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中國官方微信號發布名為《鯤鵬凌云 泰山聚勢 | 服務政府數字化,共建融合新生態》的文章,雖然文章從內容看,像是華為拿合作伙伴的稿子改改,或直接拿合作伙伴的稿子發了,但內容上介紹了華為拿ARM服務器沖擊DZ市場。
雖然文章寫的氣勢凜然,并鼓吹政府使用ARM服務器CPU搞國產化替代,但文章配圖卻鬧了烏龍,而且像文章配圖中的鯤鵬916這種ARMCPU(Cortex A72),不適合進入政府采購,更不適合進入對安全較高的行業。
華為中國官微配圖鬧烏龍
官微發布的這張圖咋一看挺一回事的,但仔細一看出現問題,那就是曙光的服務器搭載了華為鯤鵬916處理器,根據央采目錄的情況,華為是自己做整機的,并沒有其他廠商做華為ARM CPU的服務器。而且就曙光公司以往的情況,其服務器搭載龍芯的概率更高。
因而鐵流查了一下曙光 L620-G25服務器,發現這款服務器CPU根本不是鯤鵬916,而是龍芯3B3000。仔細一看圖也能發現,鯤鵬916處理器是PS的。
鐵流猜測,由于國內各家CPU公司都對政府采購非常重視,因而各套方案都有,只不過配圖的編輯比較懶,因而直接拿龍芯3B3000的原圖PS,但PS掉了CPU型號,但忘了PS服務器的型號,因而鬧了一出烏龍。
鯤鵬916進入政府和安全市場值得商榷
鯤鵬916其實就是原來的Hi1616,其CPU核為從ARM公司購買的Cortex A72,由于技術買自ARM,就CPU核部分來說,沒有一行源代碼是華為自己寫的。相比之下,申威1621、龍芯3B3000的CPU核,其源代碼都是自己寫的。
CPU核對CPU至關重要,CPU核決定了CPU的性能、功耗、安全性等要素,而日常我們所說的雙核、四核、八核CPU芯片,其實是將2、4、8個微結構(CPU核)的接口互聯并集成到一片硅片上。
正因此,由于都是Cortex A72是購買自ARM的設計,所以Hi1616的性能、功耗、安全性很大程度上由ARM決定。就鯤鵬916這款CPU來說,在安全性上華為根本不具備話語權,能夠做主的,僅僅是把拿Cortex A72組合成16核、32核、還是8核的CPU芯片,以及在后端設計方面,在ARM留有的冗余范圍內,將主頻定得高一點還是第一點。
由于西方科技公司一貫有配合西方情報部門的慣例,以及ARM在此前爆出后門的新聞,這種買國外CPU核設計的CPU,能不能認定為自主可控芯片,能不能列入政府采購打進安全市場,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截圖源自中央機關采購目錄)
鯤鵬916具有很強的欺騙性
近段時間,由于國際風云變幻,華為在輿論上已然和愛國捆綁,一切贊揚華為不夠熱烈的聲音都會被斥責不愛國。這種輿論綁架連中國聯通都招架不住,在遭遇“不愛國”指責后迅速聯合國資委辟謠。
在此前的開發者大會上,華為余承東介紹了鴻蒙的特點(微內核、分布式OS、全場景)以及發展路線圖,卻沒有拿出任何實際上的東西。沒有文檔,沒有SDK介紹,沒說明開發語言,沒有IDE(集成開發環境)實例,本來應該交代技術細節的開發者大會上,什么實質性的東西都不給開發者看,而對技術不甚了了的各種外行和各路媒體卻集體沸騰到高潮。回頭開發者對鴻蒙OS有所質疑,或調侃華為“云開源”,還要被外行舉著愛國大旗打壓嘲笑。
在華為輿論封神的情況下,由于很多官僚不懂技術,受媒體的熏陶和轟炸后,會本能的認為,“凡是打華為標簽的,天然自主可控,天然掌握核心技術”,哪怕是華為和聯想同樣采用X86 CPU的服務器,在不少官僚的認知里,恐怕華為會被當成“自主可控”,“掌握核心技術”,而聯想卻無法得到同樣的評價,進而在各類政府采購中給予不遺余力的支持。最近,東莞和福州的云計算項目,華為連續以單一來源中標9960萬元和1.1億元可能是這種認識的具體體現。
因此,鯤鵬916這類ARM處理器比漢芯之流更具欺騙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