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上旬,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三大運營商的5G預約用戶合計超過1000萬戶。在開通預約渠道的同時,三大運營商還提供5G購機優惠、套餐折扣、贈禮服務等優惠措施,具體優惠條件如下。
中國移動:網齡5年及以上用戶可享受中國移動5G套餐7折優惠,5年以下用戶可享受8折優惠。領取后新老用戶可享受自訂購中國移動全國統一5G套餐的次月起連續6個月內5G套餐費7折/8折優惠。
中國電信:電信網齡3年及以上用戶享7折優惠,網齡3年以下及新入網用戶享8折優惠。預約成功的用戶,于2019年12月25日前辦理均可享受連續6個月套餐折扣,還可享有海量5G甄選號碼專屬購買權。
中國聯通:網齡3年及以上用戶享7折優惠,網齡3年以內及新入網用戶享8折優惠。用戶成功預約后,可享受自訂購中國聯通全國統一5G套餐次月起連續6個月內5G套餐折扣優惠。
最近,三大運營商5G套餐曝光,三家運營商5G套餐每月均不低于128元。而且三大運營商采用按照網速度定價的方式(運營商也開始嫌貧愛富了),中國聯通分了兩個5G網速檔次,聯通199元及以下價格的5G套餐,上網速度限制在500Mbps,套餐流量為30G,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299元及以上5G套餐速度可達1Gbps,套餐流量100G,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399元15G流量,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599元300G流量,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
中國移動分了三個5G網速檔次。中國移動的5G智享套卡(個人版),5G基礎服務5G上網速度限制在300Mbps,5G優享服務5G上網速度限制在500Mbps,5G極速服務5G上網速度限制在1Gbps。128元套餐流量30G,298元套餐100G,398元套餐150G,598元套餐300G。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
電信則是129元30G流量,199元60G流量,299元100G流量,超出套餐外的流量為0.03元/M。
從運營商的定價可以看出,老百姓花在5G上的話費恐怕相對于4G要進一步提升了。此前,華為高管余承東就公開表示,單一按照無限流量來收費是災難,要搞“經濟艙”、“頭等艙”。
從當下實踐看,基本被余承東言中。之所以如此,根源在于5G技術升級疲軟,網速依靠“堆料”暴力提升,比如天線,4G時代8根以內,5G就堆到128根、192根,帶寬也是翻了幾倍,因而只能到中高頻找帶寬,這又帶來覆蓋問題,基站密度和數量相對于4G明顯增加。暴力提升還帶來大功耗,相對于4G功耗提升了2.5至4倍......這些都導致5G的組網成本和維護成本大幅提升。
余承東之所以呼吁單一按照無限流量來收費是災難,要搞“經濟艙”、“頭等艙”。主要是怕運營商現有的盈利模式無法支撐高昂的5G基站采購和維護成本,所以鼓吹搞“經濟艙”、“頭等艙”,給出建議“幫助”運營商創收,進而使運營商有足夠的錢去買華為的5G基站。
對于運營商而言,一方面要求“提速降費”,另一方面行政指令要求建5G,完成政治任務,運營商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于是只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把5G建設和維護的高成本轉移到消費者身上,無限流量成為歷史,按照網速快慢來定價也就應運而生。
至此,富有毛時代特色的電信業,也開始嫌貧愛富——過去,普通市民能夠享受和馬云、王健林同等的電信服務,而在當下,為了填補5G基站成本高、電費高這個大坑,運營商也不得不搞“經濟艙”、“頭等艙”,讓有錢人享受到更好電信服務。
必須說明的是,當下的5G網速并沒有超過4G的范疇。2017年,中國聯通在雄安實現現有4G網絡采用的下行三載波聚合(CA)、4x4 MIMO和256-QAM技術,實際最高峰值下載速率達到1155.8Mbps。換言之,如果通過對現有4G基站進行升級的方式,完全可以達到現在5G網絡的網速。運營商推出的300Mbps限速5G套餐也是一個大坑。5G相對于4G最大優勢就是網速更快,結果運營商來個限速300Mbps,那么,消費者為何不選擇無限流量的4G,而選擇被限速且流量只有30G的5G呢?
現階段5G是不成熟的,存在覆蓋、功耗、成本、應用四大問題。
中移動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豫蓉在“5G商用與深化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研討會上表示,“5G基站的建設和功耗的成本是4G的3.5-4倍左右”。中國移動董事長楊杰就在GTI國際產業峰會表示,“當前5G基站價格是4G基站投資的2倍,功耗約為2.5-3倍,需要產業鏈攜手努力將這部分費用盡快降下來”。
工信部通信科技常委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在講話中指出,5G的真正大規模商用則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韋樂平認為這個時間段將是2021-2027年。目前部署的10萬宏基站功耗較高、能力較差,未來可能很快會被淘汰掉,這相當于是要扔掉300多億的人民幣。
在2019年全球智能物流峰會上,中國移動原董事長王建宙表示,目前由于手機缺乏特別的應用,所以凡是使用5G手機的人最主要的應用就是:測速度。“大家都在比,你看我哪測的速度。”
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其實沒必要換5G手機。
9月20日,工信部部長MW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對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夠用了,不光是打電話、發短信,包括上網、看視頻,都是足夠的。當然對少部分特殊用戶,比如年輕人在從事電競、大型手游,可能現在的4G網絡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但那只是涉及一少部分人的高端應用,所以大部分應用4G足夠了。
至于5G信號的覆蓋則是一個天坑,最多城市部分地區實現覆蓋,要像2G、4G那樣廣域覆蓋,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營商推銷5G是為了收回5G投資成本,由于政治任務,運營商已經投了很多錢,如果普通老百姓不用5G,那么巨額5G投資成本就無法收回。而設備商和終端廠商無限鼓吹5G,主要是為了多賣5G設備和5G手機,說穿了就是為了多賺錢。
對于當下價格死貴,且用王建宙的話說,最主要用來“測網速”的5G手機,土豪可以買個嘗鮮或者用來裝逼,普通工薪族還是沒必要去交這個智商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