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各路豪強紛紛投資人工智能芯片,在一家互聯網巨頭剛剛以“平頭哥”在互聯網刷屏后,國內又一家通信巨頭又不惜重金研發人工智能芯片。加上此前其他互聯網寡頭和比特幣礦機巨頭以及一大批創業公司紛紛耗費重金投資人工智能芯片,人工智能芯片已經處于炙手可熱的狀態。
雖然很多廠商的人工智能芯片還處于PPT狀態,或者只是堆在倉庫里積灰塵,根本就用不起來,還有一家互聯網巨頭在數年前就大肆報道的人工智能芯片僅在自家的搜索引擎及云計算用戶部署2萬片。
最后是教育資源上的錯配。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眾所周知,科學技術的競爭,關鍵在于人才的競爭。然而,人工智能芯片過熱卻將高校教育的大方向帶偏?,F在每個大學都在成立人工智能學院,但做體系結構研究的人卻越來越少。誠然,核高基對芯片體系結構領域有一定支持,但支持力度還是有限的,而且主要面向產業,而不是基礎研究?,F在國內大學都去做人工智能了,還保留體系結構研究的大學已經不到10所了,我們每年能培養的人才越來越少,這對于中國在芯片領域追趕美國非常不利。
前段時間,一位中國學者去普林斯頓大學訪問訪問后,他在朋友圈里寫到:“參觀了David Wentzlaff教授的實驗,他獲得了DARPA 460萬美元的資助,研制OpenPiton和OpenFPGA;也和Margaret Martonoai教授的博士后與學生交流了他們參加的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SDH)項目,他們獲得了580萬美元的資助。不得不說,美國在半導體、芯片設計、體系結構上的投入力度真是前所未有”。
對于人工智能芯片,應當辨證的看,一方面看到這類芯片潛在的市場前景和進步意義;另一方面也要看到這類芯片的局限性,以及人工智能芯片被過分炒作帶來的一系列惡果。在追趕西方的車道上,我們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的追趕,而不是整天做白日夢投機取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