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14日,英偉達與軟銀宣布達成最終協議,英偉達將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從軟銀收購ARM。ARM創始人Hermann Hauser就對英偉達收購ARM非常憂慮,認為將ARM出售給英偉達意味著ARM將受到美國CFIUS法規的約束,即便是英國企業也將受制于白宮。在寫給英國首相的信中,Hermann Hauser也提到,科技主導地位事關經濟主權問題,更是強大的貿易武器。也許是Hermann Hauser給英國首相的信發揮了作用,亦或是其他原因,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宣布,計劃對英偉達收購Arm的交易進行審查。
鐵流認為,否決收購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即便收購案未通過審查,我們也應該堅定不移的另起爐灶,走獨立自主道路。
ARM CEO說了不算
此前,Arm首席執行官西蒙·塞格斯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希望監管機構能夠“看好”該公司與美國芯片制造商英偉達的交易。塞格斯表示,“被一家美國公司收購并不會改變我們持續向世界提供技術的初心”。
總的來說,西蒙·塞格斯的的意思就是表示收購不會涉及出口禁令,希望監管機構批準收購。鐵流認為,塞格斯之所以這樣表態,主要是屁股決定腦袋,代表的是大資本的力量,先表個態把審批監管機構糊弄過去再說。至于是否會涉及禁令,這個ARM CEO說了根本就不算說,必須是川普或拜登才有資格。
何況從歷史上看,ARM可謂是劣跡斑斑。2年前,川普升級制裁,ARM決定遵守禁令,BBC爆料了ARM的內部文件顯示ARM斷絕一切與H公司的合作。雖然國內ARM CPU廠商和一些媒體鼓吹ARM中立、自主,但從實踐上看,ARM也是屈從于西方政客的,談不上中立,至于自主就更是偽命題。誠然,一些網友認為國內ARM CPU購買了ARM V8指令集的永久授權,但這種商業授權行為根本無法對抗西方政客動用國家力量下達的禁令,西方國際可以用威脅國家安全的名義輕易將授權作廢。
否決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
鐵流認為,當下,美國在各個環節加強對半導體產業的控制,此前要求臺積電在美國設工廠就是為了加強對制造環節的控制,即便本次英偉達收購ARM被否決,下一次也會有另一家美國財團或企業收購ARM,因為這能大幅加強美國對芯片設計環節的控制,這正是美國政府努力的方向,因此,鐵流認為,即便否決收購,也是“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美國強化對ARM的控制是大勢所趨。即便相關部門否決收購,就能完全避免ARM的美國化么?
與其臨淵羨魚 不如退而結網
一直以來,國內一些企業非常熱衷于將ARM標榜為自主,非常熱衷于“跟在洋人身后吃土”,言必“融入國際主流”、“融入全球產業鏈”。將ARM包裝為自主后,還利用政商關系,大肆進軍機關單位和國企市場。這會把我國IT產業引向歧路,成為ARM的附庸。
鐵流認為,從宏觀上看,ARM美國化未必是壞事,因為英偉達收購ARM后,ARM所謂自主的皇帝新衣將徹底暴露出來。從彭博社的報道來看,過去個別公司標榜ARM自主是偽命題,因為如果真能自主,壓根就用不著游說相關部門拒絕審批。反而應當是“任由英偉達收購,我自巋然不動”。
個別企業即便手眼通天,也只能在一段時間內騙一部分人,無法做到長期欺騙所有人,特別是在“ARM=自主”皇帝新衣被揭穿后,越來越多的人必然會認識到這個問題,認識到ARM技術路線的風險,認識到必須建立自主技術體系的必要性。
英偉達收購ARM,以及ARM與DAPPA深度合作,反而起到引導國內決策者和企業擯棄ARM,轉而建立自主技術體系上來,將極大地有利于構建 除wintel體系和AA體系之外的獨立自主的第三極。
如果付出一定代價達成妥協,個別企業反而會繼續把ARM包裝成自主沖擊相關單位和國企市場。正如2019年ARM斷絕與該公司合作之后,在兩邊家長談判局勢緩和后,該公司又找ARM背書鼓吹ARM CPU自主可控。
雖然英國反壟斷監管機構競爭與市場管理局最后的審查結果尚需時日,但該事件足以給國內一些將ARM標榜為自主的人敲響警鐘。在當下國內有自主CPU托底的情況下,ARM并不是底線問題,而是一個可選,也可不選的問題。我們必須對ARM技術路線的風險保持清醒認知,特別是在對自主性有較高要求的市場不宜倚重ARM。不能將建立我國自主的IT體系寄希望于ARM技術路線,而應當走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大國競爭 文明競爭 必須堅持獨立自主
從大環境上看,在中國可以在軍事、政治、經濟上匹敵美國之前,西方國家對中國會抱著競爭和敵視的態度,因為一系列技術禁運的根源就在于大國競爭,甚至是文明競爭。
過去,全球霸主的寶座被牢牢的控制在歐美國家當中,西班牙、荷蘭、英國、美國相繼控制著海洋,進而控制了國際貿易,成為了各個時代的強權國家。歷次霸權更迭都是由白人建立的天主教/新教國家,即便是霸權的挑戰者,法國、德國和蘇聯也是白人國家。
宗教上看,俄羅斯信仰東正教,德國則是天主教/新教國家,法國則背負“天主孝子”的“美譽”。從人種上看,西班牙、法國、德國、英國都有共同血緣,汪達爾人曾經在伊比利亞和北非肆虐,西哥特人曾經在伊比利亞建國,被綠教統治后進行近800年的光復運動。法蘭克人則是法國的主體民族,勃艮第人、諾曼人都“落戶”法蘭西。英格蘭的意思就是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土地,德國則是條頓等日耳曼部落的后裔,而哥特人、汪達爾人、法蘭克人、勃艮第人、諾曼人、盎格魯撒克遜、條頓等都是羅馬帝國末期入侵的日耳曼蠻子,西歐各國,從人種、宗教、文明上屬于同一個圈子,近代以來打來打去,其實就是史詩級家庭倫理劇。
當下,中國崛起使白人國家第一次面對來自“圈外”的挑戰者,相對于那些非常熟悉的“親戚”,西方文明對于崛起的東亞文明是異常驚恐的,特別是西方文明在崛起的過程中,在全球燒殺擄掠,必然以己度人。特別是在歷史上,歐美列強對中國欠下了筆筆血債,自然被秋后算賬。
因此,我們在核心技術上必須堅持從底層開始自主研發,否則,只會有更多企業因制裁而休克,步某ARM芯片“絕版”的后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