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西省發布了5G產業的發展目標是:到2020年底,地級市中心城區5G網絡基本實現連續覆蓋和商用,全省5G基站累計達1.5萬座,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5個,5G在垂直行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初步顯現。到2022年底,全省主要城區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全省5G基站累計達5萬座,5G示范應用場景超過30個,5G與垂直行業應用深度融合的新業態、新模式基本成熟,垂直行業新動能接續涌現,5G對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賦能作用明顯增強,對壯大全省數字經濟的貢獻成為新亮點。
對于5萬個5G基站能否實現山西省主要城區實現5G網絡連續覆蓋暫且不論。山西省政策真正給力的是降低5G電力建設成本,補貼5G電費。
一是推動存量基站供電方式由轉供電改為直供電,優化5G設施電力供應申請審批流程,建立基站用電報裝綠色通道,提高通信設施用電報裝效率,組織推進具備條件的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工程,降低現有基站和5G基站電價成本。
二是支持基礎電信運營企業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將運營商基站通過智能電表統一計算用電量,并按照地市或省為單位進行統一計算后參與電力市場交易。
三是設定0.35元/千瓦時目標電價,對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后的5G基站進行電價補貼。同時,山西省市場監管局將組織查處對5G基站違規加收電費和電價外附加收費等行為,優化基礎電信企業的用電環境。
由于5G技術升級疲軟,依靠暴力提升性能,直接導致成本、功耗暴增,據估算,如果中移動建1000萬5G基站,按照日賺3億利潤計算,中移動全年利潤不夠交半年電費。功耗和電費是當下5G推廣的最大障礙。
由于功耗劇增,5G供電與現有的4G供電系統無法承擔,必須對供電進行全面改造,比如4G基站用的是220V的電壓供電,5G基站要改成380V的電壓供電;又比如4G 220V電壓只要零線和火線,5G 380V是三相四線,加上1根地線,總共五根線。原來的線路不能利用,要重新拉線,同時還要掛三相電表,投資大大增加。
而本次山西省政府的做法,則是為了推廣5G補貼電價,降低5G推廣的成本。等于是行政力量強制全民掏錢向特定產業或企業輸血。解決問題的角度非常刁鉆,以往大家調侃“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如今是“技術上解決不了5G電費高的問題,那么就納稅人掏錢補貼把電價砍下來”。
對于政策扶持,如果補貼方向、方式科學,能夠起到正面效果,但如果方向、方式出了問題,就變成行政力量強制全民掏錢給特定產業或企業。而且這是在5G和普通老百姓沒啥關系的情況下搞全民補貼5G。9月20日,工信部部長MW表示:對廣大用戶而言,4G手機夠用了,不光是打電話、發短信,包括上網、看視頻,都是足夠的。當然對少部分特殊用戶,比如年輕人在從事電競、大型手游,可能現在的4G網絡還不能滿足他們的需要,但那只是涉及一少部分人的高端應用,所以大部分應用4G足夠了。
當下很多鼓吹的5G應用,目前來看大多是偽需求。雖然地方政府在這方面無比熱衷,但產業發展還是要遵循客觀規律的。比如自動駕駛,明明還非常遙遠,但卻被媒體和商家炒作起來仿佛就在明天。必須指出的是,自動駕駛與5G沒有必然聯系——此前谷歌、百度無人車到處跑,壓根就用不到5G。
9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范區正式揭牌,百度、海梁科技、深蘭科技拿到全球首張自動駕駛商用牌照。一位朋友評價:對于5G,雖然也有不同想法,但發商用牌照沒啥問題;可是,自動駕駛,貌似還是個夢,能發商用牌照,就有點超預期了。不管怎么說,先把股票炒起來。
至于各地方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和引導,到底能夠結出怎樣的果實,還是交給實踐和時間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