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體報道,中國5G即將商用發牌。相對于以往的一般是三大運營商獲得牌照,媒體稱廣電也可能獲得牌照。
在2018年11月22日,在“推進全國‘智慧廣電’建設現場會”上,相關領導宣布“GX部已經同意廣電網參與5G建設,國網公司正在申請移動通信資質和5G牌照。”
有媒體聲稱:
廣電有一個優勢,其他三大運營商無法比擬,就是黃金頻譜:700MHz,處于低頻,不僅網絡覆蓋效果好,又節省資源。如果廣電獲得5G牌照,將讓電信運營商與廣電處在三網融合的同一起跑線上。此前,三大運營商均有IPTV牌照,但廣電只有固網牌照,而沒有移動網絡牌照。而此次5G牌照將讓四家在業務上處于相同水平,更有利于競爭,讓業務進一步融合發展。
那么,廣電可以借助5G咸魚翻身,趕超三大運營商么?
誠然,700MHz是黃金頻譜,非常寶貴,對于解決當下5G覆蓋范圍偏小有明顯作用。
無線電覆蓋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低頻覆蓋好,高頻覆蓋差。如果用黃金頻率建1個基站,其覆蓋范圍可以媲美用高頻建N個基建。因而對于運營商而言,黃金頻率可以大幅降低基建成本。這里再說明一下,這種低頻率的頻端和高頻率的垃圾頻段之間的差異會差異到什么地步,只要頻率上一個數量級,頻段天然的寬度就會多出10倍。
所以低頻率(2G使用的頻率段)的頻譜資源非常寶貴,它的衍射能力能夠覆蓋數公里,而高頻率的覆蓋很差。在2018年11月15日,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召開美國首次5G頻譜拍賣會,開啟28GHz毫米波5G頻譜(27.5-28.35GHz頻段,共計850MHz)拍賣,這已經屬于毫米波的范疇。
目前,美國5G使用毫米波,測試結果是覆蓋只有180米至190米,而且一進建筑物就沒信號。國內采用中頻,覆蓋比美國用毫米波好一些,但也有限,根據某運營商的測試,5G基站覆蓋達到300多米。
但相對于2G基站的覆蓋數公里,和4G的1至3公里,差距還是太大。
正是因此,中移動副總裁李正茂表示:
受商用頻段高,新增站址困難等因素影響,即便使用中頻段,實現網絡連續覆蓋也有很高的難度。
此前余承東就呼吁用低頻部署5G,把2G和3G退網,把頻譜資源騰出來給5G。然而,從實踐上看,把更多低頻頻譜資源清出來給5G不太現實,大家可以參照小靈通退網......
這樣一來,廣電用700MHz黃金頻譜就具有稀缺性了。
但仔細分析,即便有700MHz黃金頻譜,廣電也很難和三大運營商競爭。
首先,5G的發展路線就是高頻擴容,如果5G要實現藍圖中的宣稱,那么,必須使用大帶寬——此前,愛立信的測試也是在15Ghz這個點上前后開辟800M的寬度,即14.6到15.4Ghz之間的寬度。國內設備商的極速測試也是類似,都是在800M以上的大帶寬的條件下跑出來的網速。
由于高頻覆蓋實在太差,加上還有其他技術難題,因而國內目前只上中頻,但中頻頻譜資源有限,相關部門竭盡所能只能了500M左右的資源,而且還是三大運營商三家分。因此,現階段5G即便已經獲得了數倍于4G的帶寬,但在網速上,由于帶寬不足,是跑不出測試中的高網速的。
而目前,廣電手里僅有700MHz黃金頻譜,帶寬有限。而GX部是三大運營商的娘家,一旦三大運營商獲得高頻頻譜資源。由于三大運營商帶寬優勢大。那么,如果三大運營商在車站、商業綜合體、體育場等人流密集區域不惜下血本投資基建,那么,無論在容量還是在網速上,廣電很可能處于先天劣勢。
其次,廣域覆蓋才是移動通信的剛需。
在談這個問題是時,先要講清楚為什么Wifi傳輸速度這么高,但無線電信運營商仍然能夠生存下來的根本原因。
在WIFI免費的情況下,4G網絡沒有死掉,反而具有很強活力,原因就在于用戶對于普遍覆蓋(任何地點任何時間都能接入)的網絡是剛需。
用戶在離開WIFI的情況下,必須也要有通信網絡。也就是說,在任何生活角落(在中國是整個國土,在美國是大部分城市區域),都能保持信息連接,因為在最緊要的時候這個信息連接是能救命的。而Wifi或者此前存在的WiMax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只能覆蓋很小的領域或者試圖覆蓋整個城市但覆蓋效果是千瘡百孔。
誠然,廣電有700MHz黃金頻譜部署5G,有利于廣域覆蓋,從這個角度上講,廣電確實有先天優勢。不過,目前5G的設備成本很貴,而且基站的功耗非常大,單一個AAU的功率就高達1300多瓦(48V 28A),單個基站功率高達6000W以上,加上空調、供電的配套系統,能耗還要往上大幅飆升。如果昂貴的設備成本和維護成本,使廣電很難在短時間能實現5G全覆蓋。這會使廣電的5G網絡千瘡百孔。
而三大運營商有2G/4G網絡兜底,即便三大運營商的5G只能覆蓋城市,單由于有2G和4G兜底,還是能形成一張2G+4G+5G的網絡。
可以說,在最關鍵的廣域覆蓋上,廣電局勢嚴峻。
最后,廣電的商業運營能力遜色于三大運營商。過去,廣電有很多良機,但往往出現拿了一手好牌,但打出爛牌局的事情。雖然這些年廣電在商業化方面有明顯提升,但相對于三大運營商,還是保留了一定的行政思維。因而要和三大運營商拼刺刀,廣電力有不逮。如果700M在三大運營商手里,則是一個利器。但在廣電手里,還要與三大運營商競爭,則難以跨過規模鴻溝。
鐵流認為,廣電獲得5G牌照并非廣電崛起的契機,反而是一個檢驗5G成色的試金石。
如果采用700MHz黃金頻譜,廣電能夠實現5G全覆蓋,而且能夠達到藍圖中宣稱的性能和比4G更加廉價的花費,那么,5G就是一項成功的技術。
如果廣電用700MHz黃金頻譜還是無法拯救現階段5G,還是只能覆蓋城市,無法完成廣域覆蓋,且資費成本偏貴。那么,則說明現階段5G很可能成為類似于3G的過渡性技術。
對于商用發牌后,現階段5G和廣電究竟能發展的怎么樣,還是交給實踐和時間去評判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