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手機操作系統,大家最熟悉的莫過于IOS系統和安卓系統,其實,除了這兩大手機操作系統之外,還有一些不少失敗者,其中不乏一些出生名門的操作系統,比如微軟的Windows Phone和三星的Tizen系統。
數年前,三星還沒有遭遇Note7自燃這個滑鐵盧,依然是智能手機安卓陣營無可爭議的霸主,不僅在手機份額上獨領風騷,在旗艦機上也與蘋果平分秋色。三星還有一項人無我有的絕技,那就是在硬件上能夠實現手機主芯片、存儲芯片、屏幕、攝像頭和傳感器等大部分零件的設計和制造,而且像屏幕、存儲芯片等器件,三星在行業里處于技術領先地位。在這種情形下,三星顯然不滿足于在操作系統上依賴安卓,打算另起爐灶,實現軟件和硬件通吃。
在三星聯合了英特爾公司和Linux開源社區的力量,在Bada和MeeGo操作系統的基礎上,開發了Tizen操作系統,然而,時至今日,Tizen操作系統在智能手機上慘敗于安卓和IOS,搭載Tizen操作系統的手機蹤跡難覓,三星干脆直接將Tizen系統直接用到自己的智能電視上面了。
三星雖然擁有充足的資金、較強的技術儲備和非常高的智能手機市場份額,但依然折戟沉沙,鐵流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是后起之秀很難打破壟斷技術體系。IT行業有一個特點,那就是硬件和軟件可以互相綁定形成壟斷,在個人電腦上,英特爾和微軟兩家公司壟斷了市場,這種壟斷具有極強的排他性,足以扼殺其他挑戰者。英特爾曾經力推安騰CPU,但面對X86+Windows的壟斷也是無可奈何,市場份額微乎其微并在數月前停產,該事件說明連英特爾自己都無法打破這種壟斷。在智能手機上,ARM和安卓也形成了類似的壟斷聯盟,ARM和IOS也形成了類似的聯盟,這使后來者在市場競爭中往往處于非常不利的地位,Tizen和MeeGo、LiMo、Moblin等操作系統一樣,因無法打破ARM+安卓的技術壟斷而夭折。即便是微軟和英特爾這樣財大氣粗的國際巨頭,在推廣Windows Phone和X86 CPU智能手機的過程中也是一敗涂地。
二是沒能形成自己的軟件生態。單純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并不難,真正難的是形成自己的軟件生態,軟件生態指的是各種應用軟件,比如即時通訊軟件、股票軟件、出行軟件、地圖軟件、視頻軟件、瀏覽器、訂餐軟件、網購軟件等APP,這些APP才使操作系統具備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軟件生態是操作系統的生命力所在。蘋果的IOS之所以能夠活得非常滋潤,根源在于IOS形成了自己的封閉生態,足以滿足用戶的各種需求,并鎖定一批忠實用戶。由于國外用戶對Google Play、Youtube、Gmail、Assistant等谷歌“全家桶”有較高的依賴性,而Tizen操作系統與谷歌的安卓系統存在競爭關系,這使谷歌必然對Tizen操作系統抱有一定警惕和敵視,缺乏主動兼容Tizen操作系統的決心和動力。而一旦國外消費者手機無法使用Google Play、Youtube、Gmail、Assistant等軟件,就像中國用戶手機上無法使用QQ和微信類似,會“勸退”大量潛在用戶,進而陷入惡性循環,生態差導致用戶少,用戶少又導致軟件廠商缺乏主動適配軟件的動力,進而導致生態一直起不來。
三是競爭對手太多,朋友太少,獨木難支。三星在推廣Tizen操作系統的時候,也曾經試圖拉攏一批盟友,比如英特爾、華為等國際巨頭。然而,作為競爭對手,華為顯然不會對推廣Tizen操作系統投入多少真金白銀,更多只是跟一下看看風頭。同樣的道理,由于與三星存在競爭關系,國內OPPO、VIVO、小米等手機廠商,也不會主動采用Tizen操作系統。英特爾在與三星的合作中也三心二意,雖然與三星合作開發了Tizen操作系統,但同時又投入巨資搞二進制翻譯,讓自己的X86處理器兼容安卓系統,并高額補貼聯想、華碩等終端廠商推廣X86 CPU的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結果在市場競爭中不敵ARM+安卓的壟斷聯盟,在虧損超過100億美元后及時止損。
四是三星自身缺乏勇氣和決心。要想打破寡頭壟斷,必須抱著破釜沉舟的勇氣一往無前,然而,三星在這方面卻有些首鼠兩端,不夠果斷決絕。由于Tizen操作系統在軟件生態上存在不足,三星在推廣之初執行安卓+Tizen的戰略。誠然,在商業上,這確實是比較保險的做法,但在實際操作中,三星在自家低端手機上搭載Tizen,在高端旗艦機型上搭載安卓,這就給外界一個信號,Tizen代表了廉價和低端,安卓則被打上了高端和旗艦的標簽,這極大的損害了Tizen的品牌和形象,使三星很難號召消費者去支持在技術上不夠成熟的Tizen。消費者用錢投票的結果是,三星內部對Tizen越來越不看好,對安卓越來越倚重,這又進步一步削弱了三星對于Tizen投入,最終導致三星在智能手機上放棄了Tizen,選擇在智能電視上使用Tizen。
站在時候諸葛亮的角度看,三星其實也是有機會的。由于三星體量巨大,橫跨金融、地產、酒店、造船、半導體等諸多行業,三星的營收曾經一度占據韓國GDP的20%,因而三星完全可以用計劃經濟的模式進行內部整合,由三星的老板和員工作為第一批客戶,通過內循環的方式不斷完善Tizen操作系統。同時,三星還可以借助其政商關系,讓韓國政府部門和公職人員配發搭載Tizen操作系統的公務機。在Tizen操作系統有了根據地和基本盤之后,再循序漸進,逐步向商業市場投放。
如今的華為,在技術實力、資金實力、行業號召力方面與當年的三星可謂各有千秋,但還達不到全面超越三星的水平。由于華為鴻蒙系統在技術上也是開源改,國產的含金量有限,也沒能捅穿前人的天花板,如何面對三星遭遇的困境,不再重蹈覆轍是華為當務之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