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媒體報道“Intel公司表示中國芯片公司可以在5年之內全面趕上美國芯片的設計制造水平”。
看到這則標題時,鐵流就認為是標題黨,看了內容,標題和內容確實對不太上。
文章的內容主要是說,Intel等公司呼吁美國聯邦政府盡快制訂并實施一項國家級的人工智能戰略,以使美國能擊敗中國和其他地方的新興芯片公司。
英特爾公司的建議包括幾個要求,如增加聯邦對人工智能研發和重新計劃項目的投資,還有政府應該釋放其龐大的數據存儲,這一舉措在提出棘手的隱私問題的同時,意在抵消中國龐大的數據優勢。在以英特爾公司為首的半導體產業的請求下,特朗普政府制定了總體目標,但沒有提供資金。
總的來說,Intel公司的說辭,并非中國芯片真的讓Intel感受到威脅,而是Intel等美國科技公司,拿“中國威脅論”向美國的官老爺們要“政府投資”和“開放美國政府掌控的數據”。這種做法和以往洛馬向國會要錢時,過度渲染J20和FC31對美國的威脅是一個套路——洛馬的這種做法被網友調侃“J20厲害,我,洛馬,國會,打錢”。
就人工智能芯片來說,雖然國內興起了眾多人工智能芯片公司,但這些公司絕大多數都是蹭風口講股市圈錢融資的,真正具有一定技術儲備認真做實事的只是少數幾家。而且中國人工智能芯片遠遠達不到對美國產生威脅,雖然國內眾多人工智能芯片公司在PPT上吊打英偉達,但在商業市場上,紛紛被英偉達吊打。
另外,鐵流以往的文章介紹過,雖然人工智能芯片的概念聽起來高大上,一些媒體鼓吹人工智能芯片做起來以后可以彎道超車,淘汰現有美國占據優勢的CPU、GPU等芯片。
但實際上,人工智能芯片只是補充,并非革新。未來,人工智能芯片會像GPU意義,集成進SoC/CPU里,對于性能有一定要求的場景,直接插一張加速卡,類似于插獨立顯卡。
回到“中國芯片公司5年之內趕上美國芯片的設計制造水平?”這個標題。如果Intel所指的中國包括中國大陸和臺灣的話,臺積電5年之內趕上美國芯片的設計制造水平是有一定可能的,但如果Intel僅指中國大陸,中芯國際要在5年之內趕上美國芯片的設計制造水平,恐怕不太現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