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發布了5G手機,價格高達17000多元人民幣。緊接著,小米和中興也發布了各自的5G手機。
根據公開信息,小米的5G手機價格為599歐元,折合人民幣也只有4千多元,搭載了驍龍855處理器+X50 Modem。也就是說,小米采用外掛基帶方案支持5G網絡。
雖然外掛高通X50不存在華為麒麟980+巴龍5000 2G、3G、4G基帶的"重復建設"問題,但X50的28nm制造工藝著實讓人擔憂,X50的功耗會偏大,進而影響手機的續航能力。
中興的方案也是類似(雖然努比亞獨立經營了,但脫胎于中興的烙印是抹不掉的),Nubia mini 5G搭載了驍龍855處理器與X50 5G Modem,估計續航和發熱也存在一定問題。
這里再吐槽一下中興,在4G時代,中興雖然沒有推出智能手機主芯片,但在2014年4G剛開始推開的時候,就推出了支持GSM、WCDMA、TDS、LTE的中興訊龍基帶,結果到了5G時代,華為、高通、Intel、聯發科、展銳都推出了5G基帶,中興反而沒聲音,努比亞手機也用高通的5G基帶,這讓人唏噓感嘆。
目前,華為、中興、小米推出的5G手機,都有很強的"趕工"成分,都是屬于應景之作,在技術上并非最佳、最成熟的方案。
另外,5G網絡建設是一個大問題。
鐵流以前的文章說過,由于4G技術升級是真實的,因而運營商基建熱情很高,中移動在4G發牌前,就以測試的名義各種偷跑了,在4G發牌后更是卯足了勁狂建4G。
而到了5G時代,由于5G技術升級是虛假的,性能基本依靠暴力提升,這導致運營商基建成本和運營成本飆升,進而導致運營商基建熱情有限。
如果沒有行政指令壓迫,估計運營商只會在車站、商業綜合體等人流超級密集的地方建5G基站。
即便是有政治任務,5G這種"要我做"和4G時代的"我要做",其工作積極性不可同日而語,因而在5G技術沒有經過改造和改進的前提下,5G網絡建設會比4G慢很多。
可以說,目前的5G手機成本高、功耗大,且解決方案不成熟,加上5G網絡覆蓋差,上述幾款5G手機是誰買誰后悔的節奏。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