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月前,一位朋友留言,由于這位朋友來自一線,鐵流將他的留言整理一下,供大家參考。當時準備4月16日發文,之所以文章拖這么久主要是因為被和諧了。
之后,鐵流在溝通中表示:宏基站+微基站+皮基站+飛基站的部署模式太坑,組網成本和維護成本極高。
這位朋友表示:
至于皮基站和飛基站,估計除了重點場所,運營商應該不會很積極,畢竟太花錢了,而且皮飛基站基本把集成廠商的利潤空間給榨干了,鐵塔公司也沒法插一腳,屬于理論上東西可以,但超貴下游廠商都不待見的產品。
這位朋友又表示:
總的來說,這位朋友的觀點和鐵流以往的觀點都是類似的,現階段5G的覆蓋不行,組網成本和維護成本很高,電費很貴。
從運營商的公開表態和部分員工交流中,都能看出來,運營商對當下5G設備是不太滿意的。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4G網絡至少還要用10年。
工信部通信科技常委副主任、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在講話中指出,5G的真正大規模商用則還有一段較長的路要走,韋樂平認為這個時間段將是2021-2027年。目前部署的10萬宏基站功耗較高、能力較差,未來可能很快會被淘汰掉,這相當于是要扔掉300多億的人民幣。
“功耗較高、能力較差”、“扔掉300多億的人民幣”已經說明了當下的5G的真實水平。
一些利益集團推動5G并非5G技術有多革命,而是基于小團體的政績、業績,或個別商業公司的商業利益,或政治屬性的“獻禮工程”和“形象工程”。
而且地方上和集團已經有脫節的趨勢,集團很保守,但地方上為了“面子”、“政績”、“績效”制定的方案很積極。
由于中移動強悍的財力,和當下5G被封神,以及個別商業公司強悍的政商關系和一些官僚需要政績等等因素,5G的推廣是肯定的。
但由于技術升級虛假,覆蓋差、設備貴、功耗大三大問題制約,現階段5G想要像2G、4G那樣實現廣域覆蓋是不可能的,甚至連城市全覆蓋都比較困難。
用那位朋友的話說就是,“移動要是不在乎電費的話,在一個二線平原城市市區里能做到4g六七成的覆蓋能力,但一線和超一線就難講了”。
綜合來看,現階段5G很可能重蹈3G的覆轍,最終在行政指令下完成城市覆蓋,或城市部分地區覆蓋,廣域覆蓋還是要靠2G和4G。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