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韓國三家主要電信運營商同時開通5G通信網絡,之后韓國以高額補貼方式迅速擴大5G用戶數量。眾所周知,現在的5G手機價格非常貴,售價數千上萬不等,三星的Galaxy S10 5G手機的256GB版本售價為1397000韓元(約8259人民幣),512GB版本售價為1556500韓元(約9202人民幣)。
因此,為了讓消費者購買5G手機,運營商選擇給予高額補貼:
運營商LG U+首先推出了折扣優惠,購買Galaxy S10 可享受35%折扣。
SKT將折扣優惠調整到40%,比LG U+優惠5個百分點。
之后,LG推出V50 ThinQ,韓國三大運營商提供的折扣優惠高達50%。換言之,5G手機消費者半價就可以買到。這使5G手機比4G旗艦機更具有性價比,因而帶來了一波換機潮。
同時,一些代理商、零售商渠道甚至免費送5G手機......
由于運營商、代理商的這種行為過度補貼5G終端,已經嚴重影響了市場秩序,韓國通信委員會監管層懷疑運營商向代理商、零售商暗地提供非法補貼,搞不正當競爭。韓國通信委員會召集SKT、KT和LG U+的高管,警告他們不要過度競爭,特別警告不能提供非法補貼,以避免削弱市場的整體公平性,如果發現任何違法行為,將被處以罰款。韓國通信委員會一名官員表示,“我們正密切關注5G智能手機銷售市場,如有必要,將采取行政措施。”
高額補貼燒錢的效果是非常驚人的, 至10月底韓國5G手機用戶已經超過400萬,位居世界第一。
不過,運營商也不傻,高額補貼帶來的是高昂的話費。以SKT為例,其5G月套餐最低費用約合人民幣325元,可享受8GB流量。而不限量的套餐資費約合人民幣710元。目前,超過60%的SKT 5G用戶使用的是約合人民幣537元的套餐。相對于韓國運營商高昂的話費,國內三大運營商開出的套餐還是要實惠一些。
雖然韓國5G用戶數量迅速增加,且流量費用頗為不菲,但實際用戶體驗卻無法讓用戶滿意。根據韓國紐西斯通訊社10月30日的報道,在開通5G通信服務半年后,3/4 的用戶反饋稱“不滿意”。根據一項從9月11日至10月6日進行的“5G通信服務調查”,結果顯示有47.95%的5G用戶表示“非常不滿意”,而回答“滿意”和“非常滿意”的僅占5.26%和6.43%。29.7% 的受訪者認為“能使用5G的地域太狹小”,22.8%的人認為“費用太高”,19.5%的人認為“與,宣傳相比,達不到預期的下載和使用效果”等。
從這些情況看,當下5G的實踐與鐵流以往對5G的介紹和預測基本相符,與某大商人和某通信巨頭給出的藍圖基本相悖。可以說,一些商業公司是為了商業利益浮夸宣稱綁架政策,進而促使國家在有問題的技術上大規模投資。
事實上,工信部通信科技常委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在講話中指出,5G的真正大規模商用則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韋樂平認為這個時間段將是2021-2027年。目前部署的10萬宏基站功耗較高、能力較差,未來可能很快會被淘汰掉,這相當于是要扔掉300多億的人民幣。
另外,普通老百姓根本沒必要買5G手機,對于這一點,工信部部長MW在9月20日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對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夠用了,不光是打電話、發短信,包括上網、看視頻,都是足夠的。當然對少部分特殊用戶,比如年輕人在從事電競、大型手游,可能現在的4G網絡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但那只是涉及一少部分人的高端應用,所以大部分應用4G足夠了。
一些商家竭力鼓吹5G手機如何牛逼,如何改變人類生活方式,或者鼓吹5G手機革新,其實是在忽悠老百姓繳納智商稅。對于這些為了商業利益浮夸宣傳忽悠大眾的企業,希望消費者能夠擦亮眼睛。
當下,對于5G應當認清現實,不宜過度吹捧,應當著力解決覆蓋、功耗、成本、應用四大難題,如果還是延續過去政商關系綁架決策+輿論綁架和搞文字獄滅殺一切說真話的聲音,那么,5G的最終只能淪為第二個TDS。
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希望對韓國的5G實踐引以為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