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芯片之中國之痛”
最近有美國打壓華為中興這些中國企業的討論充斥了網絡。各種評論滿目都是。有不少所謂的芯片行內之人大聲驚呼:中國的芯片之痛!芯片是中國現代技術的硬傷,是根本不可邁過去的一道坎。
最近還曝出華為的所謂自主麒麟芯片實際是一個空殼,在美國的制裁下完全斷氣。華為挺不過,一定受制。華為受制,中國的5G技術受制,等于中國的現代技術受制,等等。
其實美國的芯片技術壓制就真的能夠壓垮中國嗎?真的能夠使得中國的經濟被控制嗎?我是不以為然的。
首先說說華為的技術受制。原先我就一直指出所謂的華為麒麟芯片不是真正的中國擁有的自主技術。撇開華為這個私人資本家企業的性質不提。僅僅看華為的麒麟芯片就沒有多少自己的技術。因為所謂的麒麟芯片只不過是華為在國際上收買的一批研究所,借助外國技術人員的力量,在ARM的架構下,利用美國的EDA技術進行設計,再委托芯片生產商生產出來的。其實際應用效果還是一個未知數呢!
所以,在這個芯片有三個環節都是要依靠別人的。就是設計都離不開美國的EDA技術。就不談其他的了。這樣的產品被美國一卡就死,哪里談得到自主的知識產權啊!
所以華為被美國抓住了七寸,一打就死,根本沒有什么反抗的能力。
但是就算這樣又怎樣?我們退一步思考,沒有了華為,沒有了華而不實的5G技術,難道中國就垮了?笑話!
現在就算中國生產不了14nm以下的芯片有如何?這些所謂的高技術一時沒有了又如何?無非就是國內不用那么現代先進的手機,不看那樣高級的電視機,少開點高檔私家車而已。會死人嗎?肯定不會。
影響到國家的軍工實力了嗎?影響到軍隊的戰斗力了嗎?影響到我國的兩彈一星了嗎?影響到到國家的基礎工農業生產了嗎?
有影響,但是不大,基本可以不用考慮。
因為自從新中國建立以來,西方就從來沒有對中國的軍工技術提供過任何進口和幫助。在東風導彈,核武器、航天技術等重要的國之利器方面向來都是依靠中國自己的技術和力量建立起來的。就是現代的戰機、軍艦、坦克等方面都全部是依靠自己的技術和力量研制的。在這些領域,高端芯片能夠造成的影響甚微。
這也是讓我們抹額大呼其幸的事情。如果當初西方國家也在這個方面搞一手,加上國內這些方面警惕性不高,也像手機這些民用品一樣大力引進,摧毀了國內電子工業基礎的話。現在這些方面也受制于美國,現在我們就只能向美國跪地求饒的份了。
事實上,八九十年代中國的軍工企業就幾乎全部毀滅了。一些生產坦克、飛機的軍工企業改行給外國組裝洗衣機、電視機了。
在這點上要感謝我國的軍工技術人員,也要感謝西方國家沒有對中國開放和輸入這些技術。
自從八十年代以來,只要是西方國家對我們開放技術的,我國的相關工業就被完全摧毀,無一例外。只有對我國封鎖技術的行業,我們才能夠得到發展。這就是事實!
所以我認為我們應該退一步思考,不要在高端芯片上糾纏了。重新走自己獨立自主,技術創新的道路。芯片技術就從目前能夠掌握的28nm上開始發展,重新打造完全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的產品。
干脆放棄現在流行的高檔手機和華而不實,只有虛名的5G技術。市民少用一些高級電視機,少開一些高檔汽車。而且禁止這些國外品牌進入我們國家。最大限度地保護國家資源不被西方國家掠奪。將西方國家插在我們國家身上的吸血管切斷。我們再也不做世界奶牛了。
我預計,國家這樣發展,只要十年八年我們就能夠將這些發展起來。超過當年蘇聯的強盛絕對不是夢。
我是一個70年代就加入了通信行業的老資格通信專業人士。從70年代起,看著西方國家在通信技術上用引進技術的方式,由中國內部的買辦里應外合,一步步摧毀了中國的通信事業。導致現在中國的通信網絡完全沒有自己的技術的慘痛事實。下面是我在2011年寫的一篇文章,讓我們回顧一下中國的通信網絡是怎樣被西方國家摧毀的。再反思一下現代的芯片之痛,應該是很有益的。
《中國電信的分拆摧毀了中國的通信事業》
1949年11月,在伴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禮炮聲中,中國郵電部成立。毛澤東主席在為郵電部的題詞中莊嚴地寫下九個金光燦燦的大字:“人民郵電,為人民服務。”
從此中國揭開了通信事業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高速發展道路。
到1980年為止,中國的通信事業雖然與國際先進國家有較大的差距,但是還是建立了中國郵電、鐵路和軍隊的三個覆蓋全國的現代通信網絡。
這三個通信網絡之中,最強大的首推郵電部的通信網。當時的郵電通信盡管還不夠發達,但是也還是實現了農村大隊以上通電話的基本狀況。
網絡雖然不夠發達,但是這是時代的差距,是現代工業技術的差距。作為新中國的郵電事業是不可避免的。其實,相對于當時世界的通信技術水平,任何人都不能否認,新中國的通信事業與歐美發達國家存在差距,但是比大部分的發展中國家就還是先進得多。
在國家的正確領導下,當年的郵電部在中國建立了一個集網絡營運、維護,設備生產、科研,機構管理和教育的大規模統一的中國通信業,他們統一在郵電部的管轄之下。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在這個涉及到國家最高機密的通信機要系統里的所有技術都是我們國家具有獨立自主權的設備和技術。當時,我們可以驕傲地說,中國的通信行業是可以不依靠任何外國而獨立運行的系統。包括設備的生產、維護、工程設計等等。
70年以后,隨著國際環境的逐步寬松,一些先進技術引進成為可能,國內通信科研部門的研究力度大大加強,研究新技術的熱情高漲。國內通信新技術也得到了高速發展。例如960路微波、衛星通信技術以及縱橫制交換機等技術都已經形成產品,組裝全國。進一步研究程控交換機的進程甚至在全國各個郵電地方局都在開展。相信如果國家能夠堅持在獨立自主的原則下,引進技術,大力推進新技術的研究力度,中國將會迎來一個真正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的通信事業高速發展時代。
其實,在國際上,通信技術的高速發展也是從70年代開始的。當時中國的意識和起步并不落后多少。可惜的是,后來的中國沒有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將“造船不如買船,買船不如租船”的政策在通信系統推行。加上近30年的“電信拆分”摧殘,中國的通信事業終于到了目前這種完全沒有獨立技術,必須完全依靠國外電信寡頭的狀態。中國通信事業進入了最混亂、最軟弱的時期。
應該說,在這摧毀中國通信事業的大行動中,電信行業的分立、拆分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沒有這種一系列的拆分,面對這樣一個集網絡營運、維護,設備生產、科研,機構管理和教育為一體的中國電信,任何國外勢力妄圖侵占、瓜分中國通信市場,打垮中國電信,摧毀中國的通信事業都是絕對不可能的!這再一次證明了“堡壘是最容易從內部攻破”定律的正確性。
在討論中國通信事業被瓜分、摧毀的歷史過程前,我們有必要將這段歷史過程重新回顧。
1、郵電部的歷史
1949年11月,郵電部成立。
1969年6月,郵電部被撤銷,分別成立郵政總局和電信總局。微波、電纜通信工程的大力投入和發展由此開始。
1973年6月,郵電部恢復。
到1998年郵電部最后被拆分為郵政局和信息產業部。這宣布了郵電部的最后終結。僅僅從郵電的分家過程上看,這都基本上屬于國家內部的機構調整,它并未從根本上影響中國通信事業的發展。可是,后面的分立、拆分才是摧毀通信事業的開始。從此中國的通信業命運多舛、坎坷跌宕的艱辛歷程,也從此開始……
2、成立中國聯通——開始分立
1994年7月19日在效仿英國雙寡頭競爭局面的幌子下,電子部聯合鐵道部、電力部以及廣電部成立了中國聯合通信有限公司,并且授以幾乎是所有的基礎電信業務經營權,開展吹響了瓜分電信的第一聲號角。
中國聯通也成為了攻擊中國通信事業的急先鋒。
大量的媒體都認為中國聯通的成立是開始了中國通信的競爭,給老百姓帶來了實惠云云。事實上,這是根本站不住腳的理論。如果中國不將企業私有化或變態私有化,在國家嚴格的成本核算和價格管理下,杜絕私吞國家企業的利潤,隨著技術的發展,成本的下降,價格就不能降下來?所謂的假市場化就真的萬能?看看現在的房地產市場吧,又哪里降價了?價格還不是在市場化的口號下每年以100%以上的價格上升!
所以中國聯通的成立除了更多地浪費資源,重復建設和參與摧毀中國通信事業之外,還真的沒有發揮任何積極作用。
可惜的是,由一班烏合之眾拼湊起來的中國聯通,雖然擁有所有基礎電信業務經營權,但是管理能力實在不怎么樣。名副其實的一個中國通信行業的“劉阿斗”,經過幾年的經營卻怎樣也對中國電信無法形成威脅。
例如在移動業務上,中國的老百姓可能并不知道,最早開始引進GSM業務的不是中國電信,而是中國聯通。
當時中國電信的專家們在比較了世界上的三種第二代移動通信制式后,認定美國的D-AMPS是比較先進的。但是在與美國的艱苦談判正在進行的時候,突然得知了中國聯通已經捷足先登地引進了歐洲的GSM系統。為了搶得市場,中國電信立即終止從與美國引進D-AMPS系統的計劃,轉向歐洲的GSM,也幾乎同時開始了GSM在中國電信的營運計劃。這也是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在各自的利益下開始的第一宗惡性競爭的開始吧!
盡管以“反應迅速”開始的中國聯通,盡管得到當時政府的大力支持,由于管理和資源上與中國電信還是無法相比。幾年后的較量始終處于下風,為了扶植對立面,進一步打擊中國的通信事業,終于導致1999年的中國電信——移動的再一次分拆。這一次分拆對中國電信,對中國通信事業的打擊是沉重的。但是也是后話了。
3、郵電最后的分家
為了配合上面的行動,1998年郵電部被拆分為郵政局和信息產業部。同時,電信業政企分開,信息產業部負責電信行業監管。從此為后來的進一步拆分確立了法律和行政的基礎。
4、電信拆分的開始——移動分家
移動作為一種全新的通信方式,在管理能力大大超過聯通的中國電信幾年的營運中逐步開始顯露出巨大的生命力。如果讓擁有國家主干通信網的中國電信繼續擁有移動業務,中國聯通就難以生存。同時在擁有大量市場支持的移動業務的支持下,中國電信仍然非常強大。徹底摧垮中國通信事業也難以進行。所以中國電信必須進行拆分。拆分這一刀當然必須砍在移動業務的關鍵上。
1999年7月,基本完成原中國電信固定電話業務與移動業務的分離工作,籌建中國移動集團。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是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于2000年4月20日成立,由中央直接管理。
分拆后的中國移動集團雖然得天獨厚,在以后的通信市場上借據國際移動通信技術迅速發展的機會搶占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是由于沒有生產、科研和教育的支持,更加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實際上僅僅成為了一個單純的依賴擁有移動通信技術的國外通信巨頭的營運機構。實際上也就是國外企業控制中國通信市場,搶奪中國老百姓口袋“銀兩”的橋頭堡而已。它即沒有獨立的維護能力,也沒有獨立的科研發展能力。甚至連核心機構是否天天在向國外機構發送國內的情報都無法預知和控制。現在所有國家機密部門都不得不無奈地制定一個紀律:“所有手機禁止進入”!
這也是中國的一個特色了!
另一方面,失去了先進技術支持的移動業務支撐,中國電信的日子可就越來越不好過了。但是憑借著擁有國家最大的主干網,中國電信的威脅依然存在。它還是抵抗國外勢力的一個強大力量。
5、中國鐵通成立
為了樹立更多的對手,使通信市場更加混亂,2000年12月26日,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鐵通一成立,第一招就是宣布電話的初裝費為600元。中國電信迅速做出反應,宣布取消初裝費。
表面上是靠市場競爭來推動壟斷性行業的價格松動。實際上這也是反映了中國通信管理上的根本混亂和無能。
鐵路為了保證鐵路的運輸正常和安全,必須建立獨立的通信專網,這是毫無疑義的。所以鐵路通信網在鐵路系統成立的時候就已經存在。它的服務方向非常明確,覆蓋范圍也就限于鐵路沿線。如果將這樣一個專網的性質改變或取消,對于通信市場的影響有限,但是對鐵路系統的打擊就是致命的。
事實證明,中國鐵通的成立基本沒有生命力。最終只有走向被收編的命運。
6、中國衛通成立
2002年12月19日,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重點發展衛星通信廣播電視和數字集群應急指揮調度通信兩大主營業務。
這是一家低調得很容易被媒體和公眾所遺忘的企業。對中國通信市場和通信事業的影響甚微。
7、南北電信分拆——對中國電信的又一個重創
2002年5月16日,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掛牌成立。按照國務院《電信體制改革方案》,對固定電信企業進行重組整合,將包括華北、東北、河南和山東在內的北方10省(區、市)劃給中國網通。
這幾乎是一個徹底摧毀中國通信事業的行動。這樣的拆分意味著中國通信市場的徹底混亂,將中國通信事業短期內重新掌握復興的希望徹底泯滅了。
內行人都知道,在通信系統中,建立一個骨干固網是難度最高的。作為一個全國性的通信網,“全程全網”的管理曾經是中國郵電事業的精髓。
將一個貫穿國家南北,完整的通信主干網一刀兩斷的后果如何?這對于中國通信網絡的傷害如何是可以預料的。更加要命的是,一個更加大規模的重復建設,惡性競爭將從此拉開序幕。
幸好的是,中國網通和中國電信的兩個集團原本就是一個單位,相互之間還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最終還是達成了一個“南北不犯”的協議。暫時避免了一場無謂的惡性競爭。
從1994年中國聯通成立開始,到2007年為止。短短的13年間,風云變幻的中國已經將中國通信系統從一個獨立自主,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量的大型集團分解為四分五裂,各自力量薄弱,必須依靠國外企業和技術才能夠生存的通信企業了。中國通信行業徹底失去了自主權。
目前放眼看去,中國除了一些打著國產牌子,用外國技術充當核心的“香蕉企業”之外(例如什么中興、華為之類),哪里還有自己的通信產品?自己的技術?就連一個拼湊起來的3G標準TD-SCDMA,前幾年,原信息產業副部長在電視上也不得不無奈地說明:“中國只有7%的知識產權!”“原來標準不能賺錢,只有技術才能賺錢。”
作為信息產業部的領導,明白這個道理也不容易啊!但愿中國把握政策的官員們真正明白才好呢!
再看看國內的幾個大型營運企業,還有哪一個還具有系統維護和科研能力?就是最闊的中國移動,內部除了機構管理人員,市場人員和一些簡單的操作維護人員之外,根本沒有任何高技術力量。因為這種操作模式根本不需要啊!
設備生產廠家除了貼牌還是貼牌。根本不具備獨立研制的能力!
這就是讓人心疼的中國通信事業現狀!
8、2008年電信重組
2008年5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聯合重組公告:鼓勵中國電信收購中國聯通CDMA網(包括資產和用戶),中國聯通與中國網通合并,中國衛通的基礎電信業務并入中國電信,鐵通并入中國移動。重組完成后發放3G牌照。
從上面的分析不難看到,這樣的重組根本不能解決中國通信系統的根本問題。說到底實際上是目前幾個統治通信市場的幾個寡頭進行利益重分罷了。
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長期無法得到移動通信營業牌照。眼盯盯地看著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在大塊大塊地分割中國移動通信市場的肥肉而不能插手。自己僅僅撿了個“雞肋”小靈通,加上缺乏工程技術力量的支持,管理得又的確不怎么樣,根本不能與擁有2G技術的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相比。早就兩眼冒火,惡狠滿胸。在他們這兩個通信“大哥大”的大聲的哭叫之下,信息產業部不得不重新考慮頒發移動牌。這次重組基本就是圍繞這個主題進行的。至于其他鐵通、衛通之類的只是作為一種附加處理物而已。
主題已定,具體怎樣分還是個問題。利用3G發牌當然簡單一些,但是可能因為“獨自知識產權”問題的原因來自中央的壓力不小。實際上3G并非一種關鍵應用,也沒有自己的獨立知識產權。加上國際上的3G運營公司幾乎沒有贏利的,信息產業部不敢大張旗鼓地發牌經營。
但是可能因為奧運會拉票的承諾吧,3G不發兩個牌做做樣子也不行。所以利用重組將3G作為一個分配方案也是必然的。
為了塞住中國電信和中國網通的嘴,將不成器的中國聯通擁有的兩個2G移動牌分攤都是順理成章的事情。本來在移動市場束手縛腳的兩大公司,擁有移動牌后必定成為中國移動的強大對手。
2G分配之后,3G牌就成了應景了。首先還算有那么一點點產權的TD-SCDMA標準是誰都不想要的。因為如果從2G的技術延續來看,中國移動和中國網通(如果從聯通那里得到GSM)的首選歐洲的WCDMA,中國電信因為得到CDMA,當然希望取得CDMA2000。其實不要也可以,因為帶有3G味道CDMA1X已經在聯通“悄悄地”進入營運了。再領一個3G牌實際意義不是太大。
誰愿意領一個技術最不穩定,也不能在技術上延續的TD-SCDMA標準啊!但是,在中國發3G牌,不發自己的標準豈不是天大笑話?這可是政治問題!
好,中國移動在中國移動市場上得到的利益最多,吃點虧,背上了也是無奈的事情。所以,TD-SCDMA的中國標準就背在了中國移動的背上了。
上面可能就是這次重組的基本意義了。至于是否對中國國家有利,對中國的通信事業有利就與他們無關了。
回顧中國通信系統的“改革開放”歷史,我們看到的是一部摧毀中國通信事業的“光輝里程”。
9、中國通信事業的今天和明天
邁入2011年,中國電信行業重組已經經歷了三個年頭。電信營運還是三家鼎立的狀況,移動還是中國移動是大哥大,南方電信為基礎的中國電信和北方電信為基礎的中國聯通分別經營CDMA和GSM業務以來,大力投入到網絡覆蓋等建設上,移動業務已經成為他們的一個重要業務,開始能夠與中國移動形成叫板。
但是由于中國電信的市場觀念相對落后(例如總是抓住固話捆綁的笨招),在手機終端和核心網絡等產品的技術支持力度不夠的基礎下,還不能更大地發展市場。北方的中國聯通的經營狀況不是太清楚,但是從市場看,估計情況差不多。兩家公司都沒有對中國移動形成更大的沖擊。但是移動業務已經不可能是中國移動一家獨大是毫不懷疑的,隨著網絡的進一步完善,移動市場觀念的更新和管理的掌握,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必然成為中國移動有力的競爭對手。
另外,一個新的政策使通信市場引來一個更大的震動。這就是開放電視業務的經營權,使中國真正進入了三網合一的新時代。
從廣義通信意義上,電視業務也是屬于通信的。中國的電視業務原本是中宣部絕對不放開的領域,現在因為已經將電信業務向電視行業開放,再壟斷電視業務就有點說不過去。但是一旦開放,擁有強大力量的通信公司進入電視業務,對中央電視臺可能是災難性的。
電視臺向來都是壟斷行業,在國內根本沒有實質上的競爭。其行內人員也不掌握市場競爭的管理方法。現在被迫與這幾家已經打造得渾身是刀的通信公司戰斗,后果是根本不用猜想的。目前在一些中心城市,掌握網絡骨干網的幾家公司已經開始大規模進入電視領域,估計在過一兩年,在網絡電視終端產品(例如網絡電視機頂盒)進一步普及和網絡速度進一步提高,網絡傳輸技術將大幅度取代現在的電視通信網就一定會出現。
僅僅幾個月的過去,電視臺已經感覺到重重危機,情急之下希望拋出一個電信、聯通壟斷的新聞希望能夠打壓一下這兩家對自己威脅最大的企業(中國移動因為固網不發達,對電視業務威脅不大)。
當然,對中國房地產、燃油等行業更加反感的中國市民對這個新聞沒有太大的回應,估計也不會引起多大的效果。政府也不敢出手干出什么來了。因為中國的通信行業已經被瓜分得夠徹底,再怎樣鬧也已經意義不大了。
下一步,中國市民最大的看點還是看電視臺怎樣崩潰吧!
10、三網合一的戰爭正式拉開序幕
從政府放開電視業務后,南北電信就大力開展了市場的爭奪戰的工作。作為打贏這場戰爭的武器或技術手段,對于南北電信為底的中國聯通公司和中國電信公司而言是現成的。這就是——光纖到戶!
“光纖到戶”,對于擁有堅實固網基礎的兩大公司根本就是輕車路熟。在工程和技術上沒有一點問題,而且投入也不算太大,因為現在的光纖電纜比銅線還便宜,而且不怕偷。利用光纖的寬帶,真正實現一線三網貫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加上還可以利用以前固網的一段用戶電話銅線作為過渡,一切是那么方便和完美。開放電視業務簡直就是為南北電信兩家公司量身度做的一樣。讓這兩家公司高興得眼睛都發光了。
很快,在一、二線城市,一股光纖到戶,囊括電話、電視和網絡的三網合一的新蓬勃發展了。
目前中國電信的新套餐:156元包三網的業務正在迅速占領市場。為電信公司搶奪市場帶來了一個超級武器。
幾家歡喜幾家愁。相對來說,廣電就慘了。原本依靠市場壟斷,強行搞的數字有線電視就已經被億萬人民罵得狗血淋頭了。現在兩大電信公司這么一搞,雖然也是數字電視,也收費。但是人們被原來的廣電部遮住了眼睛,一點沒有招致罵名。加上廣電部搞三網合一的技術基本就是依靠“混合光纖網”實現的。這個技術也是國外技術,中國并沒有擁有核心技術。經過幾年的營運,廣電部技術人員發現了一個嚴重問題:運行中的所有的混合光纖混合網都存在不穩定的問題!
一方面,廣電部不掌握這方面的技術,一切依靠國外。出現問題自己解決不了,依靠一個不穩定的網絡去與強大對手競爭,勝算幾乎沒有。目前又面臨兩大電信公司聯合起來的強烈競爭,真是屋漏又逢連陰雨。真正的雪上加霜了。
無奈于前段搞出的“電信公司壟斷市場”的損招沒有效果之下,目前還真是有點束手無策了。全面鋪開技術成熟的光纖到戶嘛,廣電部沒有基礎,等于重新全面建網。巨大資金、技術缺口還真的無法解決。維持現狀嘛,就是死路一條!
何去何從?我們老百姓都是觀眾,就等著看熱鬧吧!最好的結果是網絡費用進一步下降就好了。至于其他的事情,還真是與我們老百姓沒有太多的關系呢!
(完)
文章中當時評論的事情今天大部分都成了事實。
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給中國上了一堂生動又殘酷的資本主義利用所謂的技術輸入,控制、打壓中國的現實課。在這過去的幾十年里,中國為這些損失了多少資源和人民的血汗啊!這就是血的教訓。我們,是不是該醒醒了!
這次疫情,以習近平為首的黨中央向世界顯示了中國政府在共產黨領導下的巨大凝聚力,我們期待中國從現在起,能夠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肅清國內的買辦漢奸集團,從此走向真正的偉大。
我堅信,如果中國能夠堅持正確的社會主義道路,在不遠的將來就能夠超越當年蘇聯的強盛和偉大。在世界上在樹立起一面偉大的社會主義旗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