下電動車企雖然光環滿滿,但市值是虛高的。以特斯拉為例,其市值一度達到1859億美元,超過了豐田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車企業。但從體量上看,特斯拉與豐田相去甚遠。2019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1074萬輛,而特斯拉同期銷量不過37萬輛。同時,2019年豐田實現凈利潤約合人民幣1368億元;而特斯拉在2019年全年虧損8.6億美元。無獨有偶,在國內,年虧50億的蔚來市值一度超過年盈50億的長城,這種亂象的根源還是資本炒作。
在電動車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下,這種資本炒作無助于技術進步和行業的健康成長。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