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外媒報道美國計劃將“源自美國技術標準”從25%比重調降至10%,以全力阻斷臺積電等非美企業供貨給華為。之后,又有外媒報道臺積電內部經過評估,其7nm工藝源自美國技術占比在9%—10%之間,可以繼續向華為供貨,但其14nm工藝(鐵流注,臺積電的工藝為12/16nm,這里寫14nm估計是媒體誤傳)的美國技術占比超過15%,或將受到限制。
雖然這些都還沒有最后實錘,只是外媒爆料,但美國進一步施壓臺積電的可能性和風險并非一點都沒有。鐵流認為,美國此舉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試圖利用華為當人質,逼迫中國再一次讓步。
美國只是拿華為當人質逼迫中國讓步
雖然一些媒體非常喜歡渲染美國舉國之力打壓華為,華為巋然不動,而且民間不少人非常喜歡這種言論,但凡是對ICT行業有一定了解的人都明白,這種厲害體言論是站不住腳的。事實上,美國壓根就不在意任何一家中國企業的死活,只是拿這些企業當人質逼迫中國讓步。如果真要搞死中國企業,之前就沒必要對中興網開一面,對華為也沒必要開出90天寬限期,然后到期后又延期。
有人說,之所以搞寬限期是因為一旦斷供華為,美國芯片公司都要破產,但問題在于,華為只是美國英特爾、TI、高通、博通、Skywoks等諸多公司的一家客戶,而且手機市場、通信設備市場的需求并非是有了華為才有需求,而是市場本身的需求在這里,華為被斷供后,原本屬于華為的市場會被中興、諾基亞、愛立信、蘋果、三星、小米、OV吃下,對于美國芯片公司而言,無非是把原本賣給華為的芯片,變成賣給華為的競爭對手。誠然,在這個過程中,有一段時間美國芯片廠商會蒙受一定損失,但談不上美國芯片公司沒有華為這個客戶就會破產的地步。
從頭到尾,川普有很多方式把華為搞休克,卻偏偏選擇拿槍口對著華為,卻引而不發,目的就是逼迫華為背后的中國讓步。此前,在中美重新達成協議后,形勢緩和,ARM宣布符合安全可控。
正是因此,鐵流將川普的行為喻為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根據媒體統計,中國共有239家企業及個人被納入“實體清單”(不包含中國臺灣企業和外國附屬公司),總數僅次于俄羅斯的316家。集成電路(19%)和通信(15%)兩大領域占比最多,其次是政府機關(8%)、航空航天(7%)和互聯網(7%)。不過,除了一家企業不斷的被媒體連篇累牘報道,并借助貿易摩擦完成了一次頂級營銷。其他238家企業都像隱形人一樣,這背后的奧妙,玄乎其玄。
臺積電的表態是兩面討好 誰都不得罪
外媒報道,臺積電稱其7nm工藝源自美國技術占比在9%至10%之間,可以繼續向華為供貨,但其14nm工藝的美國技術占比超過15%,或將受到限制。
鐵流認為,臺積電這種聲明是非常藝術的,是在政治和經濟兩方面充分平衡的結果。由于臺積電在技術上對西方具有相當強的依賴性——臺積電的設備高度依賴ASML、應用材料、科林、科壘等歐美企業,在原材料上對勝高、信越等日本、歐美企業有很高依賴性,因而不可能視美國禁令為無物。
在外媒報道美國計劃將“源自美國技術標準”從25%比重調降至10%后,必然要對外有所表示,而聲稱14nm工藝的美國技術占比超過15%,屬于受限制行列,顯然有向西方示好的味道。同時,臺積電又沒有堵死與華為合作的渠道,聲稱5nm/7nm工藝不受限制,顯然是受經濟因素驅動,不希望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而且當下華為最關鍵的是5/7nm芯片,一旦7nm工藝流片渠道斷裂,那么,華為聲稱自主可控的鯤鵬系列芯片在庫存耗盡后就立馬休克,華為商業上備受稱贊的麒麟990等芯片也會休克。一旦這種事情變為現實,對華為的商譽和商業利益的打擊都是毀滅性的。
另外,臺積電這種表態,也有利于臺積電的商業利益。因為這么一來,原本一些對工藝要求不高,完全可以用16nm工藝流片的芯片,華為也不得不用5/7nm工藝流片,這也能使臺積電賺更多的錢。可以說,臺積電的公開回應非常藝術,幾方都不得罪,還能多賺錢,可謂賊精賊精的。
川普是商人 不是軍人 目的是敲詐而不是核大戰
其實,本次事件最大的問題倒不是把美國技術比例降到10%,或臺積電供應鏈是否斷裂,而是美國可以肆意改變源自美國技術的比例搞長臂管轄。既然可以從25%降到10%,那么,將來時局需要,美國也可以把比例下調到5%、2%,這才是最可怕的。一旦美國這么玩,那么,臺積電的流片渠道肯定是指望不上了。華為的自主可控產品線和IT商業產品線都會遭遇毀滅性打擊。
有網友表示,如果川普繼續這么搞就是核戰爭。鐵流認為,核戰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川普是商人,不是軍人,從貿易摩擦開始到現在,川普的目的從來不是中美爆發熱戰爭,而是試圖立足于美國在高科技產業的優勢,通過把控上游產業鏈的方式卡中國ICT整機廠的脖子,進而逼迫中國政府答應一些條件。其實質還是人為的創造外交籌碼,然后通過這種人為創造出來的外交籌碼,以訛詐的形式簽訂協議,換取中國的真金白銀。川普的目的是敲詐而不是核大戰。
何況,中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擁有三基核打擊能力,中美真要熱戰,由于美國人口只有中國約三分之一,而且城市化水平更高,人口高度集中于少數大城市,就核大戰來說,中國還真不虛。即便從戰后重建的角度看,中國的縣城依舊蘊藏著大量人口和一定的工業基礎,從工業能力恢復和人口恢復來看,都比美國強。
因此,打核戰爭美國未必有多少優勢,還是當下用芯片卡脖子,美國的優勢更大。川普是商人,不是鐵血總統,一切行為的出發點都是真金白銀。美國對臺積電的威脅,著眼點還是敲山震虎,逼迫中國進一步讓步,付出更多真金白銀。鐵流猜測,川普的如意算盤是動動手指,發發推特,千億財富入甕。
當下,在媒體上放狠話沒有意義,除了讓民粹沸騰,打愛國牌營造光環之外,無法改變缺芯少魂的現狀。當務之急是查找短板,臥薪嘗膽,逐步替換國外元器件,構建紅色產業鏈。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