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上海賽昉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全新英文名稱及企業標識Shanghai StarFive Technology Co., Ltd。賽昉科技成立于2018年8月,總部位于上海,在公開宣傳中稱,作為國內獨立的半導體企業,賽昉科技致力于繼承并發展來自RISC-V發明團隊的核心技術,使RISC-V盡快形成本土化的產品,并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
這一幕的畫風是否似曾相識?像不像當年ARM在中國設立ARM中國?
估計是ARM的套路讓他人看到了滾滾商機,各個有樣學樣到中國來“淘金”。這套玩法不僅不會對提升中國本土IC設計能力起到多少積極作用,反而會對國內這些一行一行自己寫代碼的RISC-V 陣營CPU公司造成巨大傷害。
ARMminiChina和賽昉科技都是同樣配方同樣味道
此前,軟銀放棄ARM mini China的控股權之后,決定IPO,中資持股51%、ARM持股49%。
雖然一些媒體和網友把這作為中國ARM陣營廠商不懼怕制裁的證據,但實際上,這只是在割韭菜。
ARM mini China只是日本軟銀用于資本運作的空殼公司,ARM不可能將美國的研發中心遷移到中國,無非是把原本一個賣授權的業務部門變成一個可以資本運作的合資公司而已。
而像硬核、軟核授權,之前ARM沒有在中國成立ARM mini China,一直就向大陸企業出售,HW、中興都是ARM的大客戶。像麒麟芯片從K3到麒麟990,在10年時間里所有的CPU核都是從ARM買的。
即便是ARM 64指令集授權,ARM在幾年前也賣給了KP、FT。
然而,雖然花錢能從ARM那里買到IP授權,但是卻買不到設計CPU的能力,而且一旦遭遇美國制裁,建立在ARM授權基礎上的“花園洋房”將不堪一擊,中興事件和川普加碼后,BBC爆料ARM斷絕與HW的一切合作就證明了這一點。最關鍵的是,日資企業并不敢得罪美國,只會跟著美國的指揮棒走。
賽昉科技的套路和ARM是類似的。
賽昉科技前身其實就是曾經是sifive在國內的全資子公司,現在已經賣了80%股份。賽昉科技的技術源自國外,目前其實是拿sifive和伯克利的IP在國內傾銷,根據官方的宣傳“賽昉科技在成立第二年就實現了超過4000萬的銷售額”,熟悉IC設計行業的朋友都知道,一款成熟可以商用的IP是需要人才、金錢和時間堆砌的,這種第一年成立公司,第二年就銷售4000萬的情況,IP肯定不是國內工程師自己寫的。從賽昉科技的高層人員來看,執行董事就是美國人,高管不少是美籍華人。在現階段技術源自國外,且高管很多為外籍的情況下,標榜CPU技術自主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ARMminiChina和賽昉科技成立旨在收割韭菜
此前ARM mini China IPO是一場非常徹底的資本運作。由于日本軟銀以31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ARM,即便不計算利息,收回投資需要88年。日本軟銀曾經宣稱ARM公司將繼續保持原有的管理體制,其商業模式不會受日本軟銀鉗制。
但投資人是趨利的,日本軟銀也急需從ARM身上攫取利潤。更何況孫正義的數筆投資虧得一沓糊涂,比較渴望現金流。
那么,最好的方式就是借助ARM資本運作,比如把ARM mini China的股權高溢價出售給中資和中國股民。
如此一來,軟銀既可以依舊牢牢控股ARM,又能空手套白狼。畢竟ARM的主要研發中心在美國,核心技術也歸屬ARM,也就是說,ARM mini China基本就是一個“空殼公司”。
日本軟銀以失去一個空殼合資公司的控股權為代價,回收部分收購ARM耗費的資金,這筆買賣在中國已然掀起“芯片熱”的背景下可以大撈一把。
一位業內人士就表示:ARM miniChina跑到成都七搞八搞試圖打扮成中國公司然后試圖到A股上市。這種借著國人對芯片的關心來個大轉彎加速從中國掏錢的玩法真是五花八門。
sifive也是類似,成立一個sifive china,然后把80%的股份賣給中國政府和投資人,再然后改個名字叫賽昉科技,然后搖身一變就成了自主CPU,并著手搶占市場。除了最后一步試圖IPO之外,ARM做的,sifive也做了。
另外,對于國內真正一行一行自己寫代碼的RISC-V CPU公司而言,賽昉科技的套路和標榜自主,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資本下大棋
一位網友表示:ARM從歐洲東移日本只是這個大棋的第一步。
然而,這盤大棋只是一場國內外資本互相勾結的大棋,和中國發展自主可控的通用處理器事業毫無關系。
誠然,參與者中有不少國有資本,讓人看起來感覺是像國家意志。但現在國資委只管“資”,具體經營已經掌握在某些人手中了。國有資本和國企為皇協軍張目打壓內資企業的事情早已不是新聞,此前建廣資本參與高通與大唐合資,打壓紫光展銳就是典型案例。
業內人士表示:ARM中國分離上市是厚樸方風雷主導,拉上中投和絲路基金出錢,然后做個套利賺股民錢,聯合孫正義一起從中國外儲掏錢部分還沙特王公,可以看出這種你好我好大家好吃公家的現代玩法吧......每個時代都有同樣套路。
賽昉科技也是類似,下一步估計是傾銷sifive的IP把體量做上去然后IPO,借助地方官府和資本市場還未消散的芯片熱完美收割一波韭菜。
近年來,隨著自主CPU取得長足進步,以及受大環境影響我國掀起芯片熱,Intel、ARM、高通、IBM等一大批西方寡頭一改過去嚴格技術封鎖的模式,紛紛前來成立合資公司或扶持代理人。其中有露骨一點的,比如高通與地方合資成立華芯通,Intel和瀾起合作津逮CPU。也有隱蔽一些的比如ARM在中國合資成立ARM China,以及向國內企業進行授權,然后由獲得ARM授權的單位標榜ARM CPU自主可控。
賽昉科技的套路其實和ARM成立ARM China類似,都是在中國成立一個公司,ARM是找中方合作伙伴持股51%,然后配合國內外資本搭臺唱戲割韭菜。sifive則是成立一個公司,然后把80%的股份賣給中方,空手套白狼,標榜自主迎合官府,在商業上進行傾銷撈金。
ARM、sifive、高通、Intel、IBM等公司到中國是來“淘金”的,而不是來幫助中國發展自主技術,這些外資公司在國內的合作方/代理人雖然各個標榜自主,在安全市場攻城略地,但本質上其實是“皇協軍”,無法真正做到CPU自主可控,反而會成為外資的特洛伊木馬,與自主CPU爭奪生存空間,令親者痛,仇者快。
那些為了小集團利益罔顧國家安全利益的人,那些千方百計貶低自主CPU、為買辦CPU路線搖旗吶喊的人,最終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最終身敗名裂,釘上中國信息產業發展歷史的恥辱柱。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