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5G技術成熟度有待提升
當下,在行業內5G基站的短板被調侃為“覆蓋、成本、功耗三個3”,也就是3倍成本,3倍功耗、1/3覆蓋。
就功耗來說,5G基站是4G基站功耗的3倍左右。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就在GTI國際產業峰會表示,“當前5G基站價格是4G基站投資的2倍,功耗約為2.5-3倍”。
中國電信技術創新中心副主任楊峰義指出,5G基站典型功耗在3500瓦左右。同樣覆蓋目標情況下,5G基站數量將達到4G的3-4倍,這樣5G移動網絡的整體能耗將是4G的9倍以上。
為了降低成本,行業推出了低頻5G,寄希望于低頻5G來實現廣域覆蓋。不過,這種低頻5G也有其缺陷,那就是網速只有4G水平。
其實,當下的5G在網速上對比滿血版4G并沒有代差級優勢,大陸大部分地區的4G網速其實并沒有徹底發揮4G的潛力。
移動在香港4G網速可以接近現階段5G水平。但在大陸4G網速只有香港4G的10%至20%。
這并非技術上做不到,而是因為技術以外的原因。事實上,聯通在雄安的4G測試中,網速可以達到1.2Gbps。
去年,4G網速普遍變慢,原因眾說紛紜。如果大家的4G都和下圖里香港移動的4G一樣快,現階段5G的優勢在哪里呢?
簡言之,現階段5G技術成熟度方面還有待提升,如何解決功耗、成本、覆蓋問題依然需要探索。
5G殺手級應用有待探索
5G所謂的1毫秒的時延也是話術,這里所謂的毫秒級時延只是空口時延。一般光纖一、二千公里就有5ms了,整個系統的響應時間是做不到1毫秒時延的。對于工業應用來說,最靠譜的還是有線網絡。未來工業應用中有線、WIFI6、5G都有應用場景,而且考慮到有線網絡的可靠性、穩定性和低成本,未來很有可能依然是以有線網絡為主,WIFI6、5G為輔(目前有線網絡工業應用中占比超過97%)。
5G殺手級應用還有待探索。大量5G概念都是偏向噱頭的東西,所謂四大類應用、13大場景,不少場景在過去十多年里反復炒冷飯。遠程醫療等概念從3G時代就開始炒作,無非是4G時代炒作一次,5G時代又繼續炒作。
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表示,目前由于手機缺乏特別的應用,所以凡是使用5G手機的人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測速度。“大家都在比,你看我哪測的速度。”
M部長曾經公開表示,對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夠用了,5G主要用在工業互聯網。
對于有待成熟,且殺手級應用有待探索的技術,當下,應該做的是小規模試點,發現問題找到問題,實現螺旋式提升。
最合適的做法就是中移動提出的4G+5G,4G載波聚合升級提升網速和用戶體驗,5G在車站、綜合體、體育中心等人流密集區域試點,不斷發現問題改進問題。投資上萬億大規模推廣不成熟技術雖然可以使少數企業獲利,但會帶來巨大的資源浪費。
最近,中國聯通正式宣布,將采用全新的方式來節省5G基站耗電量,那就是對5G基站進行分時段休眠,中國聯通將會在每天(21:00-次日9:00)時間段內,根據實際的5G基站負荷情況,對5G基站進行智能化關閉。
過去,通信行業從來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究其根源,還是因為現階段5G技術不成熟,存在功耗、覆蓋、成本、應用四大問題,在功耗大,又缺乏應用的情況下,5G基站1天運行12小時,可以把電費削減一半,是非常正常且明智的選擇。
此前,張云勇指出5G覆蓋還需5至8年。這是基于客觀實際的言論。
5G發展應實事求是,腳踏實地的循序漸進,5G的發展不是暴風驟雨,而是綿綿秋雨。希望整個行業齊心協力,力爭勇5至8年時間解決功耗、覆蓋、成本、應用等難題,促進我國通信事業再上新臺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