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體發表了《若美方繼續施壓,華為將打算棄ARM用RISC-V》的文章,文章稱,華為在昇騰910 AI處理器發布會上提到說,如果美方繼續施加限制,公司會放棄ARM考慮采用RISC-V。
昨日,ARM中國發言人、市場部負責人梁泉,首次以ARM中國官方的身份,澄清了Arm公司和Arm中國斷供華為是不實的,并表示目前仍舊和華為在合作,后續基礎架構也可以向中國客戶,包括華為進行授權。
那么,華為在ARM和RISC-V之間如何取舍?ARM方面的發言誠意幾何呢?
梁泉的發言與BBC的報道矛盾
就ARM公司而言,由于其商業模式,顯然是不愿意制裁華為的,畢竟如弗拉基米爾·伊里奇·烏里揚諾夫所言,“資本家可以出售絞死自己的絞索”,ARM也是非常想賺錢的。因而從始至終,ARM主觀上并不愿意制裁華為。
問題在于,很多時候,ARM公司身不由己,任何一家商業公司都必須服從于政治。
在5月16日美國宣布將華為納入實體名單之后,5月22日,ARM中國取消了原定于6月初在深圳舉行的新產品(AI相關)發布會。
并于晚上七點多,BBC直接拿到了ARM的內部通知文件:因為包含來自美國的技術,ARM(英國)已經要求員工“停止所有與華為及其子公司正在生效的合約、支持及未決約定”。
這與ARM中國發言人、市場部負責人梁泉的公開表態,“澄清了Arm公司和Arm中國斷供華為是不實的”明顯是矛盾的。
換言之,就是BBC和梁泉有一方沒有說真話。
必須說明的是,梁泉只代表ARM中國,也就是ARM在中國的子公司,而不代表ARM,更無法代表控股ARM的日本軟銀。就Cortex A76 A77等CPU核來說,根本不是ARM中國研制的,ARM中國根本不具備高性能CPU和GPU的研制能力,本身就是日本軟銀用來收割韭菜的工具。
梁泉這次站臺,其實和前段時間高通和給華芯通站臺有一些類似。當時,高通宣布放棄了ARM服務器業務,這對華芯通來說是晴天霹靂,為了穩住相關方的情緒和信心,因而高通總裁阿蒙還親自給華芯通站臺,在貴州公開表示“未退出服務器芯片業務將繼續支持華芯通”。
當然,最后結果大家眾所周知。
梁泉的這次公開表態,估計也是給華為站臺,打消外界對ARM制裁華為的疑慮。
至于為何選在這個時間,鐵流猜測,主要是因為在兩國元首在日本G20碰面后,川普有點松口的跡象,ARM在權衡利弊后,認為政治風險已經在可控范圍內。因而選擇在事態已經趨于緩和后出來表態。
華為將繼續綁在ARM的戰車上
華為“若美方繼續施壓,華為將打算棄ARM用RISC-V”這樣的表態,其實折射出ARM授權始終存在風險,因而華為對外放出這種話。
華為的意思說的通俗一些就是,“你別逼我,逼我我就和RISC-V一起玩耍了”。
一位IC設計資深工程師表示:
也是醉了,放棄arm算他有種,他也就天天嚷嚷罷了。
誠然,就一些嵌入式應用來說,把ARM換成RISC-V是沒有什么大的障礙的,華為如果有這方面的大動作,鐵流絲毫不意外。但就華為的麒麟芯片來說,拋棄ARM換RISC-V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主要是因為華為的智能手機高度依賴AA體系,受制于人。
鐵流認為,華為最近一系列展示自己有備胎的舉動,比如鴻蒙、方舟等等,和這次表示將用ARM換成RISC-V一樣,其實都是虛張聲勢,這從鴻蒙、方舟“按揭開源”和部分代碼放出后就撤回,而且代碼出了少錯誤都能看出來,這兩個項目是非常趕工的項目,是形勢所逼。
華為這些做法只是希望用這種方式對內堅定公司員工,社會輿論的信息,并營造企業技術光環,讓老百姓對華為的產品買買買。對外希望能夠忽悠川普,讓川普誤以為華為有備胎而放松制裁。
就華為表示可能放棄ARM用RISC-V這件事來說,如果華為真的敢于壯士斷腕,拋棄跟在ARM身后吃土的道路,采用RISC-V,并把原來的ARM芯片全部換成RISC-V,鐵流要為華為點個贊。
如果只是嘴炮說說,嘴上說我要棄ARM,但實際上還是跟在ARM身后吃土。特別是在遭遇ARM制裁后,還是擁抱ARM不吸取教訓,依然還是依賴ARM,那么,鐵流只能感慨政治課本中的金科玉律——資本天生具備軟弱性和妥協性。
在ARM制裁華為后,一些網友鼓吹“今天你將我拒之千里,明日我讓你高攀不起”,但從現在網絡上曝光的麒麟990相關信息來看,網友失算了,華為還繼續使用ARM。所謂的“放棄ARM用RISC-V”,華為只是說說而已。
一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