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首款采用龍芯CPU核的國產SSD主控GK2302系列芯片問世。GK2302系列芯片是龍芯與國科微合作的技術成果,搭載龍芯嵌入式CPU IP核,是國內首款真正實現全國產化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
SSD主控有望成為自主芯片的一個突破口
目前,中國存儲主控和存儲器幾乎全部依賴于進口。在固態硬盤的主控芯片方面,三星、英特爾、馬維爾、慧榮等境外廠商占據統治地位。
國產SSD主控芯片可謂鳳毛麟角,而且很多還是近幾年在國家政策下,迅速“催生”的,不少公司的產品或多或少依賴國外技術,甚至還有一些公司的主控芯片在規格參數上和某些臺系主控高度相似。
耐人尋味的是,這些公司的主控芯片也是大多宣傳“自主研發”、“自主可控”。
因此,實現主控芯片的真正自主化,對于國家信息安全和產業長遠發展都有積極作用。
SSD主控芯片恰恰對生態要求遠不及PC那么高,自主CPU只要性能功耗滿足要求,完全也可以用起來。可以說,未來SSD市場,是自主CPU和國產NAND的一個機會。
而本次龍芯和國科微的合作,就是著眼于這一點。從一些行業應用為突破口推廣國產芯片。
龍芯助力開發真正自主SSD主控
目前,市面上的SSD雖然有一些品牌是國產的,但這些主控芯片大多采用ARM等國外公司的CPU核。
即便是近幾年大陸廠商推出的一些SSD主控,也大多沒有采用自主CPU核。
比如華為的SSD主控,就采用ARM的公版CPU核。
國科微此前的GK2301用的也是ARM的公版CPU核。
憶芯科技的STAR1000P的關鍵IP源自美國Synopsys公司,用的是ARC處理器。
可以說,在龍芯SSD主控問世前,市場上根本就沒有采用自主CPU的SSD主控芯片。
必須說明的是,由于ARM已經被證明存在漏洞,這些采用了ARM的內核固態硬盤主控芯片在安全上是存疑的。網傳銀監會就對慧榮主控芯片的安全性進行過排查。
恰恰國內不少公司,把這種采用ARM公版CPU核的主控標榜為“自主研發”。在獲得話語權后,動用其強悍的政商關系和輿論引導能力把這些存在安全隱患固態硬盤往政府、通信、金融、甚至國防領域推。
這種做法是非常值得商榷的。
作為首個全國產的固態硬盤控制芯片,GK2302系列重新定義了國產化的4個標準:
搭載自主研發的嵌入式CPU IP核;
第二,從芯片設計到流片再到生產封裝等各個環節全部在國內完成;
第三,與國產整機品牌實現全面適配;
第四,集成國密加解密算法,安全可信。
可以說,GK2302將成為推動國家網絡信息安全建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開啟存儲國產化的新里程。
龍芯主控性能優于ARM主控
根據采用龍芯GS132e的GK2302與采用ARM CPU核的GK2301的對比測試顯示,龍芯主控在性能、功耗方面都處于優勢:
CPU性能提升15%;
功耗降低6.5%;
全盤性能提升18.4%。
而且GK2302系列芯片采用高速SATA 6Gbps接口與主機通訊,單芯片容量最大支持4TB,讀寫速度達到500MB/s,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這款主控芯片充分展現了龍芯中科在生態建設上從IP到整個芯片的強大支撐能力,是龍芯分步走戰略——先從裝備、黨政市場建立根據地,然后進入行業應用,最后進入消費市場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
期待全自主固態硬盤
SSD最關鍵的硬件就是兩個部分,一個是SSD主控芯片,另一個是NAND。
目前,龍芯已經聯合國科微實現了SSD主控芯片的自主化。據小道消息稱,SW的SSD主控芯片也在研發中。
同時,紫光麾下的長江存儲也正在著力實現NAND的國產化替代。而且據說是即將量產64層NAND。
如果將兩者結合,而且能把成本控制的非常好,那么,中國消費者就有望買到廉價的純自主的國產固態硬盤。當那一天到來時,三星等韓國企業肆意操縱存儲產品價格的時代將一去不復返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