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平臺阻礙了中國制造業(yè)的騰飛
——兼論市場和創(chuàng)新的悖論
淘寶平臺在中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的同時,創(chuàng)造了很多就業(yè)機會,但也存在一些難以回避的問題。
淘寶平臺的假貨為什么屢禁不止?淘寶平臺能否產生名優(yōu)產品品牌?淘寶平臺是創(chuàng)新產品的孵化器和是羈絆創(chuàng)新的沼澤?
淘寶作為中國乃至全球最大的網絡消費平臺,每天交易量和人次都冠絕全球。正常來看,這么一個完全開放的平臺,幾十萬的商家、海量的交易次數、天量的交易額,是一個最理想的大市場。在這種基于全國消費者的完全競爭市場中,是催生優(yōu)質產品、品牌和生產廠商的理想場所。但在現實中,淘寶平臺從誕生到君臨天下十幾年的時間里,并沒有產生什么知名的品牌,也并沒有創(chuàng)造什么一舉成名橫掃市場的新產品。
而隨著淘寶平臺不斷發(fā)展壯大的,還有越來越多的假冒偽劣產品。雖然淘寶采取了一些方法打擊假冒偽劣產品,但效果很不理想。假貨產品橫行淘寶的狀況并沒有多少改觀。
作為普通消費者,通過淘寶上投訴假冒偽劣產品成功是相當困難。看看天涯論壇上以為普通消費者投訴假貨的遭遇《打假?淘寶客服告訴你,沒門,與淘寶客服對話的全過程》http://bbs.tianya.cn/post-free-4957598-1.shtml
從供應商來說,淘寶是一個最理想的交易平臺。其邏輯是,只要產品質量好,有創(chuàng)新賣點,服務優(yōu)質講誠信,就能夠擴大銷售規(guī)模,能夠降低單位產品價格,最終提高總體利潤。
而廠商能夠將獲得的利潤,進行擴大再生產,能夠投入新產品研發(fā),不斷實現產品升級換代,最終打造一個名優(yōu)品牌。這也是很多小微企業(yè),能夠依托網絡銷售,和大型廠商競爭,尋求差異化、個性化、創(chuàng)新化產品策略,進而不斷發(fā)展壯大的憧憬。例如,如果一個初具規(guī)模的運動鞋品牌,想在已經充分競爭的運動鞋市場中脫穎而出的話,想要創(chuàng)立自己品牌的話,淘寶平臺將是最短的捷徑。
這個看上去很完美的交易平臺,供應商和消費者并沒有得到預期的好處。供應商利潤并沒有大幅增加,而消費者也經常遭受假貨危害。但由于缺乏品牌、渠道,那些中小生產廠商,沒有自有品牌的廠商,只能依托淘寶生存。
淘寶平臺確實是繁榮了網絡消費市場,但如果消費者想購買一種產品,需要進行大量的甄別挑選,如果購買正品旗艦店的產品,則并和實體店沒有有什么價格區(qū)別。而供應商在淘寶平臺,需要交納不菲的各種交易保證金、推廣費用等,則已成為很多供應商苦不堪言的沉重負擔。即便有了銷量的增加,但在殘酷的價格戰(zhàn)和給淘寶交納平臺費用之后,只能降低產品質量,只能獲得微薄的利潤。
即從整個消費市場看,淘寶平臺的交易量雖然巨大,但并不是憑空創(chuàng)造的,而是原來實體店面銷售的轉移。本文不討論已經被反復爭論的網絡銷售總體運輸成本遠高于實體店面運輸成本,淘寶銷售平臺壓榨供應商等問題。僅嘗試討論淘寶對創(chuàng)新、對品牌的阻礙作用,即淘寶平臺在微觀上扼殺了品牌產生,宏觀上阻礙了國家創(chuàng)新戰(zhàn)略的實施,而產品創(chuàng)新、自主品牌打造,是中國制造業(yè)由大向強轉變的必由之路。
淘寶平臺這種看上去很美,但實際卻阻礙了實體產業(yè)競爭力提升的殘酷現實,其實是由其內在的市場競爭邏輯所決定的。
淘寶平臺非常符合西方微觀經濟學定義的“完全競爭市場理論”,該理論認為在特定的假設條件下,包括數量巨大的廠商、自由進入不受限市場、同類產品產品公平競爭,供求信息完全充分透明,由于市場“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理,能夠使市場個體獲得良好競爭收益,而從市場整體看將具有帕累托效應,對于消費者而言將獲得透明而合理的“邊際成本定價”。這是一個皆大歡喜的局面。但實際情況中,有的只是產品數量、交易量、供應商等數量上的增加,卻并沒有達到理想的效果。
淘寶平臺的假貨為什么屢禁不止?
淘寶平臺作為價格大殺器,為什么很難產生名優(yōu)品牌?
淘寶平臺為什么不能誕生風行天下的新產品?
淘寶平臺是創(chuàng)新產品的孵化器和是羈絆創(chuàng)新的沼澤?
回答這些問題,必須意識到,淘寶其實并不是一個完全競爭市場,完全競爭市場是不存在的。
淘寶是一個基于完全壟斷平臺的表象完全競爭市場。
這是因為,完全競爭市場實現帕累托效應,依賴于非常嚴格的假設前提。比如,它要求大量的小廠商的存在。當產業(yè)中由于規(guī)模經濟(即規(guī)模生產商),而減少了大量小廠商時,就無法實現完全競爭的效率。這就是規(guī)模經濟與自由競爭的矛盾,即“馬歇爾沖突”。
因此,完全競爭市場要求的因素,淘寶都能夠提供。但淘寶提供了這些要素,就意味著將制造和淘寶平臺本身相對立的博弈對手。這個悖論,決定了淘寶平臺不能夠也不愿意產生品牌,也沒有保護和促進創(chuàng)新產品的意愿。如果平臺上出現了這種廠商,由于具備了巨大的產能和品牌號召力,將脫離淘寶自立門戶,或者和淘寶進行激烈的議價。所有這些,都是淘寶平臺不能容忍和樂見的。
淘寶能做的,就是盡量擴大供應商,降低產品價格。而這些,都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壟斷平臺地位,提升自身的議價能力,獲取更多的超額利潤。這和沃爾瑪等大型超市,擠壓供貨商的行為如出一轍。
上述分析表明,一個完全競爭市場,是不存在。因為市場交易是有成本的。維持一個公平的競爭市場,需要供需雙方,或者市場提供者支付巨大的成本。這個成本,就是秩序提供者,或締造者必須的支出。
但世界上沒有平白無故的付出,交易市場的維護者,即淘寶平臺,在難以遏制的牟利沖動下,將作出趨向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選擇:維持自己超級壟斷者地位。
從這個邏輯出發(fā),就會發(fā)現,淘寶假貨是不可能杜絕的。
廠商因為沒有樹立自身品牌可能,也就沒有長遠利益追求,在微博的利潤,甚至生存壓力下,而又缺乏具有威懾力的打擊手段時,假冒偽劣產品就會成為一種選擇。
而淘寶平臺作為一個強大的交易平臺,尤其是一個可以從商品銷售、運輸、售后評價等全程掌控供應商銷售行為的平臺,是有很多辦法制止供應商提供假冒偽劣產品的。
比如沒收質量保證金,比如清除出淘寶平臺,比如將供應商銷售商品資料提供給工商、警方,等等。但這么做的后果,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砸自己的飯碗。
這就如一個裁判員,是不能有自己的利益牽涉其中的。
如果政府將市場的交易評判權力全盤托出,那么就會出現有人代行公平市場提供者的職能,將會從中獲取巨額利潤。
同時,從淘寶平臺運行商也可以發(fā)現,市場交換本身并不能推動產業(yè)升級和產品換代。市場和創(chuàng)新之間,并沒有正相關的聯系。而在很多時候,市場還可能遏制了創(chuàng)新投入和對長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追求。
前一陣,林毅夫張維迎的產業(yè)政策爭論,其實也是對市場和創(chuàng)新關系的爭論。
淘寶現在在某種程度上,已經達到了市場維持者,規(guī)則制定者的超級地位。而由于其自身利益所限,對產品創(chuàng)新,培育品牌等有利于產品升級換代的舉動,都是消極的。
當前,中國正在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正在推動產業(yè)升級換代,正在實施品牌戰(zhàn)略驅動產業(yè)發(fā)展,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chuàng)造”轉變,政府需要發(fā)揮更大、更強的作用,擔當更重、更多的責任。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