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G時代,一個基站可以覆蓋5公里以上,4G時代的一個基站也能覆蓋1到3公里,即便用中頻搞城市密集組網覆蓋,也有500米左右。根據5G試點,一個5G基站只能覆蓋100米至300米,儼然一個大號WIFI。
中國聯通在北京金融街的測試是11個微基站覆蓋了3.6公里的街道,而且這還是因為街道上沒有障礙物,而且只有幾個人在用5G網絡,在這種狀態下測試,幾乎就是純凈測試。
根據美國電信公司AT&T的測試,5G信號只能覆蓋180米。幾乎就是大號WIFI,與當年失敗的WiMax(全球互通微波訪問,一項高速無線數據網絡標準,主要用在城域網。)非常相似。
2019年4月,美國運營商威瑞森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兩個城市開展5G試點。在測試中,5G信號不穩定。而且5G信號穿透力很差,尤其是室內信號非常差,一進建筑物就回落到4G。5G穩定下載速度為400Mbps至600Mbps之間,上傳只有60Mbps,這與宣傳中的5G網速高達10Gbps差距很大。作為對比,香港的LTE網速測試,下行達到200Mbps至300Mbps,上行為50Mbps。
韓國部署5G最為極端,在幾十天內依靠高額補貼實現用戶從0至100萬的跨越。然而,Opensignal發布了一份韓國5G網絡的實測分析報告:
5G手機的上行平均速率為13.9Mbps,4G旗艦手機的上行速率為16Mbps,其他4G手機的平均上行速率為12.6Mbps;
5G手機的平均下行速率為111.8Mbps,4G手機的平均下行速率為75.9Mbps,其他4G手機的平均下行速率為47.7Mbps。
5G手機的平均時延為35.9毫秒,4G旗艦手機的平均時延為37.4毫秒,其他4G的時延為38.3毫秒。
這種網速相對于4G壓根沒有多少優勢。
5G信號覆蓋范圍偏小,以及信號穿透性差,這主要是采用中高頻段帶來的,在天線沒有發生革命性技術的情況下,覆蓋范圍很難有多少提升。
正是因此,華為高管余承東出席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時,呼吁5G技術用于2G、3G頻譜。余承東呼吁5G技術用于2G、3G頻譜,印證了現階段5G覆蓋偏小的問題。
由于高頻覆蓋差,低頻覆蓋好。而5G沒有誕生革命性技術,因而采取了暴力提升高頻擴容的辦法,在一些5G演示中,足足使用了800M及以上的帶寬,而4G只消耗幾十M的帶寬。
消耗大量帶寬的結果,就是5G無法在低頻部署,因為低頻頻譜資源有限。5G只能用帶寬資源更多的高頻。
然而,高頻雖然帶寬資源更多,但覆蓋實在太差,因而國內根本沒敢上高頻,只敢用中頻,在2.6G、3.5G、4.9G上拿出了合計約500M的帶寬,而且還是三家瓜分500M,不是三大運營商各分走500M。
只不過,中頻的覆蓋也一般,從試點上看,一個5G基站只能覆蓋300米左右,要用這種5G基站實現廣域覆蓋,成本會高到無以復加,使運營商根本無法承受。
正是因此,中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
受商用頻段高,新增站址困難等因素影響,即便使用中頻段,實現網絡連續覆蓋也有很高的難度。
由于現在工信部劃的中頻覆蓋能力也有限,才有了余承東所說的“呼吁5G技術用于2G、3G頻譜”。
不過,在低頻專門清理出500M或800M并不現實,因為低頻早已一個蘿卜一個坑,不僅運營商在用,還有廣電等單位也在用,利益瓜葛復雜,要清網非常麻煩,具體參考小靈通退網。何況,2G網絡是如今中移動的重要利潤來源,而且2G也是中移動作為技術兜底的網絡,讓中移動馬上關掉2G并不現實。
現階段5G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功耗。之前已經介紹過了,5G基站的功耗的功耗是4G的2.5至4倍。造成這種結果的根源就是5G技術升級虛假,依靠暴利堆料提升網速,結果自然是整個系統功耗爆炸式增長。
據一位業內人士告知:中國電信估算,如果廣東省用5G實現無死角全覆蓋,一年電費就搞到200億元,而電信一年的利潤也就這個水平。
如果按照網絡上公開的規劃,中國電信、聯通的5G基站將為目前4G基站數的2倍以上,而中國移動將為目前的4倍以上。則需要建上千萬個5G基站。如果這個規劃變為現實,僅僅電費,就足以讓運營商頭痛了。
正是因此,有網友調侃“國家電網是最大贏家”。
除了電費貴,5G設備也貴,加上5G基站密度要成倍提升,會導致組網成本很貴。而巨額的組網成本和維護成本最后都要轉嫁到用戶身上,這會使現有的商業模式難以為繼。
因此,華為高管余承東出席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時表示,“5G時代要重新考慮收費模式,單一按無限流量是災難”。
最近,電信發布一份文件《關于調整電信暢享套餐的通知》。文件提到,將在9月1號起取消并停售“不限量套餐(無限流量套餐)”,已開通的無限流量套餐“優化”為普通版暢享套餐。
也就是說無限流量套餐可能將成為歷史,套餐外流量的價格為:
129元以內的暢享套餐,流量5元/G,199元以上的套餐,流量3元/G。
目前,電信已經用實際行動響應了華為余承東“5G時代要重新考慮收費模式,單一按無限流量是災難”號召。而出現這種情況的根源在于5G技術升級虛假,暴力堆料大幅提升成本。一方面“提速降費”降低運營商盈利能力,另一方面行政指令要求運營商建5G,運營商實在沒辦法,覺得余承東說得對,取消了無限流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