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智芯公司宣稱完全自主國產的編程語言“木蘭”被質疑套殼Python,進而引發廣泛關注和爭議。之后,當事人劉雷已經出面公開道歉,中科院計算所也發表了官方聲明。
事實上,類似的情況并非孤例,拿國外技術穿馬甲在基礎軟件和基礎硬件國產化的大潮中是非常普遍的問題。木蘭此次被揭穿皇帝新衣,只不過是學院派草臺班子的包裝能力比較弱,法務團隊和公關團隊太差。在當下國產化已經是“唐僧肉”的情況下,必須嚴格把關,把好鋼用在刀刃上,用于發展真正可以抵御川普變臉的自主技術。
木蘭被質疑穿馬甲中科院發布官方說明
數日前,中科智芯大股東劉雷宣布,“木蘭”是一款定位于面向智能物聯應用、采用最新編程語言設計理念和編譯技術的程序設計語言,開發團隊致力于將其打造為“智能物聯時代的C語言”。然而,在“木蘭”橫空出世后,在網絡上爭議四起,相對于中科智芯公司鼓吹的完全自主研發,“木蘭”語言更像是Python語言的“套殼”產物。
之后,中科院計算所發布官方聲明:經所科研道德委員會初步調查,“木蘭”語言系該所員工劉雷創辦的中科智芯公司研發的面向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集成化產品,開發包中包含了Python開源編譯器,對外卻聲稱“完全自主”,該行為存在欺瞞與虛假陳述的科研不端問題。
中科院計算所已對當事人劉雷做出停職檢查的決定,就管理責任責令編譯實驗室負責人作深刻檢討,并且正抓緊對該問題開展進一步深入調查,將盡快公布處理結果。
中科院計算所還表示,劉雷公開承認對木蘭編程語言的介紹存在夸大成分,犯了兩個錯誤:
一是木蘭編程語言原本主要是用于中小學教育,但在介紹中擴大到智能物聯領域。
二是木蘭語言在8位單片機上的編譯器是團隊開發的,在32位單片機上的編譯器則是基于Python開源編譯器進行的二次開發,但在接受采訪時將木蘭編程語言和編譯器夸大為完全自主開發。
可以說,到此事情已經很明朗了,木蘭預言在8位單片機上的編譯器是團隊開發,僅針對中小學教學,32位單片機上的編譯器則是基于Python開源編譯器進行的二次開發。由于函數式編程、元編程和先進的編譯器框架的進步,目前就算是真的自主研發一種和現有語言語法相似的語言最少也只需要百行代碼的規模,本身已經沒什么技術含量了,并不值得大書特書。劉雷最初的宣稱明顯夸大其詞,存在科研不端問題。
中科院計算所內部山頭林立
根據劉雷的說法,木蘭研發沒有使用任何科研經費,是中科智芯公司研發的面向青少年編程教育的集成化產品。之所以要在最初宣傳是“中科院計算所計算機體系結構國家重點實驗室編譯技術團隊主導研發”和“完全自主研發”,鐵流猜測主要是為了鍍金,搞得有噱頭一些,讓人覺得木蘭很牛逼,這樣可以收割“愛國稅”和“智商稅”,有利于中科智芯公司經營。
一位行業朋友告知,中科院計算所內部山頭林立,而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很多時候大家對劉雷這種鍍金行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要沒鬧出大亂子大家就熟視無睹。
近年來,計算所在CPU方面,已經有龍芯這樣的成果后,依然參與到華芯通、宏芯等項目中,龍芯是上一任領導李院士留下的,新領導必須認,宏芯、華芯通項目是后來參與的,形成了以華芯通、宏芯、龍芯為代表的三駕馬車。
如今,華芯通已經關門,宏芯在2016年就爆出欠薪事件,去年接盤俠終于厘清了宏芯的舊賬,準備二度出征。另外,計算所還參與了RISC-V項目,與某通信大廠也曾經有過合作,可以說,基本上國內CPU項目,計算所都會參一腳。在當下國內優秀人才本來就不充裕的情況下,這種做法未必明智,還是應當集中優勢兵力重點攻堅比較妥當。
宣稱夸大其詞在IT行業非常普遍
當下,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國內對國產化替代工作非常重視,也確實拿出了真金白銀和相關政策支持基礎軟件和基礎硬件的國產化替代。不過,正如新能源汽車補貼和光伏補貼政策炸出了一大堆牛鬼蛇神,大量資金被一些非常務虛的公司拿走,即便是華為這樣“偉光正”的企業,也出現了騙補的問題,進而誘發了員工舉報,進一步發酵成為“維權404,離職251”。如今,IT行業也出現了新能源汽車和光伏行業曾經出現的情況。
當下,不論是買國外源代碼,或基于國外源碼做修改,還是購買國外IP做SoC設計,甚至是把國外CPU核與一個ASIC封裝到一起,都鼓吹自己自主可控,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這種情況是非常糟糕的。一些明顯依賴于境外寡頭授權的技術,也搖身一變成為完全自主研發,并在全國到處圈地建產業園,向地方政府要政策、要市場。由于商業公司擁有非常強悍的法務團隊和公關團隊,任何不一樣的聲音都很難發出來,即便勇于發聲,也要冒著404的風險。
相比之下,學院派的小公司屬于草臺班子,法務和公關團隊都很弱,而且一些學者還是有一點廉恥心的,不至于像某些大商業公司高管那樣滿口放衛星,被質疑之后堅決不認。個別大公司把PgSQL、Cent OS拿來改改,然后拿外國科學家的名字冠名,就變成自主研發、國產驕傲了,往安全市場沖。甚至還玩出了“按揭開源”,以及OS里驚現安卓ADB,誰敢質疑,還要抱著被網友抨擊“境外勢力”的風險。相比之下,木蘭把源碼公開給網友檢驗,功力還是差太遠。揭穿紅芯、木蘭這樣的草臺班子相對容易,但想要揭穿大公司的浮夸宣傳,則非常非常困難,甚至還要冒法律風險。
結語
鐵流不是在為木蘭科研不端找借口,而是說明這是當下普遍的情況。畢竟,技術是需要長期迭代演進的,申威CPU依靠太湖之光一鳴驚人,背后是十五年如一日的積累和付出。一些公司在缺乏積累的情況下,想要去分政策的利益,那么,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穿馬甲。當年新能源汽車和光伏騙補有多亂,當下IT國產化替代就有多亂。除了少數20年做冷板凳的公司或單位之外,很多企業都將國產化替代視為唐僧肉。
一位行業人士評價:
國產化的圈子就是,自己騙自己,騙的時間久了,自己都信了,然后一本正經的騙所有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