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路透社援引4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在2018年底至2019年間,中美經貿和科技摩擦不斷升級之際,中國企業 - 上海芯聯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一系列復雜交易,取得MIPS科技公司的核心技術永久商業授權。芯聯芯擁有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所有MIPS技術對新老客戶的授權權利,以及根據MIPS技術架構開發新衍生技術的能力。”
從路透社的報道看,顯然暗指中國企業正在轉移美國芯片技術。鐵流認為,這種觀點并不客觀,中國企業買下MIPS核心資產是非常正常的商業行為。援引路透社報導中一段描述“… the company has complied and is compliant with rules on export, import and foreign investments regarding the MIPS licensing deal.” 從中可以看出這個交易是一筆合法的商業交易。
MIPS作為第一種商業的精簡指令集曾經輝煌過至今仍保持相當的市場份額,由于起步早且非常學院派,影響力很廣,美國不少大公司如博通、Mobileye、臺灣聯發科與不少大學至今仍使用MIPS進行業務及教學。
就行業地位而言,雖然和X86、ARM不能比,但根據MIPS在2018年公布的數據,MIPS芯片歷史累計出貨量已經超過100億片,每年新增10億片,這個市場規模不算小。在一些行業市場,MIPS依然有很強的競爭力,比如Cavium就曾經專注于基于MIPS的定制化網絡設備處理器,CN6xxx在網絡設備市場上叱咤風云,其MIPS處理器產品線也有思科,Ubnt、博通、Mobileye等一系列忠實客戶。
MIPS的問題在于當年心高氣傲死磕英特爾,同時又沒有抓住移動設備興起東風,反而讓ARM后來居上。由于經營策略失誤使其先后被Imagination和Wave Computing收購,受Wave Computing的AI業務拖累導致元氣大傷。目前,即使美國市場已經高度飽和,MIPS自身業務一直有盈余,在Wave Computing申請破產清算保護后,資本家為了利益最大化,擬將MIPS核心資產出售給白衣騎士是非常正常的商業盈利行為。
早在2年前,一位IC設計資深工程師就給鐵流做了一個預言:MIPS遲早會被中國企業買下,因為MIPS在美國市場只是餓不死。鑒于資本的逐利性,有動機與能力去買的只有中國企業。因而MIPS在中國大陸(香港、澳門)核心商業經營權被中企收購是遲早的事情。鐵流只是沒想到這個預言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就變成了現實。
從買家的背景來看,雖然芯聯芯是上海企業,但并非國企,而是私企,公司幾位創始人有海外背景,在半導體行業有超過30年的資歷,買下MIPS也是基于對技術架構的多方位發展所作出的決策。
從時間上看,芯聯芯早在2018年底就從Wave Computing取得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所有MIPS技術對新老客戶的授權權利,路透社的報道純粹是借時下中美就高新技術紛爭之熱點炒冷飯。
目前,芯聯芯已經取得MIPS Technology中國地區永久獨家的商業經營權,并獲MIPS CPU核芯的永久的全球專利授權,包括基礎架構、MIPS 指令集架構兼容 CPU核芯授權及核芯轉授權、優化Fab流程中現有CPU核效能、開發新CPU核和衍生芯、支持國內外客戶所有先進技術活動及國際項目。
芯聯芯拿到的授權等級非常之高,國內一些ARM陣營IC設計公司從ARM那里購買授權和國內以前從MIPS獲得有限制條件授權的公司與芯聯芯買下MIPS中國內地、香港和澳門的獨家經營權完全不是一個等級的。國內ARM CPU廠商好比是向ARM繳納巨額費用開一個加盟店,而且加盟費用要持續支付,一旦美國政府一紙文書,加盟協議直接作廢。芯聯芯的授權合約是完整的、合法合規的,可以為集成電路的發展與MIPS技術的重振帶來重大貢獻,芯聯芯可以在中國全權運營,不存在知識產權與專利侵權的風險。
過去,MIPS非常學院派,授權上比較開放,未能像ARM那樣嚴格控制指令集的授權限制而導致生態破碎化,這也是MIPS走下坡路的重要原因之一。未來,芯聯芯在中國的合法合規商業經營除了重振MIPS技術使之能跟上技術發展的要求,同時也會整理20年來的亂象在合規合法下重建MIPS生態,整合國內MIPS陣營,大力整頓國內眾多山寨侵權廠商,有利于中國的國際市場正面影響以維護MIPS知識產權不受侵犯。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