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一些人認為,美國之所以屢次三番和中國通信廠商過不去,是因為如果用了中國的通信設備,那么,美國就沒法監控世界了。
誠然,基站、核心網等通信基礎設施事關國家信息安全,相對于使用愛立信、諾基亞的設備而言,使用中國通信廠商的設備確實會讓美國監控世界麻煩一些,但僅僅也是麻煩一些。如果國人認為使用了中國通信廠商的設備,就可以避免被美國監聽,那么就太小瞧美國,太高看中國自己了。
過去幾十年,中國眾多商業公司的發展路線,都是融入西方創立的技術體系,這方面最典型的就是聯想,買Intel/AMD的CPU,英偉達/AMD的GPU,微軟的操作系統,金士頓的內存、西部數據的硬盤等組裝成一臺電腦。
而中國通信產業的整機廠也是類似。
誠然,由于中國電信業有特殊保護政策,在1999-2001年的中外各種力量圍繞中國加入WTO超級博弈時,當時的信息產業部部長吳基傳頂住了主流意見,堅決反對電信業過度開放,強調如果喪失信息安全則國家安全毫無保障,堅持認為不能允許外資絕對控股國內電信設備商、國內電信設備采購必須給民族電信設備企業留下一定份額,不允許外資壟斷。僅國內兩家通信大廠就收獲了三大運營商80%以上的訂單。這使國內通信廠商獲得了一個非常好的發展根據他,一舉改變過去“七國八制”的局面,并開始挑戰國外巨頭。
不過,在核心器件上,國內通信廠商還是海量采購高通、博通、Skyworks、賽靈思、阿爾特拉/Intel、德州儀器、Oclaro、Acacia等公司的芯片,以某通信巨頭來說,2018年芯片采購金額超過200億美元,一家公司就了占當年中國進口芯片總金額的十五分之一。
而當整機設備充斥著國外芯片的時候,就很難保障信息安全。這一點,鐵流在以前的文章里就多次說明過了,像國外的X86 CPU,就被國內權威機構檢測出存在“未知指令”和“冗余模塊”,且可以視防護軟件為無物。
由于國產設備和諾基亞、愛立信的設備一樣充斥著美國芯片,就保障信息安全和避免被美國監聽來說,大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國內運營商把70%以上的訂單交給國內設備商,更多的是因為運營商作為國企,在履行社會責任,是在于扶持本國通信產業。
美國之所以老是針對中國通信產業,是因為中國通信廠商是國內少有的比較國際化的公司,且在商業上比較成功的公司。實際上,凡是中國走出去的高端制造業企業,無一例外的都被針對了。比如高鐵、???、大疆等等。
高鐵是中國制造的一張金名片。中國高鐵在里程數上世界第一,在技術上后來居上,全世界都知道是好東西,但在墨西哥、委內瑞拉、泰國、越南等地的高鐵項目屢次被攪黃或者變卦,其中的根源就在于美國在打壓中國高鐵,通過其扶持的代理人在幕后遙控操作搗亂。
此前,美國對200多家中國企業進行審查,這些公司的市值高達10萬億美元,而且宣稱一旦審查出問題了就開出高額罰單,這些做法背后的邏輯都是一樣的——并非這些公司會損害美國信息安全,或危及美國對世界的監聽,只因為這些企業都是中國的大公司。
如今川普的做法,只是奧巴馬“亞太再平衡”的升級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