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供稿,鐵君平臺首發。
這幾天,臭名昭著的流氓軟件鼻祖某數字公司關聯企業推出了一款號稱可以免費合法翻墻的瀏覽器Tuber,有好事者調查了一番,發現在Tuber問世之前,數字公司旗下已經發布了sgreen瀏覽器、輕搜瀏覽器、靈狐瀏覽器三款大同小異的產品。技術上看,這四款瀏覽器用的都是谷歌內核,內核版本號一樣,用戶界面(UI)跟數字公司某瀏覽器一模一樣。說它們是合法的,是因為前三款瀏覽器的官方網站都有正規的備案號,它們可不是偷偷摸摸的違法翻墻,是官方指定的光明正大的翻墻。
某數字公司做產品的德性上網有些年頭的老網民幾乎都知道,如果說谷歌的產品理念是不作惡(表面上這樣對外宣傳),數字公司就是怎么是惡就怎么作。如果說蘋果是全世界隱私保護做得最好的公司,數字公司絕對是最差的,還沒有之一。2012年,數字公司瀏覽器就因為網易郵箱和新浪微博串號事件遭到痛批,這種串號其實就是數字公司把本應該瀏覽器加密保存在本地的用戶名和密碼上傳到了數字公司服務器。理論上,你使用數字公司瀏覽器的每個舉動都被它監視,至于需要不需要保存到服務器端,一條遠程配置指令即可打開或關閉。正因為如此,取證和維權也極其困難,從理性角度,最佳的方式就是遠離數字公司全家桶,包括其關聯企業的所有產品。
進入Windows 10時代,一方面Windows操作系統自帶的安全軟件Defense性能和功能已經超越第三方安全產品,一方面,Windows 10每個月的小補丁和每年兩次的大版本更新也堵住了系統自身的絕大部分漏洞,再加上用戶的網絡應用習慣逐步從桌面端向移動端轉移,數字公司賴以生存的安全衛士、安全瀏覽器的生存空間每況愈下(騰訊的電腦管家同時也在侵蝕數字公司的鐵盤),數字公司早已意識到危機并把注意力逐步轉向手機移動端。
2014年數字公司開始做手機時,選擇的合作伙伴酷派和H都各自有自己的小九九,彼此的狗血爭斗使數字公司錯過了手機發展的最好時機,導致現在的市場份額只能被歸入others中的others。數字公司此番卷土重來繼續在移動端發力,不得不佩服數字公司劍走偏鋒的產品能力真能抓住用戶的痛點,短短幾天Tuber瀏覽器就成為網絡的熱點,嘗鮮的網民蜂擁而至,Tuber不得不關門謝客,暫停服務一段時間。
傳統的翻墻方式一般是使用第三方代理(專線或海外服務區)或VPN(虛擬專用網),用戶的客戶端軟件好歹是自己選擇的開源產品,加上數據傳輸都有https雙向加密,服務器提供方想獲取你的傳輸數據,也沒有那么容易,就是算花費大力氣破譯了,也很難定位你的個人信息。Tuber這類瀏覽器可不同,它們提供的是端到端的一條龍服務,使用者需要提供手機號碼、定位權限等用戶詳細信息,說穿了就是一個裸奔的釣魚工具,是一個新時代的“綠壩軟件”,正因為如此,這幾天門戶網站報道Tuber瀏覽器的新聞基本都被刪除了。
使用Tuber瀏覽器是裸奔,那消費者使用國內目前市場份額80%左右的絕大部分安卓手機時,相比之下只不過是給你穿了一條內褲而已,沒有好到哪里去,這是由于安卓系統在國內的碎片化以及無法使用谷歌統一應用商店Google Play導致。比如,一個工具類計算器軟件,如果你要求手機識別號、定位、通訊錄讀取等和計算器無關的權限,在蘋果的應用商店Appstore絕對是通不過審核的,Google Play也很難,但是國內各家自帶的應用商店的幾乎都能通過。
很多消費者會說,買個手機無非就是打打電話,上個微信,就算讓各種應用獲取額外的權限也無所謂,其實,在大數據時代,得到個人隱私是很容易讓商家從中獲利并且顯性或隱性侵犯用戶利益的。
舉幾個例子,假設我是一款應用的產品經理,只要獲取手機號碼、定位、通訊錄以及應用列表(手機上安裝的所有軟件名稱),很輕輕松松就能玩出花樣。通過手機號碼,可以給你打推銷電話、發推銷軟件,通過定位權限,可以知道你的住所和交通軌跡,通過通訊錄,可以知道你的朋友們的社會地位,通過應用列表,那更是能畫出一個人的大概輪廓:裝了紅寶書唯品會,機主是女性消費者幾乎逃不掉,可以給你她推薦整形美容化妝品;裝了陌陌探探,各種小姐姐的微信號會發短信給你;裝了同花順大智慧,薦股的騙子會想辦法拉你入群;裝了Blued,特殊愛好和取向就暴露了,裝了拉拉公園,你可能就是拉拉。裝了安居客貝殼,房產中介會定期給你問候;裝了媽媽幫寶寶樹,大概率是備孕或懷孕中,裝了家長幫作業幫好分數,孩子開始需要課外輔導了。
以上這些是個性化推薦,還有一種是歧視性定價。比如發現你的購物軟件都是京東全家桶,那這個客戶可以殺熟,反正你不會去用競品。如果你都是各種拼多多慢慢買,那這個用戶獲客成本太高,需要放棄。總之,通過應用列表,應用開發商可以做的太多太多,而把良心寄托在這些開發商身上大概率是良心會被吃了。
當然,安卓系統提供了手動關閉的功能,不過國內的很多流氓軟件的對策是啟動檢測,如果用戶不提供,就退出應用不讓使用。安卓的做法是把用戶當開發者,很多權限需要用戶有足夠的專業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而iOS則把用戶當消費者,它替用戶把關,比如讀取用戶列表這個權限在蘋果的iOS是不提供的,如果開發商通過非法手段獲取,輕則收到蘋果公司警告,重則Appstore全面下線(國內的獵豹、數字公司都有過類似待遇),整改合格后才能繼續上線。
IPhone的隱私保護越來越嚴格,最近開始對廣告商動刀,之前廣告商雖然獲取不到用戶具體信息,但是可以生成一個唯一虛擬廣告識別標簽跟蹤用戶,新版的iOS要求應用和廣告商通過彈窗讓用戶確認后才能繼續跟蹤用戶,這引起廣告商的強烈不滿,因為在iOS系統上廣告投放的效果會大幅下降,相應的他們的收入也會跟著下降。
國內手機廠商中小米對隱私保護比較重視,新版的MIUI 12通過提供假的手機識別號,讓應用無法知道用戶真實信息。通過實時呈現軟件后臺調用權限請求,把流氓軟件的偷偷摸摸行為曝光。從用戶反饋數據看,某些應用一天后臺掃描高達1.3萬次,平均6秒一次。
幾年前,iPhone的價格高高在上,國產安卓手機售價只有iPhone的一半深甚至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這時候在隱私保護和價格之間取舍比較困難,現在,一方面iPhone在降價,3000-8000每個檔位都有可選擇的產品,如果是普通非專業消費者,閉眼在iPhone系列選一款一般不會錯。當然,iOS為了隱私犧牲了一些便利,比如通話錄音、系統長截圖、超大電池、大功率快充、屏幕指紋(因為蘋果認為3D結構光更安全)等,如果用戶習慣安卓,則推薦小米系列。
智能手機發展到今天,已經進入類似PC的成熟期,除了大型游戲、視頻編解碼等特殊應用,主流旗艦的硬件配置已經能夠滿足絕大部分用戶的需求,這時候,各廠家之間獲取用戶需要比的是軟實力,希望在新的競爭中,不要出現劣幣驅逐良幣的結果。好好打磨產品,尊重用戶的隱私權,不做虛假宣傳,講真話(說清楚手機里面的元器件和技術來自哪個國家),為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好用實惠的產品,這就是最大的愛國。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