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由于擔心公眾健康受到影響,計劃在比利時布魯塞爾提供高速5G無線網絡的試點項目遭停。根據官方消息,5G建設叫停是因為5G試點項目因為無法滿足布魯塞爾目前的輻射標準,布魯塞爾-首都大區政府的環境部長Céline Fremault近日對當地媒體Bruzz稱,她不會給該項目開綠燈。
布魯塞爾大區環境部長Céline Fremault說:“如果本該保護公民健康的輻射標準得不到重視,不管5G與否,我都不歡迎。畢竟布魯塞爾的公民不是實驗的小白鼠,他們的健康不是我能用利益取舍的,這是不可置疑”。
根據媒體的報道,
一些專家發起的請愿書稱,相比于已經存在的通訊網絡2G、3G和4G,5G將會大大地增加無線頻率輻射的強度。無線頻率輻射已經被證明對人類和環境有害,如癌癥、心臟病和糖尿病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電磁污染引起的。如果電信行業計劃中的5G網絡成為現實, 那么地球上沒有一只鳥、一只昆蟲、一株植物能夠逃脫電磁輻射,而這種電磁輻射的強度要比現在的強上幾十倍、幾百倍, 地球上的生物將無處可逃。這些5G的計劃將會給人類和地球上所有的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不可逆轉的和永久的傷害。
那么,媒體說的5G輻射問題是真的么?
就5G基站來說,從公開數據來看,中移動的4G基站輻射功率是40瓦,而5G基站的輻射功率為200瓦。正是因為5G在輻射功率上確實比4G大一些。
由于5G的頻譜利用效率相對于4G提升非常有限,因而,要把性能提升上去,必然就需要大帶寬,就是鐵流以前文章里寫過的原本4車道改成64車道。隨著帶寬增加,肯定是載頻變高。載頻高了以后,會出現抗擾能力下降,所以應該會適當的增加天線的輻射功率所以5G同覆蓋會增加一定的輻射功率,這是必然的。
因此,早在2018年7月,比利時政府與三個電信運營商達成協議,欲放寬布魯塞爾嚴格的輻射標準,要求改變布魯塞爾目前“每米不超過6伏”的標準(2G、3G、4G都能滿足這個標準)。目前,比利時郵政和電信服務研究所建議布魯塞爾采用更高的輻射規制標準——每米14.5伏到41.5伏之間,以支持5G技術的部署。
在新技術應用和保護環境和人民身體健康之間,就必須有權衡,實現兩者的雙贏。
對于功率問題,中移動已經把上限卡死在200瓦了,就是處于保障人民身體健康的考慮。
由于西方發達國家一直以來多有在環保方面過于上綱上線的先例,因而國內不必對布魯塞爾的事情太過當一回事。
同時,對于5G在輻射方面確實比2G、3G、4G大不少的情況,相關部門、企業、大學、醫院也應當積極開展研究,比如利用新技術降低輻射功率,或者通過充分的醫學研究證明,每米14.5伏到41.5伏之間的輻射量也是安全的,避免人民群眾以訛傳訛,過分憂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