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有一個小瑕疵,一位朋友指出買美國公司開發的RISC-V IP會受影響,但買國內公司開發的RISC-V IP目前不受影響)
日前,媒體報道,鎂光公司宣布已經暫停向XX供貨。
同時,媒體還報道,XX高層頻頻拜訪三星、SK海力士、 LG Display 等存儲芯片和顯示屏關鍵零部件供應大廠,確保能繼續供貨這些關鍵零部件,不要加入美國發起的制裁行動。
就本次事件來說,對于鎂光是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是企業商業利益讓位于川普政策的體現,并不利于鎂光公司的長遠發展。何況就短期來說,根據鎂光 2019 財年上半年財報,XX占其營收份額達13%,是鎂光重要客戶。
就本次事件來說,中韓企業都能從中獲益。
目前,中國正在大力發展存儲芯片,紫光長江存儲64層NAND有望小規模量產,合肥長鑫也在猛攻DRAM。鎂光遵從川普禁令,這給國內整機廠敲響了警鐘,使國內整機廠放棄過去只“錦上添花”,不愿意“雪中送炭”的做法。迫于川普帶來的壓力,國內整機廠有很強的危機感和動機,在國內器件不如進口器件的情況下,采購一定比例的本土器件。
誠然,本土技術正在不斷取得突破和進步,但距離三星、SK海力士、東芝等國際大廠尚有距離。因而在短期來說,鎂光遵從川普禁令,利好的是三星、SK海力士、東芝等日韓廠商。
不過,如果鎂光、西數、東芝、三星、SK海力士等美日韓臺企業集體遵從川普禁令,估計XX就會比較麻煩了。
因此,短期可以依靠連橫合縱保障自己的供應鏈不被卡脖子,但長期來看,還是需要本土企業齊心協力。
另外,要對美帝在設備和原材料上卡脖子保持高度警惕。
由于臺積電的設備大量從ASML、應用材料、科林等西方國家進口,因而萬一川普繼續施壓,臺積電究竟怎么選擇,是一個大問題。
同時,原材料也是一個大問題,以制造芯片所需要的光刻膠和研磨液為例,陶氏化學因為美國商務部的規范,旗下所有產品均受美國出口法規約束,不得再銷售任何產品給XX。
不過,陶氏化學的光刻膠和研磨液只是賣給臺積電,并不賣給XX。換言之,陶氏化學這種做法可能是告知臺積電,在加工給XX的芯片時,不能用自己的原材料。一旦巴斯夫、信越等德日廠商跟進,會使臺積電處境非常尷尬??紤]到美國在德國和日本都有駐軍,以及此前中資收購德國愛思強公司時德國政府唯美國馬首是瞻的作為,德國、日本原材料廠商效法陶氏化學的可能性并不低。
偉人教導我們,不打無準備之仗,雖然最后形勢可能未必會惡化到這種地步,但我們必須做好美歐日韓原材料和設備廠商齊刷刷站隊的預案和準備。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