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國白宮首席經濟顧問庫德洛向全美呼吁:
在中國的美國公司應考慮撤離中國,美國政府提供全部的“搬家”費用支持。
日本同樣呼吁日本企業撤離中國。并宣布提供20億美元的資金用以支持日企搬回日本,2億美元支持日企搬離中國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地區。
有媒體將上述情況稱為新鐵幕時代的開端,鐵流認為,外國政府上述舉措確實會對一些外資企業造成影響,但這種行政力量介入經濟的舉措,力度還不足以徹底扭轉國際分工格局,新鐵幕時代降臨未免危言聳聽,但長期的國際貿易不友好狀態,可能會是持續性的。
外資公司之所以到中國開設工廠,并非外資有多愛中國,而是因為中國能夠提供良好的基礎設施、廉價勞動力、政策紅利等因素,這使外資在中國可以獲得高額利潤。這一方面創造了海量勞動崗位,使中國經濟快速增長,另一方面外資也在中國市場獲取了高額利潤。
然而,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進入尾聲,老齡化時代即將到來,中國勞動力成本已經逐年攀升,不少外資正在逐漸撤出中國。不只是外資企業,即便是中國本土的一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已經把工廠遷到了非洲、南亞和東南亞。如今,美國、日本政府給予高額“搬家費”,一些企業就會考慮“搬家”,把企業遷出中國。
雖然一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會遷出中國,但一些中高端制造業公司,未必會徹底與中國市場做切割。畢竟,中國市場是全球最大市場,無論是從接近消費市場的角度看,還是與中國上下游合作伙伴建立更加密切聯系的角度看,撤離中國都是非常不劃算的。
行政力量能夠一定程度上造成影響,但資本家是逐利的,為了利潤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絞索。比如川普在2019年叫囂制裁偉華公司,但資本家是逐利的,結果就是偉華公司在2019年的芯片采購金額依舊超過200億美元,相對于2018年的采購金額僅下滑1.8%。
隨著中國產業逐漸升級,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的競爭會越來越大,會有一批外企因市場競爭失敗逐漸撤出中國。同時,依然有一批外企會因為可以從中國市場賺取高額利潤,不會與中國市場做切割。
如今,美國失業人口高達1600萬,川普為了兌現競選承諾,必然會運用各種手段,打壓中國制造業,或迫使工廠遷回美國。因而斗爭是一場持久戰。從大環境看,形勢會越來越嚴峻,西方國家會在各個領域針對中國,在產業發展上不宜對西方公司、西方技術抱有依賴和幻想。
當下,國內一些人高呼要去“融入國際主流”、“與國際接軌”,對獨立自主、另起爐灶的做法百般貶低,認為獨立自主是閉門造車。如今川普一意孤行落下鐵幕,那么,我們還有什么理由去熱臉貼人家冷屁股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