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龍芯中科技術有限公司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了以“新時代,芯生態”為主題的2019龍芯新產品發布暨用戶大會,發布了龍芯新一代通用CPU產品3A4000/3B4000。
龍芯3A4000/3B4000使用與上一代產品3A3000/3B3000相同的28nm工藝,通過升級微結構提升性能,主頻1.8GHz-2.OGHz,SPECCPU2006定點和浮點單核分值均超過20分,是上一代產品的兩倍。
龍芯3A4000/3B4000一如既往地強調自主研發。芯片中的所有功能模塊,包括CPU核心、片內互聯總線、DDR4內存控制器及各種IO接口模塊等的所有源代碼均自主設計。芯片中所有定制模塊,包括多端口寄存器堆、鎖相環、DDR4 PHY、高速IO接口PHY等版圖均自主研發。除了流片廠家提供的基本設計環境,龍芯3A4000/3B4000沒有使全任何第三方IP。
目前,國產CPU的短板并非工藝不先進,國內一些ARM CPU已經依靠臺積電的技術,在工藝上超越英特爾,然而,這些ARM CPU依然在性能上和市場上被英特爾吊打,根源就在于設計能力相對于英特爾有差距,特別是在單核性能上與英特爾有差距。
相對于國內ARM 廠商選擇的堆核心、堆工藝路線,龍芯選擇了修煉內功,延用28nm相對落后工藝,磨練設計能力的路線,升級CPU核的路線。目前,龍芯的GS464V在性能上接近AMD第一代Zen的水平,3A4000通用處理性能與AMD公司28nm工藝最后產品“挖掘機”處理器相當。
在2020年,龍芯將會推出12nm工藝的四核3A5000和16核3C5000,其主頻將提高到2.5GHz,單核性能上基本接近主流筆記本CPU的性能水平。就機關和企業辦公而言,3A5000已經屬于性能過剩了。
據小道消息稱,龍芯已經著手規劃3A6000,其CPU核爭取接近或趕上英特爾的skylake,主頻目標是3Ghz。不過,由于龍芯走的是自主研發道路,加上人少錢少,自然會比那些技術引進的ARM CPU的研發進度慢,3A6000問世恐怕要2022年以后的事情,大家不必在當下對3A6000抱太大期待。
實踐證明,跟在洋人身后吃土的路是走不通的,聯想已經證明這條路只能在商業上賺點血汗錢,無法像英特爾、微軟那樣掌握核心技術,并收割超額利潤。何況只要有川普在,哪怕跟在ARM身后做到第三、第四把交椅,川普動動手指、發發推特,就能把你打回原型。
當下,中國信息產業的根本出路在于建立獨立于Wintel和ARM+Android體系外的第三套生態體系。而不是拿國家資源去給ARM做嫁衣,更不能學老佛爺搞寧予友邦(ARM),不與家奴(龍芯、申威)的惡舉。
目前,龍芯的合作伙伴已經增至近千家,下游基于龍芯的開發人員達到數萬人,龍芯在政企、安全、金融、能源、交通、教育等各個應用場景中都有了諸多廣泛的應用,2019年龍芯芯片出貨量已經達到50萬顆以上,在國產化工作獻出綿薄之力。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