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華為在德國IFA2018展會上正式發布麒麟980處理器,余承東上來就公布了麒麟980的六個世界第一,然而,六個第一除了基帶,全都是別人的東西。雖然很多媒體以"中國芯站起來了"、"中國芯崛起"之類的修辭,但麒麟980其實是一款商業芯片,無法承擔"中國芯崛起"的重任。
麒麟980是一款很不錯的商業芯片
根據華為官方披露,麒麟980采用了臺積電7nm工藝,是全球首個采用臺積電7nm工藝的手機SoC。
在CPU上,采用了類似于聯發科的三叢八核心設計,四個A55,兩個主頻1.92GHz的A76,2.6GHz的A76。由于在手機CPU上,早已處于性能過剩的狀態,且A76的性能不錯,麒麟980的CPU性能是非常強悍的。
在GPU上,華為集成了10個maliG76,華為宣傳,新GPU相比前代性能提高了76%,不過,考慮到ARM在PPT上一如既往的注水,性能提升究竟怎么樣還有待實踐檢驗。
在NPU上,有消息稱本次華為麒麟980的人工智能模塊和麒麟970類似,也來自寒武紀,是寒武紀1H。
在基帶上,麒麟980支持LTE Cat 21,實現峰值下載速率1.4Gbps,這展現出華為在通信技術上深厚的技術實力,相比之下,臺灣聯發科卻因為在曾經搞不定LTE Cat 7而被中國移動拒之門外。可以說,由于CPU、GPU、DSP、NPU等都有成熟的貨架產品可以購買,基帶已經成為手機主芯片的最大技術門檻。
總的來說,麒麟980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商業芯片,CPU、GPU、基帶三大件毫不遜色于高通的頂級手機芯片。
麒麟980 CPU性能宣傳保持了大嘴風格
對于麒麟980的CPU采用類似于聯發科三叢十核心的三叢八核心設計,鐵流是略感詫異的,因為任何與聯發科扯上關系的技術,總是會莫名其妙的被打上廉價和山寨的標簽。而且聯發科三叢十核的設計,在實踐中證明,用戶體驗并不好,反而不如高通4+2的設計來的實在。華為敢于采用三叢八核心設計,著實很有勇氣。
其實,對于華為采用三叢設計,有可能是根據ARM的技術支持和建議這樣設計,也有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ARM Cortex A76的功耗偏高,所以只能采用壓低主頻的辦法。但壓低主頻會帶來一個問題,那就是跑分不好看,在PPT和一些測試中,就要被友商吊打了,所以只能搞兩個主頻1.92GHz的A76,再搞兩個2.6GHz的A76,通過這種方式進行平衡。
另外,華為的PPT還是一如既往的保持了余大嘴風格。
根據PPT,相對于麒麟970,麒麟980采用了Cortex-A76架構之后,麒麟980性能有75%的提升,能效有58%的提升。也就是2.6G的A76比2.36G的A73性能提升75%。
然而,根據ARM的PPT,在Geekbench測試中,3GHz A76的綜合跑分是2.45GHz A73的1.8倍。
要知道,ARM的PPT本身就有水分,一直就非常藝術,而且還有歷代PPT數據無法自圓其說的情況。在關于A76的PPT中,拿7nm、3GHz主頻的A76和10nm、2.8GHz主頻的A75去對比,并表示性能提升35%,能效提升40%。
由于制造工藝和主頻存在差異,以及對測試環境沒有任何說明,ARM的PPT讓人看的云里霧里,摸不清A76對A75提升到底是多少。類似的,此前ARM A76對比A73的PPT也是藝術化處理的結果。
可以說,這種不說明測試環境,沒有做到控制變量進行對比的做法,都是耍流氓。也難怪有業內人士調侃,如果ARM的PPT每次毫無水分,很多參數每次都以30%、40%、50%、80%、90%的指標增長,恐怕已經追上Intel了。
其實,只要跑一個SEPC2006,并把測試環境說清楚,就能搞定的事情,ARM和華為偏偏喜歡搞一個很嚇人是性能提升,但不說明測試環境,其中的原因想必人盡皆知。
也許有人要拿媒體鼓吹"華為魔改A76"來當借口,并把這作為"魔改"的證據。
但以過去余承東的一貫作風,比如指鹿為馬把寒武紀改名為麒麟NPU,如果對A76真的做了極大修改,估計這次發布會上,余承東就會大肆吹捧麒麟CPU,而不是標注ARM Cortex A76了。
麒麟980僅僅是一款商業芯片
近年來,隨著華為麒麟芯片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以及以余大嘴為代表的營銷奇才不遺余力的把麒麟芯片作為差異化競爭的亮點。
很多網友都把華為麒麟芯片視為中國芯擺脫美國掣肘的希望之光,在媒體報道中,還能看到"中國芯站起來了"、"中國芯崛起"之類的修辭。然而,麒麟980僅僅是一款商業芯片,無法承擔"中國芯崛起"的重任。
就以余承東上來就公布的麒麟980的六個世界第一來說:
世界第一個7nm工藝SoC,眾所周知,麒麟980的7nm工藝完全仰仗臺積電;
世界第一個雙NPU,是從寒武紀買IP做集成;
世界第一個ARM A76架構CPU,A76購買自ARM;
世界第一個Mali G76 GPU,G76購買自ARM;
世界第一個支持LPDDR4X-2133內存,內存被三星、東芝、鎂光等幾大廠壟斷,華為也不做這個,LPDDR4X-2133肯定也是買的;
世界第一個1.4GbpsCat.21基帶,這個華為自己做的。
可以看出,就余承東重點宣傳的六個世界第一來說,除了基帶,都是別人的東西,特別是在CPU和GPU上,從K3到麒麟980,十年時間引進一代、落后一代,反復引進。何況華為PPT的宣傳方式,頗有把上游供應商的技術突破打扮稱自己技術成果的嫌疑。
因此,麒麟980是一款優秀的商業芯片,但也僅僅是一款優秀的商業芯片。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