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天津飛騰對外發布新一代桌面處理器FT-2000/4。
根據官方宣傳:
FT-2000/4通用計算處理器芯片集成4個飛騰自主研發的處理器核心FTC663,兼容64位ARMv8指令集,16nm制程,主頻最高3.0GHz,最大功耗10W,單核1GHz下芯片功耗降為3.8W。
在專業CPU性能測試軟件SPEC2006中,FT-2000/4全芯片實測整數計算得分61.1,浮點計算得分62.5,相比飛騰上一代桌面CPUFT-1500A/4提升近1倍,訪存帶寬提升3倍。
FT-2000/4主要技術參數:
采用ARMv8指令集兼容處理器內核FTC663
4核
16nm工藝
主頻2.6~3.0GHz
4MBL2Cache,每兩核共享2MB
4MBL3Cache,四核共享
兩個72位(支持ECC)DDR4-3200存儲接口
兩路16lane(每個可分拆為2個x8)、兩路1lanePCIe3.0,最多支持6個PCIe3.0接口
兩個千兆以太網接口
功耗10W
FCBGA封裝,引腳個數1144,封裝尺寸35mmx35mm
雖然飛騰的官方宣傳調子起的比較高,標榜自己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宣傳“FTC663 是飛騰 FT66X 系列中最新一代處理器核心,與之前核心相比,具備更先進的架構設計和微結構實現、更高主頻、更低功耗、更安全可信等特點”。
(飛騰官方微信號上的動態圖,這個自夸口氣大了一些)
但從鐵流拿到的數據看,FTC663相對于 FTC661和FTC662提升非常有限。FT-2000/4其實就是FT-2000提升工藝和主頻后的四核版本。
這方面最典型的證據就是FT-2000/4相對于FT-2000在IPC上幾乎原地踏步,提升非常非常有限。
據小道消息,FT-2000/4在主頻2.6GHZ下,單核定點16到17之間,多核定點55到57之間。單核浮點16到17之間,多核浮點57到58之間。
飛騰CPU這幾年的IPC提升非常迷:
FT1500A的單核性能為11左右(@2G),換算一下5.5/G;
FT2000的單核性能為12.4(@2G),換算一下6.2/G;
FT2000plus的單核性能為13(@2.4G)。換算一下5.4/G;
FT-2000/4在2.6G主頻下定點16.5,換算一下是6.3/G。
從中可以看出,就同主頻性能來說,FT2000plus反而不如FT2000,工藝從28nm升級到16nm,主頻提升了20%,IPC反而下降,單核性能只提升不足10%......
FT-2000/4的IPC和FT2000基本沒啥區別,與FT1500A的差距也非常小。
可以說,從2014年至今,飛騰在主頻提升上比較有建樹,從FT1500A的1.5G至2G提升到了如今的2.6G至3G,成績喜人,可喜可賀。
但在IPC方面,從FT1500A到現在的FT-2000/4,提升非常小,從5.5/G提升到6.3/G。
誠然,相對于自身來說,5年IPC提升20%也是進步。但相對于國內同行來說,就顯得比較一般了。
總而言之,FT-2000/4在IPC上原地踏步,主要依靠主頻的提升,把CPU性能提升上來。
目前,3G主頻基本是國內CPU公司在16nm的極限了,華為ARM服務器CPU采用7nm工藝,主頻也沒能到3G。飛騰即便上7nm工藝,估計主頻也是類似,服務器CPU主頻會低一些,桌面CPU會高一些,估計也就3G到3.5G之間,不太可能飆到4G。
由于主頻上再想往上拉已經非常困難。如果飛騰的FTC880無法實現較大進步,那么,在單核性能上,飛騰恐怕會跟不上自主CPU的腳步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