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載自鐵流最新公眾號“鐵君”(tieliu1888)
日前,2019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其中FT1500A名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名單上。對于國產CPU榮登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展示了國家對CPU的重視,這是好事情。但目前,國產CPU無論在技術上,還是在商業上,都和英特爾有著巨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將一款從性能指標和商業表現都比較一般的CPU套上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殊榮,未免有些過了。國家級榮譽應當在技術指標上或商業表現上追平或超越英特爾后再授予比較妥當。在趕上英特爾之后,榮獲任何大獎都是水到渠成的。
FT1500A性能怎樣
FT1500A為一款ARM CPU。在2015年的時候,就有新聞報道,FT-1500A系列CPU處理器研制成功。新聞中報道:
日前從天津市科委傳出消息,FT-1500A系列CPU處理器目前研制成功,其關鍵技術國內領先,已量產上萬片,預計2015年全年量產超過10萬片,應用覆蓋服務器和桌面,在辦公、數據中心、金融等多個行業領域實現應用......研發的基于FT1500A的麒麟操作系統,目前簽訂購買合同1000多萬元。
從中可以看出,FT1500A在2015年就已經量產,而且從發布會的照片上看到時間是2015年的3月。由于從樣片到商業量產一般需要1年,因而FT1500A有可能是2013年年底至2014年年初完成流片,然后于2015年實現商業量產。
對于FT1500A的性能,由于官方告知FT2000的單核性能相比FT1500A同頻下提升10-20%,全芯片性能與Intel Xeon E5-2695v3相當,因而就用FT2000做參照。FT2000的SPEC測試(2GHz)初步測試結果如下:
SPECint_base2000:1610
SPECfp_base2000:1589
SPECint_base2006:12.4
SPECfp_base2006:11.3
大家把單核性能降低10-20%基本就是FT1500A的單核性能。就這個性能來說,大致相當于同時期英特爾主流CPU的三分之一,與同時期的龍芯、兆芯、申威等CPU處于同一水平。就市場表現來說,從2015年商業量產至今,商業市場依然看不到FT1500A,即便是特殊市場中競爭,FT1500A面對龍芯、兆芯、申威等CPU也沒有取得多少優勢。
如果就服務國家級工程來說,用于天河1號和天河2號的是FT1000和FT1500,這兩款CPU是基于SPARC開源代碼開發的CPU,FT1500A是ARM,FT1500和FT1500A只是看起來像,實際上并無繼承關系。
因而,將一款技術上明顯遜色于英特爾,即便和國內同行比也不領先,在商業上表現也很一般,也未服務于超算這類國家工程的CPU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即便是展現LD重視“千金買馬骨”,也有些過猶不及。應當在國產CPU在技術指標上或商業表現上追平或超越英特爾后再授予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比較妥當。也許有人說追平英特爾太難,那么退一步說,至少單核性能達到英特爾一半,商業市場老百姓能買到再評獎更妥當。
另外,FT1500A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還有一個很麻煩的問題。那就是這款CPU在性能上和市場表現上比較一般,如果FT1500A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那么性能更強的FT2000和FT2000Plus是不是也要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華為的鯤鵬920自稱是業界最高性能ARM CPU,將來是不是也要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SW26010幫助神威太湖之光超算在TOP500刷榜,是不是也要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單核性能大約是FT1500A 兩倍的龍芯3A4000、兆芯KX6000,將來是不是也要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畢竟,如果連廖化都成為“五虎上將”,給魏延、馬岱、關興、張苞等將領加封是理所當然的,如果一碗水端不平,恐怕吃瓜群眾會非議評獎的公平性。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FT1500A自主比不上龍芯、申威,性能比不過海光、華為,市場化表現也很一般,為何唯獨FT1500A獲國家大獎。
由于技術引進是需要仿制——修改原始設計——再創新這樣一個過程,就SPEC06測試結果來看,并沒有展示出相對于同時期ARM公版架構有何優勢,畢竟技術發展都是迭代引進的,不可能一下子大躍進,且CPU源代碼100%自己寫。蘋果做ARM,也是拿ARM A8 A9 A15改了三代5款處理器,才走上了獨立設計的道路,而且蘋果的CPU核在性能上優于同時期的ARM,這就打消了外界對蘋果CPU含金量的猜忌。
而從FT1500到FT1500A,把SPRAC換成ARM,立馬就實現單核性能翻4倍,然后FT2000和FT2000plus兩代CPU單核性能增長有限。這和蘋果的情況截然相反,這種局面很難徹底打消行業里對其FT1500A源代碼100%自己寫的質疑。在這種情況下,去評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不是特別合適,最好達到蘋果那樣,性能明顯優于ARM公版,再去評獎比較穩妥。
麒麟系統榮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雖然在官方公布的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名單上沒有麒麟系統,但根據人民日報的報道,以及官宣展示,麒麟系統榮獲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其中的原因在于,一些項目是不公開的,有些單位自己會說一下。比如17年特等獎,官網上就兩個,其實還有一個,只是官網上沒公開,但這項技術成果媒體都報道了,麒麟系統也是類似。
這里說明一下,這個麒麟系統和當年的銀河麒麟不是一回事,當年的銀河麒麟是863成果,高度借鑒了bsd的代碼。根據網絡公開消息:
在2006年4月27日網友Dancefire的一篇技術分析文章中聲稱,通過對麒麟操作系統2.0版本進行反匯編,麒麟操作系統與美國開放源代碼的FreeBSD操作系統5.3版本相似度在90%以上。更多的證據指出,麒麟操作系統僅僅是對開源的FreeBSD進行了一定的修改,而不是新聞媒體所說的 “中國獨立研發成功”和“擁有完全自主版權的內核”。
不過,這個麒麟系統和當年的銀河麒麟也有類似的地方,銀河麒麟是借鑒BSD,而這個麒麟系統是借鑒Linux。
事實上,基于Linux開發一個操作系統并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特別是還有歐美公司提供fedora、Debian等發行版的情況下,開發一個操作系統的難度就更低了。
因此,基于Linux開發一個操作系統,然后就獲得了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就讓人感覺有點那個啥了,不知普華、深度這些操作系統廠商作何感想。
誠然,由于信息的不透明,可能其中有麒麟系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隱情大眾并不知曉。
國家信譽需珍惜 CPU公司應專心發展產業
近年來,由于川普的所作所為,全中國的老百姓都充分認識到了“缺芯少魂”帶來的痛,也都非常期盼國產CPU和操作系統能夠把英特爾和微軟趕出中國市場。
然而,在網絡輿論上,一說起國產芯片,各種“打磨”、“砂紙不夠用”、“山寨”、“騙經費”的調侃充斥在評論中,而“漢芯”事件又加固了部分國人的固有印象,這使很多人對國產芯片持著懷疑態度,甚至還傷害到了真正干事的單位。
時至今日,依然有網友把漢芯的事情套在龍芯身上。前幾日,國科大校長給2019級本科新生信中嵌入了龍芯3A1000 CPU,結果還有人把漢芯的事情安在龍芯身上。
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一些媒體在報道中,非常喜歡用“厲害體”,而我們的官方評獎,以及一些官方報道又給拿國家信譽給“厲害體”背書。
而當市場上,國產CPU依然看不見蹤影,始終是英特爾壟斷市場。我們的官方又用國家信譽各種給國產CPU背書,并給予各種頭銜和禮贊,這很容易使老百姓感覺,“這些國產CPU都是騙經費的”,繼而張冠李戴,對任何國產CPU抱著負面看法。甚至對國家榮譽也會產生一些微妙的看法。
畢竟,當不明真相的群眾對榮譽榜單中的某個項目產生疑慮后,自然會對榜單內其他項目也產生疑慮,進而產生信任危機。
從人民日報對2018年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報道看:
交通領域,由濰柴動力牽頭完成“重型商用車動力總成關鍵技術及應用”,改變了我國缺少重型動力總成核心技術的被動局面;電力領域,攻克電網山火災害帶電防治技術,社會效益顯著;能源領域,大深度高精度廣域電磁勘探技術與裝備的發明,實現了資源探測技術由粗放型到精細型的跨越,為深地資源探測提供了“中國范本”。此外,自主研制的麒麟操作系統、軌道交通永磁牽引系統、大尺寸高性能激光偏振薄膜元件、汽輪機減震阻尼葉片等成果,打破了國外壟斷,改變了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
然而,無論是去年的麒麟系統,還是今年的FT1500A,至少從人民日報的介紹來看,其社會效益和技術指標都遜色其他獲獎項目一籌。
即便在打破壟斷和改變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角度說,FT1500A也不是唯一解。何況ARM制裁華為的事件表明,FT1500A也存在被ARM制裁的風險,并沒有改變受制于人的局面。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技術上和商業上,國產CPU和OS都與英特爾和微軟有著巨大差距。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放下名與利,低調務實,埋頭苦干,力爭在技術指標上和商業市場份額上追趕英特爾,在功成名就之后,榮獲任何大獎都是水到渠成的。
文末,鐵流認為,國內各家CPU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升CPU技術指標和產業化發展上,不要把精力放到評獎上。不要過分看重這些評獎,最好也不要參與這些評獎。龍芯就明確說過,從不主動申報國家獎項,堅定不移的走市場化道路。國內CPU公司還是不要在科研報獎上做文章,認認真真,扎扎實實的推動CPU國產化替代。
當老百姓都用上的國產CPU后,自然會對這家CPU公司交口稱贊。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獎銀獎不如老百姓的褒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