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相關部門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有記者就“不可靠實體清單”提問,新聞發言人回應稱,有關不可靠實體清單的相關規定,我們正在履行必要的程序,將于近期公布。
鐵流認為,不可靠實體清單既可以成為對外商的威懾,也可以成為保護國內企業發展的護身符。
以此前鎂光公司為例。在鎂光公司宣布已經暫停向XX供貨后,一旦鎂光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那么,中國企業必然會優先向三星、SK海力士等企業下訂單。而且從長遠來看,這會給國內整機廠敲響了警鐘,使國內整機廠放棄過去只“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的做法。迫于川普帶來的壓力,國內整機廠有很強的危機感和動機,在國內器件不如進口器件的情況下,采購一定比例的本土器件。一旦紫光的NAND堪用,國內整機廠的訂單恐怕會紛至沓來。
類似的還有高通,目前,高通的ARM芯片不可替代性非常低,中國大陸廠商展銳完全可以在中低端手機芯片上替換掉高通的手機芯片。在高通宣布暫停供貨后,如果因為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促使國內O、V、M等整機廠將原本高通的中低端芯片替換成展銳的新片,這對高通將造成巨大打擊。
一旦在實踐中出現一、兩個因被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而業績和股價暴跌的例子,恐怕美國科技公司在追隨川普禁令的道路上就要掂量掂量了。
即便是一些國內短期內幾乎替換不了的設備和原材料,比如ASML、應用材料、科林、科壘的設備,或是陶氏化學、勝高、越信的原材料。對于這些廠商而言,不可靠實體清單也是一種威懾。
另外,鐵流認為,在國內有同類產品可以進行替代的時候,最好對列入不可靠實體清單的企業,增加一些額外的負擔。降低其產品的性價比,以保護本土企業成長。這種額外負擔可以憑借“反壟斷”的名義進行。
如此一來,當西方科技公司意識到,禁售產品給中國企業會帶來巨大的負面影響,而不是像這樣,想禁就禁,解禁后又大肆賺錢。而且只要進了不可靠實體清單,這種“前科”幾十年洗刷不掉,會持續影響該公司在中國的業務。那么,西方高科技公司恐怕就要“三思而后行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