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業界認為5G最大的憂慮在于“三個3”:5G基站數量比4G多出3倍;單基站耗電量是4G基站的3倍;單基站的價格可能是4G基站的3倍。在“2019 GSMA北京創新論壇”上,中國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5G基站數量問題基本解決;中國移動正在多手段推動基站能耗降低;而基站價格問題還未解決,仍需要產業鏈共同努力。鐵流看到新聞這一段的時候挺振奮的,但仔細一看破解三個三倍的方式方法后發現,這些措施是一個大坑,采用了這些方法后,5G網絡比4G網絡體現不出多少優勢,等于是耗費巨資重復建設一張4G網絡。
低頻覆蓋將失去大帶寬
雖然一些商業公司竭力鼓吹5G改變社會,5G如何偉大,如何厲害,但實際上,這些都是商業公司基于商業利益做浮夸宣傳。事實上5G技術升級是疲軟的,在編碼、多址、組網、多天線、調制等方面,要么延用4G時代的老技術,要么用的新技術是0增益。
5G相對于4G來說,幾乎沒有技術進步。5G和4G的頻譜利用率是差不多的,如果同樣采用2x2mimo,20M帶寬的情況下,用戶會發現,4G和5G的網速是差不多的。中國聯通在雄安用三載波就做到了1155.8Mbps。香港4G商用網速也測出過980Mbps。這個網速基本追平現在5G網速。
在5G和4G的頻譜利用率是差不多的情況下,為了進一步提升網速,那么,就只能增加帶寬,4G用20M、60M帶寬,5G就用100M、500M、800M帶寬。暴力堆料還體現在增加天線數量,4G時代天線一般不超過8跟,5G則用128根、192根天線。同時,隨著天線震子單元的數量暴漲,射頻等元器件也隨之暴漲。繼而使5G的成本和功耗都隨之暴漲,同時,使用更高的頻率導致覆蓋只有100米至300米。
而如今,為了提升覆蓋,于是開始搞低頻組網。但這樣一來,就無法獲得大帶寬。800M、900M上,三大運營商合計只有70M帶寬,三家一分平均每家23M帶寬,這點帶寬用4G或用5G網速是差不多的。
李正茂表示,“原來的5G基站數量是4G基站數量的3倍,是基于3.5GHz頻率來做的預估。后來根據工信部的劃分,中國移動5G頻率為2.6GHz,也就是現在的4G頻段。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的壓力陡然釋放,我們可以利用和4G同樣的基站數量實現同樣的覆蓋。”
但問題在于,如果在2.6G上拿出更多帶寬,勢必影響到4G的用戶體驗。何況2.6Ghz相對于3.5Ghz的覆蓋也只是好一些,和2G的頻率遠不能比。
可以說,大帶寬和廣覆蓋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想要高網速,就必須用大帶寬,只能上中高頻,采用低頻,帶寬必然有限,由于5G和4G的頻譜利用率是差不多的,這種低頻5G網速和4G差不多,耗費巨資搞低頻5G組網,只是為5G而5G,實際上是重復建設一張4G網絡。
靈活配置天線降低能耗 同時降低性能
5G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暴力堆料,4G用20M、60M帶寬,5G就用100M、500M、800M帶寬。暴力堆料還體現在增加天線數量,4G時代天線一般不超過8跟,5G則用128根、192根天線......通過這些方式換取高網速,同時付出覆蓋、成本、功耗等巨大代價。
李正茂表示,“中國移動已經推出了支持靈活配置的基站,把基站收發的配比數往下減,有一些必要的地方就是64T64R,有的可以降到32T32R,有的甚至降低到8T8R,最大限度的節省能耗。同時,中國移動一直呼吁通過ORAN把無線網進一步開放,使它的產業生態更加開放。未來的幾百萬個宏站,對應的小站規模是幾千萬的量,開放后才能更加輕巧靈活,性能與價格才會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讓能耗進一步下降”。
這種做法有一個問題,5G的高網速就是靠64T64R等堆料措施堆出來的,把天線降低到8T8R,能耗是降下來了,但性能也降下來了。這種5G網絡不見得比4G網絡強多少,換言之,部署這種8T8R 天線的地方,十有八九本身流量壓力就非常小,現在的4G 8根天線也能滿足用戶需求。搞8T8R的背后動機,還是在5G功耗無解的情況下,行政指令又要求建5G,沒辦法,就搞8T8R應付一下,不管這個新網絡對4G有多少優勢,反正基站是5G的,信號是5G的,哪怕網速比雄安1.2Gpbs的4G網速慢一大截,但這8T8R的玩意也是5G,符合“政治正確”。4G哪怕便宜廉價實用,哪怕網速達到1.2Gpbs,不比5G差,但那也是4G,屬于“過氣網紅”。
靈活配置天線方案,只是說明了當下一些廠商和其御用喉舌吹上天的MIMO天線是多么不實用和失敗,無法滿足運營商的實際需求,運營商不得不進行靈活配置,才能夠大量運用。
降不了功耗 那就降低電價
目前,5G功耗問題基本無解,對于如何降低運維費用,李正茂表示,一些政府在行政方面已經做很好的榜樣。“山西、廣東等地方政府已經正式發文,對5G基站的供電提供優惠電價,我希望這個勢頭能夠成為燎原之勢,因為這對5G的產業發展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過去大家調侃“解決不了問題,那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現在的做法是,“降不了5G功耗,就降低電價”,解決問題的角度非常刁鉆,這等于是全體納稅人補貼5G電費。
結語
用低頻和“天線減配”部署5G,其實就是解決不了覆蓋、功耗、成本問題,不得已而為之。
這種做法的一個問題在于,5G和4G的頻率利用效率是差不多的,中國聯通在雄安用三載波就做到了1155.8Mbps。如果同樣采用2x2mimo,20M帶寬的情況下,用戶會發現,4G和5G的網速是差不多的。用低頻和“天線減配”后,5G就變4G了,李正茂的講話暴露出5G三大短板基本無解,按照中移動的“靈活部署”方案,只會重復建設一張網速和4G網絡差不多的5G網絡。
這種5G網絡雖然對于提升用戶體驗和讓老百姓享受物美價廉的電信服務來說沒啥意義,但對于運營商和設備商、終端廠商卻非常有意義:
設備商可以大量出售5G基站;
終端廠商可以拿5G手機做亮點賣一批5G手機;
運營商可以通過惡化原有通信網絡,逼迫用戶用5G網絡提升ARPU(用戶平均收入)。
除了老百姓多花錢之外,設備商、終端廠商、運營商都賺錢。其中,以設備商和終端廠商獲利最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