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統信的公眾號中發布的一篇堪稱“爆文”的文章,閱讀量大幅超越平時的水平。內容為一位原中標麒麟美女副總跳槽到統信軟件,業內人士介紹這位美女副總曾帶領團隊拿下了中國80%的信創市場份額。
從一系列公開報道可以看出,頂層設計方面是希望國內操作系統廠商合并。可惜幾大廠商各有算盤,一直談不攏,不僅沒能合并反而內斗不休。本次副總級別的高管跳槽更是“宮斗”的具體體現,不惜一切代價搶人才。
從宏觀上看,當下國內操作系統廠商基本都是小、零、散的狀態,開發能力非常有限,所做的工作并非是自建內核,或從內核搭建的系統,而是修改別人的發行版(Fedora、Debian),因而被不少網友調侃的“換皮”。
因此,將各家小公司擰成一股繩,把人力、物力、財力集中起來是必然之舉,就像軍閥混戰時代的中國,只能任列強魚肉,一旦偉人將華夏大地擰成一股繩,就能在朝鮮半島,用簡陋的裝備把武裝到牙齒的十八國聯軍從鴨綠江邊趕到三八線。
只不過,現實卻很骨感,頂層設計的初衷完全沒能實現。
據行業人士稱,上面似乎是希望先把深度和中標兩家最大的操作系統廠商合并,然而,兩家各有各的利益訴求,合并從現在來看貌似無疾而終。
對于中標而言,其市場占有率非常高,加上在這個行業里做的早,因而相關單位也認可中標的牌子,因此中標心氣高,底氣也足。何況中標麒麟是屬于CEC系,中標自己并沒有最終決策權,最后做決定的還是要聽CEC。對于CEC而言,手里握著FT CPU和兩個麒麟OS,既然該有的自己都有了,對深度并沒有急迫的需求,那在CEC看來,為啥要合并呢?
反之,對于深度而言,被CEC收購或合并也是沒有意義的。就技術來說,中標和深度兩者誰都不比誰強,而且鐵流不止一次聽到原深度的工程師對自己UI界面的驕傲,以及對中標高仿Windows XP的鄙視。在部分工程師看來,中標就是拿皇糧混飯吃的,沒有活力,深度在民間有不少愛好者,連國外也有愛好者用深度,是真正有活力的操作系統,深度的人根本就不服中標。
因此,無論從商業利益上,還是從心氣上都無法接受深度/統信被CEC兼并,而是更加傾向于兩家合作或成立合資公司的模式。而這個模式在CEC這樣的龐然大物看來,沒準會覺得深度不知輕重,漫天要價。可以說,兩家操作系統廠商談不攏實屬正常。
對于深度而言,UOS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因為在某特定市場,產品怎么樣還是次要的,最關鍵的還是要有牌照,而UOS則是深度獲得牌照的絕佳機會。因而深度/統信在2019年四季度“偷跑”出來深度版本的UOS。由于披上了UOS這層皮,在獲得牌照之后,對中標麒麟和銀河麒麟的威脅是顯而易見的。
正是因此,才有了之后CEC主導下將兩個麒麟合并——2019年12月2日,CEC旗下的中國軟件宣布整合旗下的中標軟件、天津麒麟兩大子公司,出資設立新公司,將打造統一的國產Linux操作系統。
其實,鐵流一直沒搞明白為何CEC要搞兩個操作系統;而不是把一個操作系統做大做強?
CEC系的企業搞了兩個操作系統,而且還相互PK,坊間流傳CEC手握兩手好牌打的稀爛。后來鐵流才知道,天津麒麟只支持飛騰,中標軟件則國產CPU全部支持(除了FT CPU),因而存在不可調和矛盾。
只不過這些年,FT CPU和天津麒麟這種捆綁效果并沒有起到預想的效果,反而限制了銀河麒麟操作系統的市場拓展,由于龍芯在相關創新市場份額已經超過了半壁江山,且銀河麒麟與FT CPU互相捆綁,直接導致將OS這塊的市場拱手讓給中標、深度、普華等廠商。
但現在兩個麒麟合并之后,恐怕會放棄過去與FT CPU捆綁的模式,轉而改為中標麒麟各家CPU都支持的模式。由于同屬于CEC的關系,在支持力度和優先級上,對FT CPU的支持很可能會高于對龍芯和SW等CPU的支持。
然而,鐵流又看不懂了,既然是合并,照理說也應該是強者收購弱者,但結局是天津麒麟收購了中標軟件,真搞不懂這是什么套路!這是典型的蛇吞象,要合并也應該是市場份額更高,口碑更好的中標麒麟收購天津麒麟。
在當下的大環境和國內政策導向下,不少大公司都將國產化替代作為自己的利好,并且試圖從中分一杯羹,據行業人士披露,不僅華為、阿里這樣的巨頭試圖搞一個OS向相關創新市場沖,還有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企業也試圖沖這塊市場,比如萬里紅。按照現在這個態勢,大陸OS廠商不僅無法像頂層設計希望的那樣擰成一股繩,反而進入亂戰時代,彼此間勾心斗角,近乎于“宮斗”。
這種亂戰的模式下,操作系統行業的人才、資金無法充分整合,無法實現頂層設計中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目標,最受傷的自然是國產OS,其次是國產CPU。由于CPU和OS聯系緊密,當下這種狀態,會使國產CPU到底與哪家OS合作,形成類似于Wintel的合作關系舉棋不定。
過去,中標麒麟是龍芯的重要合作伙伴,龍芯+中標麒麟的組合在相關單位市場占有率很高。如今,兩個麒麟合并后,由于CEC手握FT CPU,且FT與天津麒麟過去曾經搞過互相綁定的模式,這會使龍芯對于繼續和中標麒麟合作有疑慮。就深度來說,龍芯和深度的合作遠不如與中標麒麟的合作那樣深度,且深度在之前和華為走的非常近,雖然華為拋棄深度單干只是時間問題——此前裝機深度的系統都打著“第三方Linux”標簽,連深度的名字都不提一下,深度的應用商店也全部“去深度化”,這種套路在當年華為與寒武紀合作的時候,就已經上演過一回了。但即便如此,就龍芯而言,也是不敢把寶壓在深度上,這使龍芯必然保留其Loongnix操作系統。類似的,SW和FT是競爭對手,SW不敢過分依賴麒麟,因而SW也會保留自己的睿思操作系統......這么一來,國產OS將會進一步離散化,與頂層設計“統一”的初衷背道而馳。
當下的環境,非常像滿清入關后的狀態,微軟的外部威脅沒有消弭,幾個南明小朝廷互相扯后腿。2019年1月,微軟已經中止Win7的技術支持,相關單位繼續使用Win7的安全風險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如果Win10順勢獲準進入采購名錄,國內的一票Linux操作系統根本就不是Win10的對手。是繼續“宮斗”,還是齊心協力,就看企業經營者的選擇了。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同屬炎黃子孫,這些企業經營者為何不能放棄局部利益,整合力量對抗外商?反而要禍起蕭墻,內斗不止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