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移動2020年5G二期無線網主設備集中采購》曝光,總采購規模超過23萬個5G基站。從份額來看,H公司57.2%,中興28.71%,愛立信11.46%,中國信科(大唐移動)2.63%。從報價來看,H公司(每站報價約16.12萬元)> 中興(每站報價約16.1萬元)> 愛立信(每站報價約15.5萬元)> 中國信科(每站報價約13.5萬元)。雖然一些媒體和廠商把通信設備商的成功歸咎于企業自身的努力,但實際上,中國通信產業的發展頂層設計居功至偉。
商人成功了之后就打造人設和光環
在過去幾十年,東亞大國誕生了一批豪富和時代的弄潮兒,在這些商賈成功之后,大多把自己的成功歸咎于個人,四處演說充當“教父”,兜售“成功學”,一些恰飯文人則著書立說,拍馬屁吹捧。比如“山高人為峰”就對自己當年如何具有商業頭腦,如何挖到第一桶金大書特書,但對自己岳父在當時提供的幫助避而不談。又比如某位光環加身的大商人只談起步階段被騙,如何如何艱辛,卻對自己的女兒為何姓孟,而不是隨父姓避而不談。還有那位“山高人為峰”的夫人專門寫書稱“我的成功不靠男人”......
事實上,這些商賈的成功,既有自身的努力,也有時代機遇的大環境,很多時候,宏觀頂層設計發揮了比商人自身奮斗更大的作用。只不過在成功之后,這些商人對于外界助力避而不談,把一切功勞歸功于自己,打造人設和光環,成為企業家里的明星。
這種做法就像一群人坐電梯從1樓升到50樓,有的人在電梯里做俯臥撐,有的人在電梯里做高抬腿跑,但對于如何爬升到50樓,他們卻把原因歸咎于自己的俯臥撐和高抬腿跑,對電梯的作用避而不談。
正是因此,這些企業家兜售的“成功學”只是雞湯,拿著這些成功學根本無法復制這些商人的成功,因為這些商人四處兜售的“成功學”是“俯臥撐”和“高抬腿跑”,而不是直達頂層的“電梯”。
通信產業的發展離不開頂層設計保駕護航
某司如今的成績,除了H公司人“工作996,離職251”模式的艱苦奮斗,還與中國對外開放中電信業的特殊保護政策有關。1999-2001年的中外各種力量圍繞中國加入WTO超級博弈時,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頂住了主流意見,堅決反對電信業過度開放,強調如果喪失信息安全則國家安全毫無保障,堅持認為不能允許外資絕對控股國內電信設備商、國內電信設備采購必須給民族電信設備企業留下一定份額,不允許外資壟斷。由此,H公司、中興通訊等才能在起步之初不被跨國公司一口吞并,民族電信設備業的萌芽才不至于被連根拔起。其后,H公司在發展中匱乏資金,早期階段還得到了電信企業的融資支持。這才使H公司積累了第一桶金。
作為對比,在IT行業,無論是市場還是投資,從一開始就徹底放開,由于芯片、主板、硬盤和操作系統都已經被跨國公司壟斷,外資公司也可在國內設立全資組裝廠,聯想能做的就是依靠熟悉國內市場渠道,以大規模采購組裝降低單臺成本,積累菲薄的利潤。其間,楊元慶也試圖在IT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創新,但是由于相關領域開放太快,產業成熟速度太快,聯想的努力很快被IBM、SAP、甲骨文、惠普等公司截斷了出路,根本沒有時間進行技術和財力積累,很快就宣告了失敗。
因此,在中國對電腦等領域國內資本毫無保護,聯想試圖進行技術升級和產業創新的空間被極大擠壓,常常被截斷去路的情況下。聯想在某種程度上認了命——跟在洋人后面吃土。客觀上成為IBM等跨國公司在技術升級后,對于落后技術尾部風險的承受者。
政策扶持助推海外市場騰飛
在海外市場的擴展中,國有銀行的政策性貸款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H公司和中興之所以在早些年能夠在海外攻城略地,主要是受益于國家政策和中國商業網絡的擴張。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自2004年以來,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國有銀行陸續向H公司、中興提供了高額出口信貸,進而引歐盟雙反調查。
以國開行為例,從2004至2009年向H公司的客戶提供100億美元信貸額度,2009年到期之后,其又將這一額度提升至300億美元。同時,2010年年中,H公司副總裁胡厚昆在公開信中稱H公司的客戶共使用了國開行的100億美元額度。
類似的,國開行與中興也簽署150億美元《開發性金融合作協議》,主要也是為了滿足購買中興設備及相關技術服務的海外客戶的融資需求。
也就是說,H公司和中興在海外擴張,高度依賴國家政策扶持,等于是海外客戶即便貧困潦倒,也可以從中資銀行借錢買H公司和中興的設備。
2011年6月15日,美國進出口銀行總裁霍赫貝格就直言,H公司增長如此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它從國家開發銀行獲得了300億美元信貸額度的支持,這使得H公司可以給顧客提供比競爭者更優厚的資費條件。
不過,這種政策扶持雖然使H公司和中興在海外高速擴張,但客戶的還貸支付能力卻取決于當地電信市場的實際增長,這使的風險在相關銀行和產業鏈上數以百計的中小企業間互相傳遞,以至于討債成為H公司、中興分包商們的一項重要工作。2019年,印度一家運營商破產清算,國開行成為最大債權人,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等均位列債權人名單。
政府各種扶持讓利巨大
在H公司已經成為巨無霸的情況下,政府采購和國企采購依然是國內通信寡頭的重要利潤來源,比如此前國內運營商采購服務器,事實上,X86服務器的不可替代性很低,高度同質化,從浪潮、H公司、曙光、聯想、寶德等公司買到的X86服務器最大差別就是品牌,以至于網友調侃,Intel是這些采購的最大贏家。但從運營商從不同廠商采購的比例看,網友調侃:這個采購比例完美體現了各廠商和運營商的關系,而這些采購的規模都以億元人民幣為單位的。
即便是該公司最近風聲水起的手機業務,公務機采購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斯諾登事件之后,機關單位就刮起了國產化替代之風,當時,鐵流的同學則是全單位采購P7,之后2年一次換機,且只能在P系列、Mate系列,榮耀系列里選。特別是在品牌還未樹立的2013、2014年,領導用該品牌手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效應。畢竟,國人有個心態——當官的用的東西肯定好。
在外部環境不樂觀后,各地方政府紛紛給H公司以億為單位的單一來源采購。H公司將ARM芯片標榜為自主可控沖擊政府采購后,從地方政府獲得大量政策扶持和采購份額。最近的5G設備采購訂單,則進一步表明了這種扶持的力度。在4G時代,中國4G基站數量超過全球70%,5G基站的占比,只會更高。可以說,偉華公司已經輕而易舉的獲取全球35%以上5G基站市場份額,這種政策扶持力度,只要不是阿斗都能一點一點發展起來。
乘涼不忘種樹人 喝水不忘挖井人
相對于政府和社會對H公司的支持和幫助,H公司在成功后反而在宣傳上淡化,更多宣傳自己如何牛逼。一些員工甚至還鄙視政府扶持,把政府視為拉后腿的。其子公司HS的員工就稱自己的ARM芯片是“政府愛用不用”,“我們確實是商業,毫無進入黨政機關的欲望”。一位利益相關的博士還表示,“我懷疑只是掛在招標網上,政府根本沒買”。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在商業市場上完全看不到,有群友就表示“可惜買不到”。但在這種情形下,買A57和A72做集成的芯片卻早已打入央財名錄,并標榜自主可控。而且全國到處圈地要政策要政府采購。
因為自主可控只對黨政市場有意義,如果不是為了進黨政市場,只針對商業市場,有必要做這種宣傳么?以Intel為例,雖然Intel對于美國來說是高度自主可控,但就針對美國商業市場,Intel根本不會標榜自主可控。
一方面表示“毫無進入黨政機關的欲望”、“政府愛用不用”。另一方面商業市場上還看不到卻已然打進黨政市場,并標榜自主可控。
言行未免有些不一致了。
鐵流一直不明白,為何IT界一些人,對偉人思想認同感非常低,進而對富有毛時代特色的全國一盤棋,頂層設計方面的作用非常輕蔑。對于政府的扶持總是要千方百計的淡化,好像不這樣,不足以突出自己的牛逼——成功全靠自己,和政府扶持沒關系——之前那位博士“我懷疑”的辯解,不知是自知做公版標榜自主可控沖黨政市場見不得光?還是因為行業里對偉人思想的不認同,力圖撇清關系的說辭?亦或是兩者皆有之?
事實上,一位超級大佬在一次會議上,就很坦然。當時,會議主持人遺漏了國開行代表,然后這位超級大佬致辭中對此致歉,并對國開行的幫助和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謝。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