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中國對于學術腐敗和學術造假一直有高的容忍度。
此前,北電一位學生的“知網是什么”和“一根藤上七個瓜”事件,充分展示了高校腐敗的內幕,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到底還有多少位翟博士老百姓無從得知。
類似的,河北某大學鬧得沸沸揚揚的某事件,最后也以“不存在主觀造假”的說辭蓋棺定論。
而“漢芯”事件大名鼎鼎的那位上海交大教授,也沒有受到嚴厲處罰(刑事責任)。這種對于學術腐敗和學術造假的高容忍度,直接導致如今學術腐敗盛行,造假成風。
最近,南開大學C院士被國外博士質疑學術造假。伊麗沙白·比亞克在發文中提出了相關證據,“用 PS 代替做實驗“,涉嫌生物醫學領域的數據造假。以下為其提出的部分疑點。
疑點1、圖1顯示了的流式細胞圖中一些意外的重復特征。放大之后比較,可以看到明顯的PS痕跡,紅圈圈和藍圈圈中的圖片一模一樣,懷疑是復制粘貼。
疑點2、Figure 3D流式圖片 Medium 和 CH 組圖片重復使用,可以兩張圖的看到數據分布和計算結果一模一樣。
疑點3、圖6 A組及B組條帶重復使用,如下圖的紅框中標出
疑點4、圖4中 幾組流式細胞儀檢測組(圓點標出所示),出乎意料的相似,有明顯PS裁剪替換的嫌疑。
方舟子則指出,C院士可能存在數據造假的論文有18篇,包括一篇發布在頂級刊物science上面的文章。在這些論文中,曹院士基本都是掛名通訊作者。通訊作者雖然不是第一作者,一般都是由論文發表者的導師,課題組負責人擔任。
更有意思的是,曹院士還以第一作者發表過氣功和抗腫瘤的文章。
一位網友表示:
生物專業不能再這樣搞下去了,哪個生物實驗不是花費巨資!聽到生物試劑和儀器的價格估計很多圈外人都會驚訝的瞪起眼珠。結果呢,制造了一堆毫無價值的papers,其中甚至很多是造假的papers。都是人民的血汗錢啊。生物畢業生大多轉行了,但是培養一個生物碩士的錢要比培養一個計算機碩士的多很多。
另外,學術造假不是孤例,一位從事光伏行業的網友則表示:他所知的在其從事行業內就有多位院士學術造假。
前有翟天臨撕開學術不端的口子讓全國畢業生一片哀嚎,而今這樣大規模高等級的論文造假被揭發出來,這些學術不端的問題可能只是冰山一角。
由于造假最后的處罰往往是罰酒三杯,成本低廉,收益巨大。也難怪在CPU行業會有那么多馬甲CPU。具體到CPU行業,就是不論買IP做集成也好,還是直接拿洋人源代碼也罷,各個都敢宣稱自主可控,自主研發,完整知識產權。
因為拿洋技術穿馬甲的風險極低,收益很高,正如一位思想家(馬克思這話好像也是引用前人的)說:“如果有20%的利潤,資本就會蠢蠢欲動;如果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冒險;如果有1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冒絞首的危險;如果有300%的利潤,資本就敢于踐踏人間一切的法律”。
鐵流認為,對于學術造假和馬甲CPU應當零容忍。類似于漢芯事件,就應當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也許有人說,培養一個博士不容易,知識分子應當“法外開恩”,讓其知錯悔改,在崗位上發揮余熱。但問題是,追究刑事責任后,知識分子也是可以發揮余熱的。這種論調其實是“刑不士大夫”的翻版,通過法律將知識分子確立為特權階級。在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搞研發,并不一定要在企業和象牙塔里,對于一些有造假前科的知識分子,古拉格也是其發揮余熱的好地方。別嫌棄古拉格條件不好,是金子哪里都會發光的。當年科羅廖夫搞火箭,前期研究成果就是被斯大林流放到西伯利亞后,在勞改農場里完成的。
何況,人的潛力都是逼出來的。
古代就有一個故事,君主逼迫謀士出謀劃策,說限三天內想出計策。
一天想不出,挖一個坑把謀士埋半截身子;
兩天想不出計策挖一個大坑把謀士全家埋半個身子;
三天想不出計策全家活埋。
然后謀士當天就想出計策了。
類似的,當時如果不是曹丕以性命相逼,縱然曹子建才高八斗,恐怕也未必能夠七步成詩。
對于一些善于弄虛作假,愛耍小聰明打插邊球的人來說,在象牙塔那種安逸的環境搞研發,未必能出成果,甚至還會打插邊球學術造假。但進了古拉格以后,逼一逼可能還真能做出些真東西來。
為何類似于“漢芯”的事情屢屢發生,以至于諸多網友看到中國芯片新聞就調侃“打磨技術上新臺階”,就是因為懲處力度太小,沒人把造假當成不可觸摸的高壓線。
對于高校師生學術造假,不能只罰酒三杯。對于目前各路馬甲CPU紛紛宣稱自主研發、自主可控的亂象。宜效法80年代“嚴打”進行清理,對于敢于頂風作案,把馬甲CPU塞入黨政軍單位,危害國家信息安全的不法之徒,宜嚴格追究其責任。只有這樣,才能扭轉學術風氣,才能真正實現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安全不受制于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