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我國發展核心技術形成了以市場換技術和市場帶技術為主要特點的兩條道路。所謂市場換技術,就是通過合資等方式把中國市場給予國外企業,希望在合資過程中得到次一等的先進技術;我國汽車產業是市場換技術道路的典型代表。
事實證明,走這條道路在發展核心技術方面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所謂市場帶技術,就是充分發揮我國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充分利用中國大陸本土市場,通過體制內市場引導,形成技術能力,帶動技術進步,再參與體制外市場競爭。我國航天產業是市場帶技術道路的典型代表。
事實證明,走市場帶技術道路更有利于我國發展和掌握核心技術。
在歷史上,英國、美國都是通過市場帶技術的道路而崛起的。英國通過對本國市場的保護擊敗了荷蘭和西班牙而崛起,造就了對世界近代史具有決定性影響的產業革命。
1485年推出了支持羊毛工業的貿易保護主義政策;
1587年完全禁止羊毛出口;
1651年通過航海法案;
1672年通過谷物法;
1699年通過“羊毛法案”禁止進口殖民地的羊毛制品,擠垮愛爾蘭具有競爭力的羊毛工業;
1700年通過禁止銷售印度棉布的法令;
1815年通過了新的谷物法,提高了對農業的保護力度。
直到1860年,當英國產業革命已經完成相當一段時間后,英國才取消所有貿易和關稅限制,并把自由貿易打造成自由、民主的化身,勸說落后國家也實行自由貿易。
但是,美國人很容易地就識破了英國人的伎倆。針對英國人有關自由貿易的勸說,當時的美國人回答說:
“自由貿易是一個理想,美國會在時機成熟的時候公開宣揚真正的世界主義原則。這將是當美國人口上億而且海上到處都有美國船只的時候;此時美國的工業已經臻于完善,紐約和費城分別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商業中心和制造業城市;此時地球上再沒有任何勢力可以與美國這顆巨星抗衡,然后我們的子孫后代會在包括陸地和海洋在內的整個世界上公開地宣揚自由貿易”。
正是在這種思想指導下,從19世紀20年代到20世紀30年代,美國實行了舉世罕見的高關稅保護主義政策,美國經濟是在30%進口關稅的銅墻鐵壁的保護中,培育和提升本土技術實力。只有在其工農業帝國的穩固地位無法被其他國家所撼動的時候,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美國才開始大力推行自由貿易。
就德國來說,也是在建立了關稅同盟后,德意志各諸侯國的工業才得到迅速發展。
就芯片這個行業來說,中國可以在以下三個方面推進市場帶技術。
首先是黨政市場。黨政市場是自主技術的最佳孵化池。應當在政策上加大力度引導、迅速推進國產芯片在黨政市場的應用,在當下已經有自主芯片成功規模化試點先例的情況下,應快速加大應用比例,快速形成替代。
其次是應當在關鍵行業市場建立根據地。石油、電力、交通、金融、電信等一些關鍵行業事關國家命脈,因而必須實現國產化替代。同時這些行業應用軟硬件耦合度高,軟件生態相對于民用場景要簡單很多,比較適合國產芯片進行替代。因此,可以在石油、電力、交通、金融、電信等一些關鍵行業形成規模化應用,建立“革命根據地”,實現正向循環。
最后是在商業市場宜循序漸進進行替代。由于商業市場對芯片的價格、性能、功耗等參數都非常敏感,在國產芯片和國外芯片有差距的情況下,盲目推進國產化替代有可能適得其反。因而宜采用循序漸進的方式,一個山頭一個山頭的進行攻克。比如鼓勵民間商業公司采用國產芯片,對于采購比例和規模較大的公司,可以予以一定政策優惠,比如減稅。這樣一來,就以實際商業利益驅使商業公司去采用國產芯片。
對于當下而言,美國一意孤行對中國來說既是挑戰,也是機遇。因為這一方面會使中國IT整機產業比較難受,另一方面,也會使國內整機企業對美國供應商多一個心眼,并有目的性的扶持本土芯片供應商。同時,川普的做法還使國內一些鼓吹“造不如買”之徒失去市場,會使國家投入更多資源用于自主研發。
由于中國是全球最大電子消費市場,完全可以效法英國、美國和德國當年的做法,以市場帶技術的方式發展本土芯片產業。誠然,這需要時間,無法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恒。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